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對神仙們就沒有什么親近感。認識他們,是從寺院和道觀殿堂上的雕像開始的。陰冷的殿堂上,神仙們湊在一起,一臉不自然的瀟灑和道貌岸然,佛祖?zhèn)儎t是清一色的制式微笑,冰冷而呆板。這些讓我總是覺得:他們在天上的生活太冰冷了,他們的瀟灑也總有些裝模作樣。神仙和佛祖一旦崇高到了宗教的高度,就離普通大眾太遙遠了,只能讓人們?nèi)コ绨?。那他們對我們能有什么幫助?
直到有一天,我在西山八大處的龍泉寺喝茶。初春的陽光穿過百年古柏灑在地面,野鴿子和叫不出名的小鳥從古寺的屋脊飛到地面上,在人們的腳邊跳來跳去地乞食。我忽然發(fā)現(xiàn),剛才還在周圍閑逛、吃飽了游人帶來食物的那只白色小野貓,此刻正在披著黃袍的佛像的腿彎里,身下墊著厚厚的黃布,把身體盤成一團,睡得非常香甜。佛祖笑眼低垂,像是對這個歷經(jīng)饑寒的小小生命懷著無限的悲憫。沉睡的小貓和微笑的佛祖,讓大殿的氣氛在午后顯得一派安詳,充滿了生命的溫暖。徘徊在殿外的我,那一刻也冥冥覺得,佛祖并沒有遠離我們,他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默默地注視著。
佛祖當年赤足乞討,是為了讓佛法脫去神圣的外衣,能夠深入社會,惠及社會底層,為民所用。這才是真正的大慈悲。時過境遷,佛法被請進了富麗堂皇的大殿,成了專家權(quán)威們的專屬。普通的百姓只能去頂禮膜拜,結(jié)果就是對佛法敬而遠之了。
我想,佛祖雖然已經(jīng)離我們遙不可及,但是他留下的精神、人生的智慧應(yīng)當如同陽光,照亮人們的內(nèi)心,讓人們內(nèi)心充滿光明,讓我們的世間生活如同秉燭而行,擺脫黑暗和恐懼,這樣的佛法才有意義。至少,佛法應(yīng)當如那件柔軟的黃袍,給世人帶來溫暖,帶來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