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黛玉進賈府》的語言特色可以看到《紅樓夢》的語言之美,筆者在此簡單論述,以饗讀者。
一、語言展示的個性之美
《紅樓夢》里有貴族青年,有封建家長,有優(yōu)伶,有市儈,有無賴,有村嫗……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于別人的語言。
曹雪芹善于挑選、提煉富有個性特征的語言,用以表達人物的獨特氣質(zhì),而且還能反映一定的社會面貌。這是一種具有高度表現(xiàn)力的語言,他能讓人物說的話恰恰是他自己應(yīng)該說的話,人物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一定會說出什么樣的話,絕對不會張冠李戴。如描寫林黛玉:林黛玉母親去世后,她“上無親母教養(yǎng),下無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過去在家“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盡管外祖母“心肝兒肉”地疼她,寶貝兒似的待她,但她總有寄人籬下之感,待人處事始終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從這些語言就能看出林黛玉小心謹慎的性格。
二、語言展示的生活之美
《紅樓夢》寫的是封建家族的日常生活,這就注定了作品語言的生活化。這種語言基本有兩個特點:一是民間俗語、歇后語,增強其表現(xiàn)力。二是詩話語言?!都t樓夢》是一部偉大的史詩,而且由它確立了一個極為精彩的中國的史詩傳統(tǒng)。如文中的《西江月》說寶玉:潦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這就是用詩化的語言概括出了寶玉的個性特征。
三、語言展示的隱晦之美
《紅樓夢》是以寶玉一生的遭逢經(jīng)歷為主的書,曹雪芹一反常例,專門以貶筆寫寶玉,一部書中幾乎盡是說寶玉的壞話。
“摔玉”是寶玉性格鮮明的突出表現(xiàn)。摔玉的緣由是因黛玉“與眾各別”的美所引起的。在寶玉看來,神仙似的黛玉應(yīng)該有玉,竟然沒有!于是,寶玉頓時癡病發(fā)作,把自己與生俱來的“寶玉”狠命摔去。摔玉寫出了黛玉的美,也寫出了寶玉的癡。這第一次摔玉又引出了后文多少次因玉而起的種種波瀾?!坝瘛笔翘烀南笳鳎瑢氂竦乃び裾憩F(xiàn)出他對天命的反抗,對世俗的鄙棄,對禮教的蔑視。這些觀點,都在不動聲色中表現(xiàn)了出來。
四、語言展示的哲理之美
《紅樓夢》所表現(xiàn)出的不僅有儒家思想,有道家思想,還有佛家的思想。作者最根本的思想立場是對王朝末世的深刻認識之后所形成的一定程度的啟蒙思想,是對人的個性解放的追求,對人的自由平等的呼喊,對自由愛情的執(zhí)著和贊美。
作為學(xué)識淵博的文人,又是顯赫家族的后裔,家族的榮譽、傳統(tǒng)的觀念,讓曹雪芹無法完全脫離對光宗耀祖的追求,使他感嘆“無材可去補蒼天”,可不是不想補蒼天,而是在當時的狀況下,已是補天無策。他也流露出“補天”的幻想,流露出對于成材立業(yè)的渴望,但當時王朝和家族均已流露出衰落的跡象,“補天”無望了。因而,在無望的觀念之下,又難以抹去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從而在對家族現(xiàn)實的描寫中,不時流露出對儒家思想的某種認同。
總之,《林黛玉進賈府》折射出了《紅樓夢》的語言個性之美、生活之美、隱晦之美、哲理之美,對學(xué)生的寫作有相當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