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分析學生在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心理障礙,旨在改進教學方法,便于采用相應的教育和教學措施,避免學生解題的不當心理干擾,促進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正確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物理問題;心理障礙;遷移;思維定勢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1)7(S)-0065-2
教師準確地掌握學生解題心理,便于采用相應的教育和教學措施,避免學生解題的不當心理干擾,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本文試就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主要心理障礙簡要分析如下。
1 直覺經驗的片面推斷
有些學生在解決物理問題時,只根據某些局部特征,從已有的經驗出發(fā),不經過周密思考和邏輯推理,主觀臆斷,其結果也具有主觀性和片面性。如“物體掉落地面是因為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大于物體對地球引力所致”,有些學生把牛頓第三定律與這一問題完全脫鉤,憑直覺認為這一判斷正確。又如有的學生憑生活經驗,有把“摩擦”理解為“阻力”的片面認識;也出現(xiàn)“從同一高度水平拋出物體,初速度大的在空間飛行的時間長”的錯誤判斷,要避免這類現(xiàn)象發(fā)生,教師除加強直觀教學外,還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新知識及聯(lián)系的本質理解能力、綜合判斷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啟發(fā)學生多向思維,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2 記憶干擾的錯誤結論
學生對A知識的記憶跟B知識的記憶相互混淆、互相干擾,且常常是先記憶的知識滲入到后記憶的內容中去,從而給解題造成干擾,以致結果出錯。(1)對一些形似質異的概念,公式記憶混亂。如把超重理解為“重力增加”,對于公式F=BIl和E=Blv的混淆等。(2)機械記憶。有些學生死記物理公式,對公式中字符表示的物理意義或公式的適用條件記憶不清、理解不透,從而出現(xiàn)死搬硬套公式解題的情況。(3)知識遺忘。有些學生尤其是記憶力差的學生,沒有養(yǎng)成及時鞏固知識,加深記憶的習慣,在解題時新舊知識失去聯(lián)系,要想進行思維或出現(xiàn)頓悟是困難的,如物理中許多公式、恒量數(shù)值、單位換算關系是要求熟記的,但有些學生不是公式忘了,就是恒量或單位換算關系記錯,導致解題束手無策。(4)類型相似的習題解法帶來的記憶干擾。有些學生死記習題解法,當遇到貌似而質異的習題時,便循原記憶思路求解,以致解題受阻或出錯。例如:如圖1所示電路,電源內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