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應怎樣進行德育滲透呢?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角度或方法中實施德育滲透。
一、緊抓課堂閱讀教學,潤物細無聲
要把德育有機地寓于語文教學之中,一般地說,絕不能靠隨心所欲,臨堂發(fā)揮,就語文本身的性質來說,它具有知識的具體性和藝術的間接性,其中又包含著深刻的思想性,這是文、道統(tǒng)一的表現(xiàn)。在這點上,任何時代、任何優(yōu)秀作家的作品無不把這兩面緊緊結合在一起。因此,要寓德育于語文教學之中,就必須在備課上下工夫,在教材中挖掘德育教育的具體內容。只要有心,我們就可以結合教材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
二、巧用作文、隨筆等加強德育滲透
作文、隨筆是師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學生可以在隨筆和作文當中盡情傾吐自己的心聲,揮灑自己的才情,我們教師則可通過評改學生的習作,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指導,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教師教學生如何寫作文本身,而在于學生寫作文之前以及作文批改講評時的積極引導。我覺得有幾點值得我們語文教師注意:
1.幫助學生學會把握自我,把自己寫成一個站立的“人”字
要真正學會寫作文就要學會做人,“做人”與“作文”應有機結合,做到“以作文促做人,以做人促作文”。針對學生的情況,設計好作文和練筆的內容,發(fā)現(xiàn)所寫的內容積極、健康,反映個人的追求和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的好文章要及時推薦朗讀,如果看到了學生自卑的心理,就應加以疏導,確立他的正確人生觀。
2.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學會自我調節(jié)
“文學即人學”“文品即人品”,任何一種文學形式的作品,無一例外地都是作者的人生體驗、情趣、胸襟、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反映。學生最喜歡把他們在交往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寫出來,這樣我們語文教師就能因勢利導,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困惑。
3.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所謂“文如其人”,要抓住練筆中反映了迷惘、消極、思想方法不當、走了極端的學生,個別談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做好心理疏導工作,這對救治學生的“責任感缺乏癥”和“情感冷漠癥”頗有實效。
?。ㄗ髡邌挝?河南省南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