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2011年5月,臺灣發(fā)現不法廠商將塑化劑當作起云劑的惡性食品安全事件。正品的起云劑應使用阿拉伯膠、乳化劑、棕櫚油或葵花油以及淀粉等食品添加劑,按照一定配方和步驟復配而成,并計算到合適的用量用于食品中。其作用是在溶液中起到乳化、增稠、穩(wěn)定作用,使不易相融的水油溶液能夠形成混合均勻的膠狀分散體。常用在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果漿果醬類、粉狀膠體中來防止出現沉淀,并能增加口感。正規(guī)的起云劑是果汁類飲料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為現在的果汁飲料中常常摻雜有果肉、原汁等多種不易溶于水的成分,如果不添加起云劑就容易在瓶底出現雜質和沉淀。另外加入一定量的起云劑還有助于釋放與保留果汁飲料的香氣,包埋果汁飲料的異味、雜味,也能增強果汁飲料口感的潤滑性、厚實感,尤其是有效改良果汁飲料的天然感觀,顯著提高果汁飲料的品質。這次事件中黑心商人為節(jié)約成本,在起云劑制造過程中以次充好,用塑化劑取代成本貴5倍的棕櫚油來牟取暴利。這實在讓人防不勝防。
2011年06月04日,國家質檢總局暫停進口臺灣問題產品增至858種。為方便公眾了解塑化劑產品,質檢總局6月6日公布了臺灣受塑化劑污染的問題企業(yè)及產品的最新名單,數量從前一日的22種猛增至812種,涉及245家企業(yè)。問題產品一律暫停進口。
塑化劑到底為何物
這次臺灣所稱的“塑化劑”實際上名稱是增塑劑,學名叫“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簡稱DEHP,是一種毒性大于三聚氰胺的化工塑料軟化劑;屬無色、無味液體,添加后可讓微粒分子更均勻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彈性及柔軟度,常作為沙發(fā)、汽車座椅、橡膠管、化妝品及玩具的原料。塑化劑如今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多個領域,包括塑料、橡膠、粘合劑、纖維素、樹脂、醫(yī)療器械、電纜等成千上萬種產品中。屬于工業(yè)添加劑,會對人體造成損害。誰能想到這樣的塑化劑會被添加到食品中?因為這種物質本身并不是人體可食用的添加劑。
塑化劑的毒性
影響生殖系統(tǒng)
生物醫(yī)學家用小白鼠作研究,發(fā)現曾經服食“塑化劑”的老鼠,誕下的后代以雌性為主,并會影響其正常的排卵;即使誕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而精子數量亦大減,反映“塑化劑”毒性屬抗雄激素活性,造成內分泌失調,影響其正常生育能力。專家表示,研究可以應用到人類身上,顯示長期攝吸“塑化劑”對男性的影響較女性大。塑化劑DEHP的作用類似于人工荷爾蒙,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由于幼兒正處于內分泌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期,DEHP對幼兒帶來的潛在危害會更大:可能會造成小孩性別錯亂,包括生殖器變短小、性征不明顯;DEHP可能影響胎兒和嬰幼兒體內荷爾蒙分泌,引發(fā)激素失調,有可能導致兒童性早熟。
增大心血管疾病風險
專家研究認為,這些塑化劑暴露產生的基因交互作用會造成心臟、肝臟和腎臟毒性,對人類疾病風險最大是心血管疾病。
長期大量撮取導致肝癌
塑化劑DEHP長期大量攝取還會導致肝癌。其毒性遠高于三聚氰胺,長期接觸下來還會造成免疫力下降。
香港99%被抽查者血液含“塑化劑”
2011年5月30日,香港媒體爆出一條猛料,稱99%被抽查血液含“塑化劑”。據報道,香港浸大生物系早些時候對300名香港市民血液樣本進行化驗,發(fā)現九成九的血液樣本中均驗出有“塑化劑”?!斑@類化學物料有可能一直存在于食物中?!必撠熝芯康慕笊锵蹈苯淌邳S港住向媒體解釋,由于血液化驗無法追查污染源頭,但某程度上反映“這類化學物料有可能一直存在于食物中”,市民進食多時也不自知,而且有關物料易被人類接觸及吸收。
國產方便面中發(fā)現塑化劑
國內有關專家從廣州市各大型超市隨機采購不同品牌和口味的56份方便面和25份方便米粉食品作為樣品。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DEHP的檢出率均超過一半。專家解釋說,這是方便面類食品塑料包裝中最常用的兩種塑化劑,在塑料加工時添加,可增加塑料的柔韌性。但添加了這兩種塑化劑的塑料,一般不能用來包裝富脂類食品,塑料包裝材料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容易從塑料中溶出,污染食品。英國農漁食品部規(guī)定的DBP、DEHP耐受量,即每千克體重每天攝入分別不超過0.01毫克和0.05毫克。如果一個體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食用兩包上述檢測的方便面(每包含面餅90克和調味料醬包8克),DBP、DEHP暴露值就有可能超標。一般認為,食品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類污染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塑料包裝材料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容易從塑料中溶出,向食品遷移:另一方面,此類物質擴散到環(huán)境中,反過來污染環(huán)境。專家建議,中國方便面消費量已達每年數百億包,政府應規(guī)范方便面和方便米粉的生產,完善或制定相關標準,制定上述增塑劑在食品中的最大允許含量,加強監(jiān)測,并開展人群暴露的風險評價。專家呼吁生產廠家要加強監(jiān)測,不要使用不符合國標規(guī)定的包裝材料。
環(huán)境中的塑化劑
據統(tǒng)計,2007年,塑化劑全世界年產量已超過200萬噸,其中我國的年產量突破100萬噸。研究人員測定發(fā)現,塑化劑早已滲入北京的地面水體與空氣之中,部分水體污染嚴重。2010年6月,研究者采樣了北京市11個公園湖水水樣,結果顯示,朝陽公園、玉淵潭公園、蓮花池公園、紅領巾公園湖水塑化劑DBP超標2倍,窯洼湖公園和頤和園超標3倍。人定湖和頤和園塑化劑DEHP超標2倍。另有報道稱,受到污染的水體遠不止相對靜止的公園湖水。已有研究成果顯示,三峽庫區(qū)DEHP最高濃度和黃河部分河段中DEHP濃度都超標。黃河部分河段DEHP濃度超出我國地表水標準13倍。另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名研究人員也透露,塑料薄膜中的DEHP具有很強的自由性,可從塑料中滲出進入環(huán)境,隨著農用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塑料薄膜成為土壤中DEHP的一個主要來源。一項對中國23個城市耕地土壤的抽樣檢測報告顯示,DEHP的檢出率為100%,含量范圍為0.20~7.11毫克/千克。這些與農業(yè)地膜的使用呈現相關關系。
將內地飲料納入塑化劑日常監(jiān)控
盡管衛(wèi)生部指出,少量食用塑化劑食品不會危害人體健康,對于攝入體內的塑化劑,85%在72小時內便可通過人體代謝排出。但鑒于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多位專家還是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更新對食品、藥品類的檢測范圍,及時將該“塑化劑”納入日常監(jiān)管和抽查檢測中,并將“塑化劑”列為高風險添加物,加大監(jiān)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