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著名的國學大師王國維曾經(jīng)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一切情語皆景語。”情與景是不可分的,寫景是為了抒情。因此,如何用景物描寫來襯托人物心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也是提高作文表達效果的一個重要手法。
同是一種景物,在不同的人看來,在同一個人具有不同的心情時,就會有不同的意境。古人就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傷感和痛心,又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驚喜和激情。你看,同是看花,在人心境不同時,感受也就不一樣——人高興了,周圍的一切景和物就變得有生趣;相反,人悲傷的時候,周圍的景物也會黯然失色。
下面舉例,看一看寫人物高興的情緒時是如何用景物來襯托的:小明幫李俊補習完功課后,天已經(jīng)黑下來了。他走出李俊的家,感到為同學做了一件好事,心里舒暢極了。此刻,星星眨著眼睛,似乎在微笑著;白楊樹嘩嘩地響著,如同在鼓掌……這是描寫小明幫助生病的同學后,懷著愉快的心情回家時的感受。人高興了,星星也在笑,樹木也在歡樂。
再看一段寫悲傷的情緒時是如何用景物來襯托的:天上的星星俯首如泣,林間的樹木垂頭致哀。這是小說《林海雪原》中描寫解放軍戰(zhàn)士高波在連續(xù)殺死了19個土匪,最后被土匪殺死后,作者發(fā)出的悲嘆:星星哭泣,樹木致哀。
同學們,在以后的作文中,我們要學會利用景物來襯托心境,把景物寫“活”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