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兔導讀:
在豐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事。有些事富有教育意義,值得宣揚提倡;有些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記憶思考;有些事則飽含了人間的真情與溫暖,值得畢生珍惜懷念……不知不覺中,這些事便流淌成一篇篇美文,一首首詩……
失去的一天
[前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
媽媽清晨去上班,她把九歲的佩佳叫醒,對他說:“你已經(jīng)放假。你今天的任務是,在農(nóng)舍旁邊栽一棵樹,并讀完《遠處的青山》這本書?!?/p>
佩佳還想再睡一會兒,媽媽上班的時候睡覺才香呢!當他醒來時,太陽已經(jīng)當空,他想馬上開始干活。不過他又想了想:還來得及呢!佩佳坐在一棵高大的綠蔭如蓋的桑樹下,心想:“我在這里坐一會兒再開始干活吧?!比缓笏艿焦麍@里去,吃了一些鮮果,跟蝴蝶嬉戲了約莫半個小時,爾后又在桑樹下坐了下來。
傍晚,媽媽回來了,她問兒子:“說說看,孩子,你都干了些什么?”可佩佳什么事也沒做,他羞得不敢看母親的眼睛?!翱赡阋?,我的孩子,現(xiàn)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樹,人們中間少了一個知道什么叫《遠處的青山》的人?,F(xiàn)在,無論你多么努力,也無法了解你丟失的這一天所應了解的一切。走吧,我會告訴你,人們在你失去的這一天當中做了些什么事?!眿寢尠褍鹤宇I(lǐng)到一塊剛犁過的田地上,指著說:“昨天這里還是一片收割后的麥茬地,今天都已全部翻耕了一遍,這是拖拉機手干的活。這里是面包房,早晨,這里的面包還是面粉,可現(xiàn)在卻令人饞涎欲滴……面包師整天工作,汽車一開來,面包就被運到商店里去了?!?/p>
最后,母子倆走進了圖書室。書架上擺著很多書,圖書管理員指著一個大書架說:“這些書是今天大家看完的,是不久前剛還來的,而且又借走了同樣這么多的新書?!?/p>
“可我卻游手好閑……”佩佳想了想,低下了頭?,F(xiàn)在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
(選自《美文賞讀》2007年版,有改動)
邊讀邊想
九歲的佩佳不懂得珍惜時間,媽媽就領(lǐng)著他去看一看人們在這一天的勞動成果,使佩佳為這失去的一天感到慚愧。如果昨天是天真無邪的童年時代,那明天就是自己美好的未來,可今天都失去了,哪兒還有什么未來呢?時間稍縱即逝,我們只有珍惜時間,不浪費一分一秒,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一堂特殊的課
王圣民
“你們中間有誰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請舉手!”
霎時,教室里安靜下來。我把問題重復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靜。過了一會兒,幾位女生沉默地舉起了手。
“向爸爸媽媽祝賀生日的,請舉手!”
教室里寂然無聲,孩子們沉默著,我和孩子們一起沉默著……他們感覺到了我的期待,剛才追逐我的目光,此刻全都躲開了。所有人都沉默不語,在這一片沉默下涌動著什么?萌生著什么?他們似乎在忍受著什么。不安?歉疚?懊悔?我不知道……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鐘,我悄悄地瞥了一下這些可愛的孩子——他們的可愛恰恰映在那滿臉的犯了錯誤的神色之中。我緩和了一下語氣,輕輕地問:“怎么才能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呢?”孩子們像獲得赦免一樣,那一雙雙躲閃的目光又從四面八方慢慢地回來。先是怯怯地一兩聲,繼而就是七嘴八舌了:“問爸爸!”“不,問外婆!”“自己查他們的身份證!”教室里又熱鬧起來,但與沉默前的熱鬧已經(jīng)不一樣了。
結(jié)束這堂課時,我給孩子們提了個建議:“為了給爸爸媽媽一份特別的驚喜,你們最好用一種不被父母察覺的方式了解他們的生日,而祝賀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記住一點,只要你表達了自己的愛,即使再稚拙的禮物他們也會覺得珍貴無比的。”
(選自《隨筆精品文庫》2005年版,有改動)
邊讀邊想
父愛如山,母愛似水。我們的爸爸媽媽總是忘記自己的生日,卻把我們的生日記得清清楚楚。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正在慢慢長大的我們,是否也應該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父母的關(guān)愛與呵護呢?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吧!“只要你表達了自己的愛,即使再稚拙的禮物他們也會覺得珍貴無比的”。
【美文欣賞三】
老師,節(jié)日快樂
不要告訴老師,
不要忘了我們的安排。
悄悄地關(guān)上教室門,
輕輕地把桌子移開,
放好那香噴噴的蛋糕,
再把那段祝賀的話背一背。
老師推開了那扇透明的教室門,
頓時,千紙鶴在她身邊起飛。
獻上鮮花,把真誠的祝賀吐出心扉:
“老師,一個神圣的稱呼,
因為有了您,我們才會長大成才?!?/p>
(選自《現(xiàn)代兒童詩》2005年版,有改動)
邊讀邊想
這首兒童詩描寫了教師節(jié)那天,孩子們?yōu)槔蠋煈c祝節(jié)日的情景,描繪出一幅溫馨和諧的畫面。香噴噴的蛋糕,深情的祝福,美麗的千紙鶴,無不表達著孩子們對老師最純真的愛。作者捕捉了一個校園生活中動人的教師節(jié)鏡頭,用詩的形式描寫了慶祝教師節(jié)的場面,記下了這幸福的瞬間。全詩情景交融,充滿了溫馨和浪漫的氣息,流淌著濃濃的師生之情。
兔博士的話:
生活中從來都不缺少美與感動,我們只要用心觀察,認真思考,用記敘或描寫的方式生動有序地記下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并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所得注入其中,定能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