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簡約而含義深遠,是《論語》的一大語言特點?!啊墩撜Z》是語錄體散文,……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fēng)格?!保ㄓ螄髡Z)《論語》作為孔子及其弟子言語行事的輯錄,重在記言,一般只說自己的觀點,不會充分展開與論證?!奥詿o華飾,取足達意而已?!保斞刚Z)
言簡意賅卻富有哲理的語句準(zhǔn)確地傳達了孔子對社會人生的認識,例如:“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子罕》),這不僅僅是贊美松柏,更是體現(xiàn)了孔子對社會人生的深刻的觀察與思考?!墩撜Z》中的許多語句,“詞約義豐”,具有哲思之美。
從另一個角度看,《論語》的語言優(yōu)雅而含蓄,具有一種雅俗共賞的美。這得益于它運用了豐富多樣的修辭手法?!墩撜Z》綜合運用了比喻、排比、反問、映襯、對比等多種修辭手法,因而說理生動活潑。
例如:“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出孔子安貧樂道,樂于簡樸而有精神追求的生活??鬃淤澝李伝兀骸百t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身處陋巷,粗茶淡飯,一般人都會以此為苦,而顏回不改其樂。這里用對比寫法,寫出顏回貧賤不能移的高貴品質(zhì)。兩處“賢哉,回也!”間隔反復(fù),表達了孔子對愛徒真誠的贊美。
再比如《論語》中論人之過錯:“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小人之過也必文”(《子張》),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君子的過錯比做日月之食,日月之食高懸天空,人人都可以看見。君子對于自己的過錯,并不掩飾,而是積極改正,而小人正好相反,總是千方百計地掩飾自己的過錯。這里用對比手法,贊揚了君子不文過飾非的優(yōu)秀品質(zhì),批評了小人的掩飾錯誤,欲蓋彌彰。“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衛(wèi)靈公》)說理透辟,語言精練,啟發(fā)人思考。
“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用排比、反問句式,寫出了孔子謙虛謹慎的個人修養(yǎng),用語簡練,富于氣勢,啟發(fā)人思考??鬃釉趯W(xué)習(xí)知識、教導(dǎo)弟子、為人師表等方面,尚且如此謙虛謹慎,如此反省自己,何況我輩?這樣的例句還有很多,不再一一列舉??梢哉f,正是如此豐富而多樣的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論語》的語言簡約而深遠,優(yōu)雅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