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場被懷疑由“毒黃瓜”或“毒豆芽”等受污染蔬菜引起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在歐洲掀起恐慌。截至6月9日,歐洲已有近3000人受到感染,301人喪生。
一向以食品安全監(jiān)管嚴格著稱的歐洲,卻發(fā)生了食源性疾病疫情,且疫情的源頭至今未完全確定,這一事件同樣引起了國內(nèi)民眾的高度關(guān)注。
醫(yī)學專家表示,此次歐洲的“毒黃瓜”“毒豆芽”事件引起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屬于食源性疾病。而夏季是食源性疾病高發(fā)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近段各醫(yī)院因腸胃疾病入院的病人增多,專家稱,立夏到仲秋,天氣炎熱,細菌繁殖活躍,亂吃易引發(fā)食源性疾病。
由于夏天天氣炎熱,細菌易滋生,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現(xiàn)腹痛、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疾病。另外,在夏季,大量瓜果類食品上市,一些人胡吃亂吃,也是導致夏季胃腸疾病高發(fā)的原因之一。在消化內(nèi)科上述疾病統(tǒng)稱胃腸炎,但總體而言,則應叫做食源性疾病,大致是由于吃了不干凈變質(zhì)或受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
個案回放:農(nóng)藥存留楊梅之外 情侶吃出急性腸炎
6月是楊梅成熟的季節(jié),“到郊外果園采摘楊梅”也成了當下休閑熱門。端午節(jié)小長假期間,李毅就和女朋友驅(qū)車來到某風景區(qū)附近的楊梅林,采摘著個頭碩大、鮮紅欲滴的楊梅。
采摘過程中,這對情侶邊采邊吃,采摘結(jié)束后,兩人也吃得飽飽的??僧斕焱砩希瑑扇司鸵蚋雇锤篂a而被送進了醫(yī)院。經(jīng)醫(yī)生診斷,他們患上了急性腸炎,而罪魁禍首,竟是那酸甜可口的楊梅。
專家分析 瓜果上市旺季 謹防病從口入
腸胃炎多是病從口入,李毅和女朋友采摘的楊梅,其表皮很可能有殘留的農(nóng)藥及諸多細菌,若吃之前沒采用適宜的方法清洗,很難把水果表皮清洗干凈,這就易引起一些細菌感染性或食物中毒性癥狀。目前正值夏季瓜果大量上市的時節(jié),建議大家吃瓜果時,一定要注意衛(wèi)生。
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中國傳統(tǒng)習俗,小小粽子增添了節(jié)日氣氛,但韋女士卻因吃了疑似變質(zhì)的粽子,導致上吐下瀉,不得不進了醫(yī)院。
韋女士說,她看到親戚朋友紛紛送來了粽子,為了不浪費,她每天都吃上好幾個粽子??沙粤藥滋旌?,她的胃部開始脹痛,后來出現(xiàn)了嘔吐、腹瀉的癥狀,到醫(yī)院檢查才知道患了急性胃腸炎。
專家分析 食物存放應更科學衛(wèi)生
夏秋時節(jié),氣溫仍高,且濕度大,各種致病菌繁殖非??欤兆铀侄?,又由糯米、肉等原料組成,如儲存不當,很易變質(zhì),而烹制的方法不對,如吃之前不先蒸煮,同樣容易因細菌大量繁殖而引起消化道疾病。
特別提醒:
A 喜歡生食,易致食源性疾病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食源性疾病的定義是:凡是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病原體,使人體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統(tǒng)稱為食源性疾病。
針對食源性疾病不時集體爆發(fā)的情況,醫(yī)學專制表示,類似疾病的爆發(fā)往往有以下原因:
一是食物中易攜帶致病菌。立夏到仲秋這段時間天氣炎熱,易滋生細菌,若大家生食不衛(wèi)生的食物,食源性疾病就很容易發(fā)生?,F(xiàn)在一些人喜歡吃生冷的食物,如涼拌黃瓜,生番茄等,且喜歡買一大堆食物囤在冰箱慢慢吃,這些飲食習慣都增加了人體攝入致病性有害物質(zhì)的機會。生食已增加了攝入被污染食物的危險,而放置于陰冷潮濕的冰箱環(huán)境里,食物更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
南方人的飯桌上往往有味碟,而味碟中常含有香菜、紫蘇等未煮熟的調(diào)料,這無形中增加了攝入致病物質(zhì)的機會。
其次,部分食物本身就含有毒物質(zhì)。如河豚魚、死螃蟹、發(fā)芽變綠的馬鈴薯,野菌、未煮熟的四季豆等,本身就含有毒物質(zhì)。若食用不慎的話。就會引起中毒。河豚和死蟹的肉類會產(chǎn)生組織胺或含有神經(jīng)毒素,而發(fā)芽變綠的馬鈴薯則含有龍葵堿,未煮熟的四季豆有能讓血液凝固的血液凝血酶原,上述物品若不慎入口,很容易造成中毒現(xiàn)象。
B 老人和小孩常是食源性疾病首攻目標
患食源性疾病的人群中,常以兒童、體質(zhì)較差的老年人為主。因為中老年人和兒童,體質(zhì)不好,抵抗力差,胃腸道功能、消化功能不完善,因此一旦有致病因子侵入,往往就以疾病的形式快速顯現(xiàn)。
老年人和兒童在夏季易患食源性疾病還有一個原因,夏季為了更好的散熱,人體血液循環(huán)多往外周走,以助散熱,這樣對胃腸道有影響,會導致胃腸道抵抗力、修復能力下降,這也給了致病因子趁虛而入的機會。外因加上內(nèi)在因素,老人和小孩成為首要攻擊目標也就在所難免了。
延伸閱讀
野菜野菇 你莫亂采
春夏之交,許多吃膩大魚大肉的都市人,在郊游踏青時喜歡采挖一些野菜野菇帶回家做成菜肴。殊不知野菜野菇也隱藏著危險。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人因采食野菜、野蘑菇中毒甚至喪命。不少顏色看上去很鮮艷的野菌多是有毒的。
白花菜應慎吃
南方人很喜歡吃的白花菜也是有毒的。這種菜在菜市很常見,其莖、葉和根都是較好的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降濕、開胃健脾等多重功效。但它的花序和小果卻含有龍葵堿,生吃熟吃都可引起中毒,因此吃的時候一定要把花序及果實摘除干凈。
果蔬清洗 切勿偷懶
蔬果買回后,要用淡鹽水泡15~20分鐘,沖洗后再吃,這樣可減少70%的細菌和農(nóng)藥殘余。如再經(jīng)加熱烹飪,又可減少20%~30%的細菌和農(nóng)藥殘余。
除了清洗外,盡量不吃生冷的飲料,冷飲涼茶等,可以回家自己做,如夏天可泡些山楂,大葉茶、絞股藍、苦丁茶、茉莉花茶以及一些山區(qū)自采的茶葉,供全家飲用。
自制豆?jié){ 須防中毒
對于孩子,則更要注意。孩子的胃腸道功能尚不完善,抵抗力也弱,因此建議不要給小孩喝奶茶、涼茶,以及一些添加劑含量多的食品,可以自制一些果汁、豆?jié){等。但制作豆?jié){時要小心,如把豆子打碎后,不過濾好,不充分煮熟,會含有皂素等有毒成分,皂素也會刺激孩子胃腸道。
專家支招:三招抵御食源性疾?。憾I 巧存 善吃
夏秋季節(jié),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率居高不下,是當前較突出的衛(wèi)生問題。部分食源性疾病,甚至有可能威脅生命。其實面對可防可控的食源性疾病,大家不必恐慌,而應審視自己平時的飲食習慣,改進不當之處。只要消費者在食物的買、存、吃三方面下足功夫,食源性疾病就并不可怕。
懂買:購食物應看好保質(zhì)期和成分表
消費者去市場選加工類食品一定要看清保質(zhì)期,要選在保質(zhì)期內(nèi)的食品。若食物過期,則可能變質(zhì),進而滋生霉菌毒素等。
食物的成分表也很重要。成分表中各成分的含量是由多到少排列,買前可先查看其添加成分,盡量少選添加劑含量多的食品。
此外,沙門菌造成的食物中毒在夏秋季節(jié)很多見。常見的沙門菌食物中毒,是由被污染的肉類及內(nèi)臟引起,尤其是死畜、死禽肉,蛋類、水產(chǎn)品等。所以購買肉食要盡量從正規(guī)地方購買,千萬不要貪圖便宜。
巧存:冰箱并非食品安全的“保險箱”
夏秋季節(jié),隨著氣溫升高,冰箱的使用頻率也開始增加。不少人把冰箱當成“保險箱”使用,以為食物放進去之后就可以長久保鮮。其實冰箱本身并不具備滅菌功能,不能把它當作“消毒柜”來用。
若冰箱沒及時除霜,或食物存放過多過擠,或冰箱頻繁開閉,會使冰箱內(nèi)溫度上升,影響對食物的儲存效果:此外,如生熟混放,會易引起食物間細菌的交叉污染:加之很多家庭不認真清洗、消毒冰箱,更為細菌繁殖提供了條件,會使食物容易腐敗變質(zhì)。因此,專家建議,任何食品在冰箱里的貯存時間都不要太長,最好做到隨買隨吃。同時,要定期清理冰箱中的存放過久的食品,以每月一次為宜。
另外,在冰箱內(nèi),每種食物在不同的溫度下都是有保存期限的。一般情況下,熟肉類放冷藏室可放3天左右,生肉類冷凍則可保存1個月左右,瓜果蔬菜則為3~15天,雞蛋在冰箱里最多冷藏15天。
因為任何食物都有保質(zhì)期,存放條件不一樣,所以保質(zhì)期長短也不同。不少人發(fā)現(xiàn),早上買回來的新鮮蔬菜,下午顏色就有點泛黃了,其實說明其內(nèi)在的變化已開始,且已壞了的部分,會使食物的變質(zhì)加速。因此把食物放進冰箱儲存,最好先把腐爛的部分摘除。
除了可能會變質(zhì)外,冷藏時間過長,果蔬的營養(yǎng)價值也會減少。一是會使其水分丟失,二是冷藏的瓜果維生素等營養(yǎng)元素會減少20%~30%。如是果蔬被放錯到冷凍室,則營養(yǎng)素會減少70%~80%。
善吃:警惕“生吃”導致食源性疾病
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食源性疾病近幾年有增多趨勢。這與生活方式有關(guān)。例如廣西不少地區(qū)喜生吃淡水魚,這極易引發(fā)肝吸蟲??;而熱衷吃帶著血絲的豬肉和牛肉,則易引發(fā)豬帶絳蟲、牛帶絳蟲病等。在海鮮中,魚、蝦、海蜇的帶菌率最高,因此烹制之前首先要清洗干凈,其次最好不要生吃。
如今,部分人喜歡生吃蔬菜,這也給致病性細菌以可乘之機。生吃黃瓜等蔬菜,不削皮就吃水果,都有可能攝入致病菌。
另外,專家建議,青菜、水果與水產(chǎn)、肉類應分盆清洗;刀、砧板、裝食物的容器要做到生熟分開:切熟肉、做涼拌菜前,要把手洗干凈;洗刷餐具時最好用流動水,必要時可煮沸消毒。以上舉動可減少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生。
中國人素來提倡勤儉節(jié)約,家里有了剩飯剩菜等,常舍不得倒掉??呻S著天氣漸熱,吃隔夜的剩菜剩飯就要當心了。蠟樣芽胞桿菌在高溫環(huán)境中,最容易在米飯、米粉等食物中生長繁殖,并產(chǎn)生毒素,被其污染的剩飯,表面看不出異樣,但入口后易出現(xiàn)嘔吐、頭暈、四肢乏力、口干’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的癥狀。
夏季時,做飯最好是吃多少做多少,如剩飯剩菜實在舍不得倒,首先應把剩飯剩菜放涼,再加蓋或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冷藏,吃前必須徹底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