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學生各項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好的文章能體現(xiàn)出作者深刻的思想、敏銳的觀察、豐富的想象、獨特的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感、縝密的邏輯以及嫻熟的表達技巧。但通過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目前小學生的好文章為數(shù)并不多,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個性,缺乏真情實感,假話、空話、套話比比皆是,違背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關于習作”的有關要求。如何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寫出富有個性的作文呢?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解放心靈,在樂于表達的過程中培養(yǎng)個性作文的思想
1.消除顧忌,讓學生說出真心話
當前小學生普遍認為作文是應付的,老師要求寫什么,我就得寫什么。因此,作文是封閉的,不是開放的,這就造成學生習作的種種顧忌:怕離題,老師不高興;怕材料不新,老師不給高分;怕字數(shù)不夠,老師會批評……總之,學生是絞盡腦汁地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因此,交上來的作文真心話很少。要讓學生的作文富有個性,必須做到“我手寫我心”。
2.打開心扉,讓學生說出真感覺
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敢想敢說,可在作文時,卻表現(xiàn)為思路狹窄,作“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碎鉛筆頭”狀。即使寫出來,往往也是如出一轍,千人一面,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讓學生走出“與眾不同會遭人譏笑”的心理誤區(qū),要有一顆包容之心,能容納下學生的奇談怪想、異想天開,不能對他們某些超出常情、有違現(xiàn)實的前衛(wèi)想法一概否定,視為異端,從而一棒子打死,我們應積極肯定、接納并加以引導。我們要讓學生想自己所想,說自己所說,寫自己所寫,走出人為的誤區(qū),摒棄那些陳詞濫調(diào),做到思路開闊,構(gòu)思新穎奇特,寫出極富個性的作文來。
二、熱愛生活,在豐富視野的過程中積累個性作文的素材
1.讓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就是學生作文的源頭活水,要讓小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以此豐富學生的視野,積累個性作文的素材。春天,讓學生盡情地去春游、去野餐,領略大自然的情趣。那爭奇斗艷的鮮花,那令人陶醉的芳香,那翩翩起舞的蝴蝶,那涓涓流水之中的蝌蚪……五彩繽紛,都可以變成美麗的文字。
2.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
“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边@是葉圣陶先生說過的話,它十分明確地說明了作文和生活的關系,為豐富學生的生活,我們可以有目的地為學生設計各種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讓他們投入地參加,從中積累富有個性的作文素材。
3.讓學生盡情地游戲
喜歡參加游戲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共性。游戲中蘊涵著豐富的作文內(nèi)容,學生在游戲中相當放松,能夠“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這樣積累的作文素材也就別具一格。
三、善于積累,在體驗閱讀的過程中充實個性語言的庫存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任何生動形象的語言,應該說都來源于生活。因此,讓小學生體驗生活,培養(yǎng)他們對生活的勤觀察、善觀察的好習慣,是豐富學生作文語言的基礎?,F(xiàn)在有些學生由于對寫作對象不熟悉,寫作時常常無話可寫或無真話可寫,就根本談不上語言的生動豐富了。我在安排學生作文時,一定要先安排他們觀察對象,體驗生活。
總之,作文就是要讓學生心情舒暢、信心十足地進行練習,在寫真人真事的基礎上自由發(fā)揮,只要從根本上解除了學生害怕和厭倦作文的心理,學生就不會覺得“作文難、難作文”。
?。ㄗ髡邌挝?河北省唐山市第六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