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導航】
面對一道文題或一則材料,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進行分析和思考,就能確定不同的立論角度。具體來說,立論就是針對客觀事物或問題,直接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闡明其理由。寫作構思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選取立論的角度。
一、運用發(fā)散思維,找出最佳立論角度
發(fā)散思維的核心是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突破原有知識范圍,重組信息以發(fā)現(xiàn)新的觀念,進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運用發(fā)散思維時,我們可以通過聯(lián)想,對事物或從相近、相反的角度,或從功用、意義的角度發(fā)散,找出最佳立論角度。具體的立論角度有:正面、反面、側面等角度,過去、現(xiàn)在、未來等時間角度,整體與局部、現(xiàn)象與本質、物質與精神等哲學角度,肯定與否定、主觀與客觀等認識角度。例如以“溝通”為話題的作文,從功用角度立論,它能使關系和諧,有效地與人合作等;從相反角度立論,可以列舉不善于溝通的各種弊端以及危害等。
二、通過聯(lián)想思維,挖掘最新立論角度
運用聯(lián)想思維,就是由事物的表象聯(lián)想到它的本質,再由其本質意義聯(lián)想到與之相關的事物,從而挖掘出文題或材料新的立論角度。運用聯(lián)想思維進行深層思考,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是抓住事物間的相似點,挖出事物本質。二是通過對比或類比,凸顯事物本質。三是探究事物因果關系,從而抓住事物本質。例如以“橋”為話題的作文,我們就可以找到許多新的立論角度:斷橋——論述殘缺也是一種美;老師微笑的目光是橋——論述愛心與奉獻;同學的友情是橋——論述友善與溝通;人世間的真情是橋——論述和諧社會的構建等。
三、借助形象思維,尋找具體立論角度
形象思維就是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對某一具體問題的討論,或把寬泛的話題切分為若干個分話題,然后選擇一個自己最擅長的側面進行立論。例如以“冷與熱”為話題的作文,從人際關系的角度,可以挖掘出父母對子女外表的冷、內心的熱——論述只有嚴格要求才能健康成長;從人生態(tài)度的角度,由“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可以得出“學習過程中忌忽冷忽熱”的立論;從社會現(xiàn)象的角度,可以對“追星熱”“炒作熱”作冷靜思考;從國際關系的角度,可以分析國際關系的冷熱無常,提出“要立足世界必須加強綜合國力”的見解;從自然現(xiàn)象的角度,可以由全球變暖引出對環(huán)境破壞的憂思。
【范文精評】
詩路·人生
□賀巍
一條曲徑,曲折迂回中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一排巨浪,潮起潮落時更能發(fā)出驚心動魄的聲響;一腔故事,遺憾嘆惋里才有肝腸寸斷的凄涼;一種人生,跌宕困頓中方顯驚世駭俗的壯舉?。ㄊ锥翁岢鑫恼碌闹行恼擖c?!扒弧弊值撵`活運用,加上排比而富有詩意的語言,使文章開篇錦繡,堪稱鳳頭)
李白,是那九天攬月、五洋捉鱉的勇者嗎?是那仰天大笑、不肯摧眉折腰的傲者嗎?是那把酒臨風、舉杯消愁的哀者嗎?是!他就是那故作狂態(tài)、嘲諷富貴的傲者,就是那云游九州、顛沛流離的游子,更是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詩仙。(巧妙化用詩句,彰顯出作者厚實的文學功底)
世俗人眼中,李白放蕩不羈,恃才傲物。但他一生更多的是曲折坎坷。綜觀李白一生:從蠻荒大漠輾轉入中原,穿巫峽,過洞庭,到入朝為官,賜金放還,最后落得形影相吊。然而他并未消沉,而是愈挫彌堅,憑著頑強堅忍的意志,獨自承受著所有的一切,寫出文學史上最為瑰麗的千古佳作。(“豬肚”之一:論述憑借頑強的意志,可以戰(zhàn)勝磨難。這是文章的第一個分論點)
蘇軾,是那牽黃擎蒼嘆英雄的歌者嗎?是那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嗎?是那穿越生死苦思量的癡漢嗎?是!他就是那對酒當歌、高唱大江東去的豪邁人,就是那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坦蕩人,更是那滄海度余生的隱逸人。(巧妙化用蘇東坡名句,再次彰顯出作者厚實的文學功底)
穿越歷史,我們總會看到蘇軾把酒臨風、談古論今的衣袂,總會看到那個月下獨酌、高歌千里共嬋娟的身影。然而,這一切都掩飾不住他宦海沉浮、歷盡磨難的痛楚。朝廷的貶謫,令他兩鬢微霜;世態(tài)的炎涼,令他只能對月高歌;生離死別,更令他于明月之夜獨對短松岡。他靜靜地喝下那一杯映照蒼穹的酒,也喝下了承載天地萬物的豪邁之氣。(“豬肚”之二:論述憑借曠達的氣度,可以戰(zhàn)勝磨難。這是文章的第二個分論點)
李清照,是那素月寄孤舟,只影隨水流的孤寂人嗎?是那梧桐夜雨里尋尋覓覓的哀憐女嗎?是那西樓上沉吟花自飄零的傷懷者嗎?是!她就是那懷揣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善感人,就是那瘦比黃花的憔悴人,更是那驚起一灘鷗鷺的旅行者。
李清照的半生都處于喪夫之痛、流離之苦中。盡管如此,李清照仍在風云變幻的亂世中尋覓自己的幸福,在梧桐雨夜靜聽雨打芭蕉,訴說著點滴的愁苦。至此,她舍棄了易逝的黃花,在花自飄零的雨夜,考撰《金石錄》;在雁字回時的如血殘陽下,推敲《漱玉詞》。于是,才有筆落驚風雨的奇文流傳千古,才有坦蕩的爭渡情懷彪炳史冊。(“豬肚”之三:論述憑借寧靜的情懷,可以超越磨難,締造輝煌人生。這是文章的第三個分論點)
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靜靜地訴說著地老天荒的滄桑,嶄露頭角的人總在前面……(用詩意盎然且飽含哲理的語言總結全文,回扣文題和文章的中心論點,韻味悠長,耐人尋思,實屬“豹尾”)
總評
本文立意凝練深刻,從文化名人中尋找人生蹤跡,從人生蹤跡中尋找鮮活的論據(jù),從而證明“人生在跌宕困頓中方顯驚世駭俗的壯舉”的觀點。本文緊扣“磨難”這一角度立論,結構新穎別致,層次井然有序,論據(jù)與觀點緊密相連,體現(xiàn)了作者謀篇布局的匠心;語言生動形象,音調平仄相諧,句式靈活多變,嚴謹中見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