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眉山秀》是李玉傳奇中一部以才子佳人為主題的喜劇。該劇豐富了蘇小妹的形象,辭工雅麗,清秀俊逸,歌頌女性不減須眉之志。既是對文人雅士戲謔傳統(tǒng)的繼承,又是對民間故事的記憶和重構。
[關鍵詞]李玉;傳奇;雅俗;女性意識
李玉,明末清初戲曲作家。字玄玉,號蘇門嘯侶,又號一笠庵主人。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約生于明萬歷末(1610~1620),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以后。據(jù)吳偉業(yè)《北詞廣正譜序》稱:“李子元玉,好奇學古士也。其才足以上下千載,其學足以囊括藝林,而連厄于有司,晚幾得之,仍中副車。甲申以后,絕意仕進。以十郎之才調(diào),效耆卿之填詞。所著傳奇數(shù)十種,即當場之歌呼笑罵,以寓顯微闡幽之旨?!崩钣袢肭搴鬅o意仕進,畢生致力于戲曲創(chuàng)作和研究,所作劇作見于各種曲目書中著錄的有42種,現(xiàn)存十九種傳奇,計《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清忠譜》、《眉山秀》等。
《眉山秀》傳奇一名《女才子》,全劇2卷28出。鄭振鐸《跋》云:“此本題《一笠庵新編第七種傳奇》,惜其他各種,未能一一發(fā)現(xiàn)也。書凡二卷,二十八處,述蘇氏父子兄妹事。以《今古奇觀》之《蘇小妹三難新郎》一話本為依據(jù)。明清之際,傳奇作家每喜取材于話本,此亦其一種。惟所述情節(jié)較復雜,范圍亦較廣耳。首有順治甲午某氏序,序末署名已被鏟去,但有‘題于拂水山房’語,當即錢謙益?!庇帧额}詞》中有“丙戌歲”(順治三年,1646年),參照錢氏題于甲午(順治十一年,1654年),據(jù)此可知,該劇當寫于1646——1654年之間。
《眉山秀》結合了話本、曲藝、筆記中有關王安石、蘇東坡、蘇小妹、秦少游的傳說和段子,以民間傳說中的才女蘇小妹的故事為素材,巧妙編撰了一段北宋詞人秦觀與才女蘇小妹和藝妓文娟之間風流趣事,幽默詼諧,加之文辭雅麗別具境界,一直為人所稱道。
本文擬從語言、關目與思想內(nèi)涵三方面對《眉山秀》傳奇作一考釋。
一、語言亦莊亦諧。辭工雅麗。
從《眉山秀》劇本語言上看,可謂深得戲劇語言真味,亦莊亦諧,辭工雅麗。對白中既有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比較樸素通俗的市井白話,更有圍繞才子秦觀和才女蘇小妹文試智斗下所作的大量清新俊逸的雅致詞曲,別具境界,難怪《眉山秀》傳奇多為人稱道。錢謙益盛贊《眉山秀》“令魚出聽而云為停矣?!薄霸翊藙?,傳諸顧曲者,又增一番聲價矣?!眳敲贰吨袊鴳蚯耪摗肪硐略疲骸啊睹忌叫恪纷V蘇小妹事,而以長沙藝妓輔之,題旨超妙,雅麗工煉,尤非明季諸家所及?!庇衷啤靶袼饔腥N,如“一笠庵四種曲”《一》、《人》、《永》、《占》……最著盛名,而《眉山秀》尤出各種之上。
《眉山秀》文辭造詣的確很高。劇中許多詞曲均為李玉原創(chuàng),其文采語言功底可見一斑。如:
[一籮金](末上)筑聲已絕雞聲老,鏈石斑斑,輸卻丸泥小。春雨澆愁堆碧草,隔林盡日聽黃鳥。閑中歲月忙中了,嚼徵移宮,譜出鵝籠稿。檢點男兒千古少,從今寫個峨眉巧?!秱鞲拧烦?br/> 調(diào)寄《偷聲木蘭花》:石上三生曾識面,玉堂路杳難重見。有日相親,即是朝朝意里人?,幘幙套髡嬲娼?,蕪詞愿得心心照。魚雁諄諄,絕勝巫山一段云。——《裁賦》出
又如《前游》第十四出:
[錦衣香]……聽畫船蕭鼓,漁歌往來爭唱。碧藻隨波揚,落花流絳。舟行鏡里,人移天上。
其它如第七出《詞話》描寫長沙藝妓文娟思慕秦觀而作《減字木蘭花》云:“好風來去,楊花終日空飛舞。新舊啼痕,枝上流鶯和淚聞?;ㄇ奥x,豪端識得西家玉。盼斷閑云,千里關山勞夢魂?!保跺录А烦觥堕L相思》云:“楚山邊,越山邊,載得離愁時滿船。相思兩地懸。隔云天,望云天,金屋安排遲絳仙。詞成眼已穿。寫茶的:香繞美人歌后夢,涼浸詩客醉中脾?!本昧吮彼卧~人秦觀的詞句,蘊其不偶,聊以抒其壘塊。
另外,李玉在劇中引用了唐宋名人的大量詞曲。如馮夢龍《三言》小說中取自民間流傳的名聯(lián)巧對。例如吟繡球花樹的一首七律:“天巧玲瓏玉一邱,迎眸爛熳總清幽。白云疑向枝間出,明月應從此處留。瓣瓣折開蝴蝶翅,團團圍就水晶球。假饒借得香風送,何羨梅花在隴頭。”,其它如“清水池邊洗和尚,浪浸葫蘆?!睂φ獭氨碳啂だ镒讶?,煙籠芍藥?!边@些大都是世人傳誦的名句,對仗工整,平仄協(xié)調(diào),言簡意深。可謂字字珠璣,不勝枚舉。
除了上述出自才子才女的清麗詞曲之外,也有小人物的本色自然的市井說白,人物的語言極具性格化。如《偽鬧》一出中副凈柳思春的一段開場白:“自家長沙城中柳思春便是,……無妻無子,只剩單身。賈志誠是我過房的家父,強夢橋是我受業(yè)的先生。唱曲吹簫,從來不會一樣;蹴球串戲,到底不曉半星。做門客、做牽頭、做篾片,件件無非干打哄;學燒香、學吃茶、學清話,樁樁都是假斯文。……”、《迓姬》出中的騙子肚仙(巫師):“[丑]說肚仙,話肚仙,肚仙靈驗久名傳。又不用灼龜占卜,又不用跌笤求讖;斷得出疑難雜癥,斷得好歹姻緣,斷得行人或遲或速,斷得買賣折本賺錢。說得官客們搖頭吐舌,說得內(nèi)眷們喜地歡天?!还苣锬飩冋f長說短、問千問萬,只要舍靈姐三升白米、一陌黃邊。”幾句話把個不學無術,騙吃騙喝的假文人、騙子刻畫的入木三分。
二、蘇小妹形象表達了女性意識的張揚
以李玉為代表的蘇州派劇作家大都是社會地位低微的布衣之士,沉抑下層的“才人”。他們基本上是以編劇為生,作品繁多,創(chuàng)作力旺盛。明末清初時期,適逢江南一帶商品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城市市民階層日益壯大,傳統(tǒng)的詩文已不再適應市民的審美精神需求,他們對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的要求愈加強烈。這一時代需求表現(xiàn)在當時涌現(xiàn)大量的才子佳人小說和戲曲。李玉作為市民階層的文人代表,《眉山秀》傳奇便是在這一背景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
蘇小妹是民間流傳的一個故事人物。蘇小妹形象的最早記載,見于南宋無名氏的《東坡居士佛印禪師語錄問答》,敘寫坡妹與秦少游之間的婚姻以及他們文字往來的故事,意在突顯小妹的聰慧與才華。明代對蘇小妹形象又有了極大的豐富,特別是馮夢龍對以前關于蘇小妹的相關記載進行了整理,對豐富蘇小妹的形象起了重要作用?!睹忌叫恪穫髌鎸μK小妹形象的改造比較成功,在這部戲里,不再只寫蘇小妹逞才詩文,而且對蘇小妹的生活形象有了一個大致的刻畫,她不再是機靈古怪的才女形象,而是由最初的一個醋女形象轉(zhuǎn)變?yōu)橐粋€傳統(tǒng)上認可的賢妻形象,這是對蘇小妹形象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
《眉山秀》一劇突出的便是表現(xiàn)了蘇小妹的才情。李玉的寄意應該是和其他蘇小妹的民間傳說、話本的寄意是一樣的。正如有人所言“人們在塑造代父從軍的花木蘭形象和掛帥出征的穆桂英形象時,除了“忠”以及“孝”的思想之外,給人以突出的印象還因為她們是女性,是巾幗英雄,為封建社會中地位最低下受壓迫最深重的婦女說了話。同樣如此,在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中,塑造出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子形象來,也能在某種程度上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叭K”家里,卻無一個女中豪杰,本來就是人們心目中的一件憾事,于是塑造一個蘇小妹的形象,這也符合廣大百姓的心理需要。而文娟這一底層女性角色,性厭風塵,心耽翰墨,素慕秦觀以致非他不嫁??梢钥隙?,這一角色是李玉為了迎合市民趣味而塑造的一個形象,并契合了歷史上關于風流才子秦觀的艷遇傳說以及長沙藝妓戀秦觀的傳說,但二佳人嫁一才子的大團圓結局,沒能擺脫傳奇的俗套。在《眉山秀》一劇中,蘇小妹竟然能與蔡文娟共伺一夫,表面看似小妹胸襟寬廣,然而這其中所體現(xiàn)的那個時代一夫多妻制的可悲現(xiàn)實竟然深入人心,讓讀者都覺得合情合理,這不能不說是那個時代的悲哀。但值得肯定的是,《眉山秀》肯定了女性對愛情的自主選擇和大膽追求,表達了廣大市民對現(xiàn)有封建等級制度的強烈反抗意愿。蘇小妹自主擇夫,與封建的婚姻觀念格格不入,卻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足見蘇小妹才華出眾不弱于男性,深獲民心,也說明了“誰說女子不如男”的道理,這反映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那個時代對婚戀自主和女性意識的張揚。女性開始追求自由,男女平等的意識已經(jīng)開始萌生,可以說,蘇小妹的符號意義也就正在于此。
李玉是明末清初時期劇作最多、影響最大的戲劇家,他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孤立的現(xiàn)象,是時代與戲劇藝術發(fā)展的產(chǎn)物。蘇州派與李玉改變了明末劇壇的面貌,他們摒棄陳規(guī)舊套,大量地從現(xiàn)實和歷史中汲取題材,描寫重大的社會問題和政治斗爭,反映市民的要求和愿望,吐露作者自己的心聲。他們一掃當時劇壇上浮艷頹靡習氣,對傳奇的結構、形式進行革新,形成清新剛健、樸實自然的藝術風格?!睹忌叫恪穭懶∶貌湃A出眾,新婚三難新郎;文娟才貌兼具,摯愛風流雅士。是女性意識的張揚的強烈表現(xiàn),喚起了人們對審美理想的追求。但此劇本寫秦觀、小妹、文娟三人婚姻戀愛之事,而其間夾雜反對王安石新法,五戒禪師私紅蓮,佛印點化蘇軾參禪等與主線無關情節(jié),并有輪回報應之說,致使劇作大為減色。
[責任編輯:歐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