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詞作無論是亡國前寫深閨閑情,還是亡國后寫懷念故國的悲愁、哀怨,其感情都真切感人。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李煜被譽(yù)為“千古詞帝”。而他詞作中典型的意象所展現(xiàn)出的愁緒難消的藝術(shù)意境與他的身世是分不開的。
秋月
從一代國君到亡國奴,李煜對自己身世的悲慘倍感不幸,所以在他的后期詞作中有很多是借助月亮抒發(fā)他的故國之思,特別是對過去時光的懷念。這種感情寫得最為真切、最為感人、最有魅力的是他的千古絕唱《虞美人》?!扒镌隆笔亲髡邥r間意識和無窮悵恨的積淀。過去令作者心旌搖蕩、神采飛揚(yáng)的月光,而今卻變得冷艷刺目,慘不忍睹。這其中包含著多少物是人非滄桑巨變的哀痛!“秋月”像一面鏡子,觀照過作者縱情逸樂的歡顏,也映照出作者階下罪囚的愁容。這里描寫的故國之“月”,亦即今時“不堪回首”之月?!队菝廊恕返摹扒镌隆笔鞘惆l(fā)故國之思、亡國之痛的悲苦月。
小樓
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怎能不讓作者傷感、惆悵?怎能不讓作者思念過去的幸福時光?此時的小樓只能勾起人無限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產(chǎn)生的孤寂、凄涼、愁苦之情。一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現(xiàn),這精神上的痛苦真讓人難以忍受,也透露出作者內(nèi)心的凄楚和無奈。夜深人靜,倚樓遠(yuǎn)望,只見月光如水,眼前的一切更激起他對南唐故國的深深懷念。
朱顏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边@里暗含著作者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只是”二字,極為沉重,傳達(dá)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惘。此處的“朱顏”可以理解為宮女,南唐的宮女在作者被俘后自然淪為亡國之奴,就像《阿房宮賦》中所寫的那樣,“嬪妃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如今的宮室不再是南唐的宮室,雖然宮中依然美女如云。可惜物是人非,想到國仇家恨,豈能不悲?此處的“朱顏”還可以理解為故國宮廷之貌,往日宮中雕欄玉砌,輕歌曼舞,歡聚暢飲,好不繁華熱鬧!如今留下的只是冷落凄清,可憐“橋邊紅藥”,不知年年為誰生!目睹大好的河山淪喪在自己手中,作者心中的痛、悔,怎一個“愁”字了得!
春水
以水喻愁,寫愁之漫長,愁之多,可謂“前有古人,后有來者”。劉禹錫《竹枝詞》“水流無限似儂愁”,秦觀《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些詩句或失之于輕描淡寫,或失之于直露,都沒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得打動人心,所謂“真?zhèn)娜苏Z”也。把愁思比做“一江春水”使抽象的情感顯得形象可感。形式上,九個字平仄交替,讀來亦如滿江春水起伏連綿,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全都表達(dá)出來了。以這樣聲情并茂的詞句作結(jié),大大增強(qiáng)了作品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