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學校已經(jīng)開學,老師們也要再執(zhí)教鞭,開始新一輪的教學活動。在這個冷熱交替的季節(jié)里,老師們又該如何養(yǎng)生呢?
“燥濕夾雜”時節(jié)養(yǎng)生不易
初秋時節(jié)“燥濕夾雜”,是一年中最難調(diào)理的時候。這時不少人會感到頭疼、咽喉不適和咳嗽。這些癥狀是由干燥多變的氣候引起的,而這種癥狀對于每天要在課堂上講課幾小時的老師來說會更加嚴重。秋燥會讓人們感到喉干舌燥、口干咽燥、口干口苦、干咳等癥狀,因此,教師初秋養(yǎng)生,防燥是重點。
教師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早上上班的時間要比上班族早,下班比上班族晚,有的教師晚上還要在學校監(jiān)督學生晚自習,所以在生活方面一定要根據(jù)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服,以免身體受涼。比如可以隨身帶一件薄外套,在初秋早晚比較涼的時候及時穿上外套,防止傷風感冒。老師有在學校的優(yōu)勢,平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參加體育鍛煉,增加抵抗力。
飲食上果蔬潤燥當先
隨著天氣的涼爽,秋季的干燥感會越來越明顯,干燥的氣候易引起皮膚干裂,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秋燥病癥。對于要天天講課,較常人更容易口干舌燥的老師來說,在初秋時節(jié)可以多食用些新鮮的水果蔬菜滋陰養(yǎng)肺、潤燥生津,以達到秋季養(yǎng)生保健的目的?,F(xiàn)在,市場上銷售的梨、葡萄、蘋果、大棗、蘿卜等水果蔬菜特別多,這些都是很好的秋補潤燥食物。比如梨,肉肥嫩多汁,可以潤肺生津、止咳化痰,常吃對身體十分有益。葡萄,口味好,酸甜適中,不僅可以補氣血還可以生津液、利小便,葡萄干的鐵和糖含量也比較高。大棗則能養(yǎng)胃和脾、益氣生津,每天吃幾顆棗對身體很有益處。蘋果中含有豐富的糖分、纖維素、維生素等,可以全面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另外像石榴、甘蔗等水果也是滿足季節(jié)變化所需要的水果。
另外,在飲食上營養(yǎng)專家還建議:秋季還可以多吃一些銀耳。做上一鍋銀耳羹,每天吃上一小碗,對于陰虛肺煤、干咳無痰或痰多黏稠等都有明顯的效果。老師的工作時間較長,每天的早餐一定要吃好,在秋燥時節(jié),每天早上喝粥是最好的養(yǎng)生潤燥手段。傳統(tǒng)的滋陰潤燥粥品有:生地粥,黑芝麻粥、雪梨玉竹粥、生山藥粥、沙參二冬粥等。這些粥,除了黑芝麻粥味道相對還比較能接受外,中藥熬的粥有很多人還是接受不了。如果不喜歡喝藥粥,可以用白木耳紅棗、百合枸杞子、蜂蜜核桃仁、玉米面紅薯等養(yǎng)陰滋補的食材配伍來熬粥。一碗粥配幾片面包或炒面或小籠包,就能吃飽吃好。
潤嗓多喝百合茶
初秋時節(jié),尚有夏季的暑氣,常常覺得身體發(fā)熱(實際體溫并不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胃口不好等。這個時節(jié)可以多喝些百合茶,這對用嗓厲害的老師尤其有效。百合有良好的止咳作用,并可以增加肺臟內(nèi)血液的灌流量,改善肺部功能。最好在早上起床后用滾水泡上一杯百合茶,補充一下機體夜間的缺水,但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喝。煮百合茶可用大火將水燒沸,放入百合改文火煎10分鐘,溫服或涼服均可。對老師而言,煮百合茶時加點金銀花及冰糖功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