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泛著仁的扁舟,游過千年。千年之后,他依舊只為人而仁,只為仁而人。
孔子,窮盡畢生心血,挖掘了一條思想長河,從春秋一直到現(xiàn)在的中國,再到N年后的世界,此河綿綿無絕期。
2500年前,禮崩樂壞,有一朵奇葩卻絢爛綻放,孔夫子杏壇講學(xué),周游列國,傳播思想,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在現(xiàn)實中,他早已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只有精神家園的壁壘依然牢固。有感于社會禮制的混亂,他決心拓寬自己的精神家園。沒有建筑材料,他就把自己的生命當(dāng)材料,一點兒一點兒地在生命上丈量,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嘤谶@風(fēng)太大,人太雜,辛辛苦苦建起的城墻在他身后成片成片地倒下——縱使沒有人會賞識,沒有人同意,縱使這城墻如此脆弱——他仍在孜孜不倦地勞作。
子謂哀公:“以吾從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迂哉,孔丘也!但這背后的辛酸,又有多少人為之掬一把同情淚?!這便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多么悲壯!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笨蓱z的孔子啊,縱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卻也只是德衰的鳳??墒?,世無道則獨善其身,世有道則兼濟(jì)天下——這便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接輿怕是至死也未明了??追蜃?,在世人的不解中依舊繼續(xù)走他的路。
更為過分的是長沮和桀溺,竟將避世之士與避人之士相提并論?!疤煜掠械溃鸩慌c易也?!笔前。煜掠械?,則人皆守禮;人皆守禮,則社會安定;社會安定,則邦固;邦固,則國強(qiáng);國強(qiáng),則天下興。避世之士存自身,避人之士存天下。這怕是再有滿腹經(jīng)綸的避世之士也無法辦到的。偉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無奈,悲哀,自憐……孔子百感交集。人終究要生老病死。死,便是一切理想的終結(jié)。雖然他心有不甘,但人意怎能拗得過天意?周禮的恢復(fù)怕是遙遙無期了。
子曰:“再給我一個生命的輪回,我可以讓周的天下在我手中復(fù)興!”——只是,沒有如果。生命如果可以重來一次,那么便沒有這許多人為孔子扼腕,我們的某些情懷就沒有人為我們一語道破。
夏之后不會是夏,所以花兒得以年年綻放。
周之后不會是周,所以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才會在千年之后愈發(fā)偉大。
——生如夏花,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更甚夏花。
悲壯如斯,已矣夫。
【作者系浙江省金華第一中學(xué)星河文學(xué)社社員,指導(dǎo)教師:嚴(yán)才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