摘 要:隨著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化和《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語文課堂教學面臨著新的問題,從掌握有效策略、合理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激勵性評價,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語言精煉而生動等幾個方面,淺談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方法。
關鍵詞:教學改革;教學實踐;激勵性;積極性;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化和《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語文課堂教學面臨著新的問題。那我們怎樣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呢?對此,我將自己在實踐中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粗略認識淺談如下。
一、掌握有效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
萬變不離其宗,教不離法。對于小學語文一堂課來談,只有課前充分準備,才可能做到有效,甚至達到高效。
(1)“認真鉆研教材”應做到“五讀”:一讀教材;二讀《教師教學用書》;三讀學生(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會問哪些問題,有什么地方需要重點備的內(nèi)容);四讀輔助資料(這樣可以更好地去上好課);五讀環(huán)境。
(2)“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應做到“五精”:一是精心設計教學目標;二是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三是精心設計教學中的問題,做到少而精;四是精心設計指導(包括指導學生思考、教師示范、教師講解);五是精心設計課后作業(yè)。我想,這就是保證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條件。
2.尊重學生,為學生服務
其標志就是傾聽和及時、恰當反應,舉一個例子:在執(zhí)教許地山的《落花生》這篇課文,當教學生字詞時,一位學生突然舉手,說:“老師,您錯了。‘面’標了聲調(diào),在課堂上,沒有標聲調(diào),為什么?”老師立即停下來用贊賞的話語表揚他:“你觀察得真仔細,提出的問題很好!同學們看過來,‘面’字很有趣,單個字出現(xiàn)時讀本音‘miàn’,與‘體’在一起時,要讀輕聲‘mian’,‘tǐmian’不標調(diào)!一起再讀——”這位老師是心中有學生的,是善于把握“生成”資源的。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有效”、甚至“高效”的。如果老師一心只忙著教自己的教案,對這個學生的問題不予理會,等到教完生字再來解釋一番,這樣的教學,可能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
3.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求真務實精神
語文的實質(zhì)是——口頭說話為語,書面寫作為文。語文教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必須得到傳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俗話說“熟讀精思”,讀書“三到”;循序漸進,舉一反三;知行結(jié)合,躬身實踐……這些都是被實踐所證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很好地去繼承和發(fā)揚。再如有人提出語文課要有“語文味”——讀味(動情朗讀、靜心朗讀)、說味(交流討論、復述問答)、寫味(勾畫標注、摘抄書寫)、品味(品詞品句、咬文嚼字)、思味(發(fā)揮想象,遐思默會)等等也是非常值得我們語文老師好好去探究學習的。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利用多媒體的聲、像技術(shù),把內(nèi)容形象化、具體化
語文課文的文字都是抽象的符號,當它反映鮮靈活生的大千世界時,就必定受到許多限制,對于一個生活經(jīng)驗并不豐富的學生來說,讓他去理解那些含有哲理的句子是比較困難的。因此,要學生去理解由語言文字組成的課文的重點、難點,就更困難了。而多媒體的使用,能喚起學生一連串的遐想,能幫助學生全身心地去主動發(fā)現(xiàn)、探索、思考、解決問題,起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作用。例如古詩教學,傳統(tǒng)教學光憑教師的講解,學生去發(fā)揮想象,難免掛一漏萬,很難領會到詩歌的言外之意,如果用多媒體課件來處理,效果就會好得多。例如教學張志和的《漁歌子》有這樣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學生沒有過在幽靜的山鄉(xiāng)之中生活的經(jīng)驗,很難理解這樣幽靜的景象。此時,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將幽靜的景象播放出來,讓學生在聲像作用下,感受詩歌的意境,更好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2.借助多媒體的信息輻射,增大課堂深度、廣度
多媒體能增大課堂容量,節(jié)約時間,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1)它大大提高了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取的信息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加工處理,提高了課堂教學對時間的利用率,從而能增大課堂的容量,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在課堂上播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園中的瑰寶,同時再播放大火連燒三天三夜的視頻,昔日的美麗園林已經(jīng)化成灰燼。這樣,學生全面了解了圓明園之前的美麗景致,又充分感受到了英法聯(lián)軍侵入圓明園后的野蠻、貪婪和無恥行徑。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感受到了“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2)它能將抽象的內(nèi)容形象化,能夠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和感受。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以往教學中無法展現(xiàn)出來的東西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同時,運用多媒體能把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抽象景象轉(zhuǎn)化為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的感性材料,能以其富有聲、像的信息刺激學生的眼、耳、腦等感官,促其樂學深思。如上面提到的《圓明園的毀滅》一課中播放的大火連燒三天三夜視頻。
(3)多管齊下,強化記憶。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人們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約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25%,如果同時使用這兩種傳遞知識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識約65%。多媒體能誘導、激勵、喚起學生感悟;圖、文、聲、像并茂,立體式的信息刺激學生視覺、聽覺器官,強化學生的記憶功能,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的效率。
三、給學生激勵性評價,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倡導對學生進行發(fā)展性評價,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提高自信心,“激勵性評價”就體現(xiàn)了這一要求。開展激勵性評價重點在于如何抓好契機,也就是說老師要善于“雪中送炭”。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去鼓勵,“炭”要送得及時,給別人以溫暖。在課堂上,當一個學生盡其所能解答了一個疑難問題的時候,教師就應當堂表揚他;當一個學生回答問題錯了的時候,教師也應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問題,然后再鼓勵他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適時適度的激勵表揚,學生學得專注,也學得開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現(xiàn)在談到激勵,許多人認為就是要把學生往好的方面評價,不好要說成好,不好也硬要找到好的方面,大肆表揚、鼓勵。誠然,這種積極評價是必不可少的,但殊不知,一味的表揚將會使學生對自己沒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認識,會讓他造成自我感覺太好、自信過頭,一遇到挫折就往往一蹶不振、自暴自棄的局面,反而不利于他們進一步的成長。我們必須意識到激勵不等于表揚,批評也是一種激勵,無原則的表揚只會適得其反。當然要注意的是,批評時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時還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不同情況不同對待。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否定性評價,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也清楚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對其提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進步發(fā)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勵。
四、教師語言精煉、生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課就是不要忽視語言文字,應該著眼于一個標點、一個詞語、一個句子開始構(gòu)建或更新學生的語言世界。在語文課的課堂上,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從文本中感受到語言文字之美,還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那流動著的語言文字之美。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普通話要標準、清晰、流利,更重要的是聲音還應該具有美感,語言還應精煉傳神、生動幽默,能夠體現(xiàn)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而且把這種美融入教學的情景中,從聲音上發(fā)揮語文教師的個性優(yōu)勢所取得的教學效果,讓學生能樂在其中。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途徑還有很多,只要我們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就一定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高林生.整合教學目標 提高課堂效率.小學語文教學,2006(3).
(作者單位 安徽省蚌埠市高新教育集團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