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很多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極差,他們的心理素質比較脆弱,適應社會能力差,不敢面對生活中的一點點波動或挫折。高中學生的升學壓力較大,對學習生活中的成績波動更加不能承受,他們的心理健康不能僅僅依靠學校的心理教師,應該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作為高中政治教師,同樣應該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心理素質進行培養(yǎng)。
一、要用遠大理想教育來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我們政治老師要充分利用政治課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遠大的理想,要用遠大的理想來激勵學生,讓他們憧憬美好的未來,敢于接受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
我們的課程標準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著眼于當代社會發(fā)展和高中學生成長的需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所以在教學中,一要教育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積極適應社會,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教育學生知曉國情,愛我中華,立志報效祖國。二要引導學生初步懂得樹立崇高理想的重大意義。三要讓學生知道有遠大的理想是好事,但理想和現(xiàn)實有很遙遠的距離,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和汗水。在理想實現(xiàn)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要有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和克服。
二、在政治教育教學中要堅持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
現(xiàn)在學生的承受能力差,經受不住一點點挫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會上不公平事情導致學生的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在政治教育教學中,我們要從細節(jié)做起,處處時時平等地對待學生,特別是生活中經歷過挫折而不能從陰影中走出來的孩子,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溫暖,從而在平等的環(huán)境中找到自信,走向健康的心靈成長之路。
三、創(chuàng)設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環(huán)境,陶冶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
要營造鼓勵和強化學生承受挫折的氛圍,最基本的要求是陶冶他們高尚的情操。學生只要能夠感覺到生活在一個可預料和可控制的環(huán)境中,即知道自己處在一個安全自由的環(huán)境,沒有了恐懼和不安,心理上才會產生安全感,才能夠迸發(fā)出更多的能量和創(chuàng)造性。
政治教學中要善于激發(fā)運用學生的情感,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充分挖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鼓勵學生積極進取,勇于探索;并且要注重學生的思想變化,幫助其克服不健康的心理。當學生有積極樂觀的行為和想法時,要積極地評價,把一聲聲稱贊微笑留在學生的記憶里,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逐漸成熟起來,讓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從容地去迎接生活的美麗與風雨。
?。ㄗ髡邌挝?山東省臨朐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