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外地的,嫁給了一個離異的本地人。他的前妻給他留下一個兒子,現(xiàn)在孩子已經(jīng)9歲了。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女兒,現(xiàn)在兩歲了,他們兄妹關系很好。我很想走近這個兒子,但總是力不從心。別人總說后媽狠心,不會管別人的孩子的死活,但我真的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關心他的生活,學習,可他總是不聽我管。他的奶奶也縱容他不讓他和我親近。導致現(xiàn)在孩子又懶惰又不聽話,忘性很大。你說我該怎么改掉他的壞習慣,并且和他相處呢?
湖北孝感:南悠
南讀者:
在我看來,你的問題更多的不是教育孩子的問題,而是你自己的身份認同問題。你提到“我是外地的”、“別人總說后媽狠心,不會管別人孩子的死活”、“他的奶奶也縱容他,不讓他和我親近”,你是否擔心如果你不能成為一個好繼母,你在這個家庭里的位置會是不牢固的?因為有了這些擔心,你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受到了“邪惡繼母”這個角色的威懾,你處處怕自己的行為會讓孩子和別人覺得你是個壞繼母,以至于你在和孩子的相處中不知所措、失去界線。
其實,即使是和自己親生的孩子相處,有時我們也會不知如何是好,只不過正是因為親生我們不懼外界的看法而能坦然自處。所以,就你的現(xiàn)狀而言,問題出在你的身份認同,而不在孩子聽不聽你的話。你首先要卸下“別人不會相信我是真心對他好”這類包袱,你若是真心對他好,又何懼他人指指點點,我相信孩子會用他的心做出選擇:他絕不會去盲信那些搬弄是否的人,而會自然而然地靠近真正對他好給他溫暖的人。
另外,由于你不是孩子的親生母親這一事實,你不應一廂情愿地把孩子的教育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在生活上多給他溫暖和幫助,但在教育尤其是管教上你應多協(xié)助孩子父親。
孩子老往奶奶那里跑,這說明他在奶奶那里有歸屬感、感到舒服,這很好啊,你對此感覺不好,是否你和孩子奶奶之間存在一種潛在的競爭關系?這種競爭關系同樣來源于你對自己在這個家庭中的身份的不確認,也正是這種不確認導致了你有這么多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