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愛上寫作
問:我女兒上小學,作文很差。請問,家長該如何引導她,才能讓她愛上寫作呢?
潘夢雨
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的具體做法如下:
1 孩子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只要她愿意寫就鼓勵,她不愿意寫更要鼓勵。要告訴她寫作文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把想說的話寫出來,從而徹底祛除她的畏懼心理。
2 小學階段,千萬不要刻意要求孩子表達什么主題思想、高尚情操。所謂文以載道,那是以后的事情。有些語文老師會過早地要求孩子著眼于主題思想、高尚情操,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孩子樂意寫。
3 小學階段寫作文,重在敘述,把事物交代清楚,用上幾個詞語,就很不錯了。指導她在把事物敘述清楚,沒有錯別字的基礎上用上幾個好詞語。
4 讓孩子學會詞語搬家,課文里學的詞語能干什么?明確告訴孩子可以用到作文里。家長留意孩子語文教材里的詞語,在孩子寫作文時提醒她用上幾個合適的。久而久之,她就會養(yǎng)成習慣。
5 鼓勵孩子寫長點。小學階段不是寫精、寫短的時候,也不是要求詳略得當、主次分明的時候。孩子作文寫得長,就要表揚,羅嗦點也沒關系。為什么鼓勵寫長呢?因為很多學生寫作文的一個通病就是無話可說。小時候不練習寫長,長大后連短的也寫不好。也就是說,長是短的基礎,先練習寫長,然后寫短。小學、初中階段必須練習寫長,到了高中、大學階段再練習寫短。如何指導孩子寫長文章?如孩子寫“今天我很高興”,家長可以提醒孩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呀?天氣如何?你為什么高興?“很高興”是種什么感覺?采取這種辦法引導孩子寫長。
6 家長還必須明白,不是每個人都目光如炬,觀察細致入微的,然而觀察能力是寫作必不可少的,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乃重中之重。指導孩子觀察事物,由遠及近,先全貌后細節(jié)。譬如,觀察樹葉,要細微到一片葉子的脈絡、絨毛、蟲眼,最后甚至可以放在顯微鏡下看一看。由此,讓孩子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習慣。
7 我強烈建議孩子用當地方言和普通話交替講述故事。用普通話講述,往往流于背誦;用方言講述,才能真正鍛煉思維和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孩子做好家務
問:我的寶寶3歲了,請問,這么小的寶寶有必要讓他做家務嗎?
張宜林
答:許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舍不得讓他參與家務,結果等孩子長大了可以幫忙做家務的時候,開始指揮、吆喝孩子做這做那,結果發(fā)現(xiàn)孩子很不情愿參與家務。追根究底,是孩子小時候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做家務的習慣。
一歲半至三四歲,正是孩子發(fā)展自理能力的階段,發(fā)展得好,孩子的自主性會提高,且有助于建立自信的人格,所以這個階段應盡量讓孩子學習做家務。若此時未能建立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后他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人格發(fā)展也會出現(xiàn)問題。
1 從個人生活開始做起
不妨讓孩子從個人生活開始做起,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學習將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把臟衣服放進籃子里,讓孩子慢慢明白做家務是自己的分內之事。
2 工作計劃表
父母可以設計一份工作計劃表,并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什么,想做什么?
3 從趣味活動(游戲)中學習
(1)清潔隊員與收購員。寶寶假設自己是清潔隊員,開著一輛清潔車,清掃各種玩具,然后交給收購員(即媽媽)處理。借游戲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的興趣。
(2)過家家。利用玩具、餐具(杯、盤、湯匙、鍋)等與孩子玩過家家游戲?!巴尥蓿匠6际菋寢屪鲲埥o你吃,今天你做飯給媽媽吃,好嗎?”“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現(xiàn)在我們一起將盤子、碗收拾干凈吧!”借游戲達到教育目的。
4 引導
(1)擇菜:讓孩子參與擇菜、洗菜,讓他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經過這些步驟才能食用。
(2)淘米、煮飯:讓孩子舀米,并告訴他舀多少。淘米時,告訴孩子,淘米水不要倒掉,可以用來澆花。讓孩子學會做家務的同時,還能學會節(jié)約。
(3)掃地、擦桌子:找專用的抹布及掃帚,讓孩子試著做家務,或由父母示范給孩子看如何做才能將桌子、地板擦干凈。
(4)曬、收、疊衣服:曬衣服時請孩子幫忙拿衣架;收衣服時,孩子可以負責拿自己的衣服;疊衣服時,讓孩子學習怎樣疊衣物,并分類放好。
此外,父母可以制作家務成績單逐項打分,并給予孩子適當獎勵,同時也讓孩子了解父母平時做家務的辛苦。
父母應留意的一些事項:
1 不宜把目標定得太高,以免孩子受挫而產生抗拒和畏懼心理。
2 與孩子一起做家務,如果孩子越幫越忙,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正確的方法。
3 指導孩子做家務時,口氣要溫和,有耐心,有步驟。
4 勿讓孩子從父母的言行舉止中,覺得做家務是令人討厭的事。此外,夫妻對家務要妥善分工,不要讓孩子認為“做家務只是女性的事”,應讓孩子認識到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義務做家務。
5 不讓孩子自行接觸危險物品。
6 無論孩子做得好壞,都要給予贊美和鼓勵。要讓孩子知道,他為家庭做的每件事你都看到了,雖然有時候他做得不如大人做得那么好,但是沒關系。
最后提醒家長: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的習慣,需要時間和耐心,唯有孩子愉快地、自主自愿地做家務,,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在孩子做家務時,家長要給孩子灌輸“你對家里有很大幫助,是家里不可缺少的一分子”的思想。
孩子偷錢,怎么辦
問:偷拿家里的錢,算偷嗎?這樣的事發(fā)生在一個無知的孩子身上,他還為此說謊,請問家長怎么辦?
方明亮
答:首先,偷拿家里的錢或者偷拿親人的錢,與偷拿其他人的錢性質不一樣,這不是實質意義上的偷竊,不必擔心孩子產生盜竊心理。這是一種簡單的“唯我”心理,一種單純的“利己主義”,是孩子沒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觀的一種自發(fā)行為。
其次,孩子因拿錢撒謊,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欺騙,而是一種臨時的應變,這種應變無論對兒童還是對成年人來說,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當然,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面對現(xiàn)實承擔后果的勇氣和責任,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令人擔心的是孩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思維。
建議:
1 教育孩子時要冷靜、鄭重,但不可過于嚴厲,更不可打罵,讓孩子感到這件事應認真對待,但不要給他太大的壓力,以便孩子能夠接受你的建議。
2 在這個問題上,孩子的錯誤有三:不該偷拿錢,不該撒謊,更不該不擇手段以達到目的。為保證教育效果,我們應該突出重點。告訴孩子,最讓你生氣的不是撒謊,不是拿錢,而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想法,這種任性、自私、不計后果的做法是你不能容忍的。告訴孩子,滿足愿望要用合理的方式,假如用合理的方式行不通,就算放棄自己的愿望,也不能不擇手段去滿足自己的愿望。
需要強調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和承擔后果的勇氣要在“不擇手段”這種思想完全消除之后進行。
3 為向孩子表示你的誠意,可以每月適當增加他的零花錢。
4 假如孩子十分需要這些錢,且用途合理,你應該盡量滿足他。假如你堅決認為不應該滿足孩子,那么一定要給他講清楚為什么。
5 當孩子主動承認錯誤而不是掩飾錯誤時,要告訴他:“你雖然犯了錯誤,但能主動承認,媽媽(爸爸)很高興?!?br/>
啥樣的孩子適合請家教
問:暑假,周圍家長們爭先恐后地給孩子請家教??捎械暮⒆釉谡埣医毯蟪煽兩仙?,有的成績并沒有,明顯提高。對此,我深感困惑。請問,什么樣的孩子適合請家教呢?
熊麗華
答:一般來說,因為學習方法不正確,導致學習吃力,卻肯下工夫去學的學生,請家教很有作用。
老師教授新課時,有些學生理解得快,有些學生理解得慢。老師雖然知道這一點,但在授課時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按照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教學。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不能消化新知識。
對這種學生,請家教是有很大幫助的。家教老師能夠及時、快速地結合課堂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提高,把虧欠的知識補上,使其在第二天跟上學校老師的授課進度。
如果孩子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習有一定自覺性,能夠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就不要請家教。家教固然能對孩子的學習有所幫助,但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請家教,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其產生“我不行”的心理壓力,嚴重者還會喪失學習的信心。同時,請家教還容易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認為上課“聽不聽無所謂,反正有家教”。更重要的是,請家教增加了孩子的學習負擔,使得本已少得可憐的課余時間被占用了。如果所請教師缺少正確的教學方法,那么,孩子的學習只會事倍功半,甚至誤入歧途。
另外,還有一些學習主動性差,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也不適合請家教。
[編輯: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