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來自簡單
他年輕時在雜貨店打工。由于不善言談,顧客的詢問,也使他緊張得要命。
老板常常嘆氣:“弗蘭克,你是我見過的最沒用的售貨員!”
一次,老板把他單獨留在店里賣貨:“這些貨物,你必須賣出去?!?
為避免同顧客打交道的困窘,弗蘭克想出了“笨”辦法,給每樣商品貼上小紙片,標上最低售價:五美分。結(jié)果商品被一搶而光。
受到啟發(fā),弗蘭克借了300美元,開了家零售店,專賣五美分商品。后來,他的連鎖店一家接著一家,遍布美國、英國、加拿大……
?。保梗保衬?,他在紐約興建了當時的世界第一高樓——伍爾沃斯大廈。
這個創(chuàng)造奇跡的人叫弗蘭克·W·伍爾沃斯。他是現(xiàn)代商業(yè)的鼻祖,他的經(jīng)營理念就是:明碼標價、薄利銷售、連鎖經(jīng)營。
哈佛商學院研究世界著名商業(yè)企業(yè)崛起模式時得出結(jié)論:一如伍爾沃斯那樣,成功來自簡單——創(chuàng)業(yè)模式越簡單越易成功。
?。ㄕ浴兑饬帧菲钗谋螅模?br/>
尋找遺棄的餅屑
那年,他接手一個任務:開拓某國際著名專業(yè)運動品牌在中國的市場。這個任務很棘手,因為中國高檔運動產(chǎn)品市場已被耐克、阿迪達斯牢牢控制。
這一仗如何打呢?他想起一個故事:古代,一小伙子在一家餅店做小工,每天的午飯就是餅。由于人多餅少,餅一端上來,大伙便一哄而上。他身材瘦小,搶不過別人,但他并沒因此而挨餓——他把別人遺棄的餅屑收集起來,也能填飽肚子。
遺棄的“餅屑”在哪里?
經(jīng)過調(diào)查,他覺得,與兩大巨頭硬對硬,搶奪專業(yè)運動產(chǎn)品市場付出的成本太大,但如果針對年輕人喜好,推出時尚運動產(chǎn)品,必定大有作為。這個市場就是被遺棄的“餅屑”!
他重金請來設計師,設計了一系列符合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時尚運動產(chǎn)品。由于瞄得很準,產(chǎn)品一推出便一炮打響。2007年,他成為胡潤服裝富豪榜首富。他就是中國動向體育用品公司董事長陳義紅,他經(jīng)營的品牌就是kappa。
?。ㄕ浴犊坪9适虏┯[》陳亞輝/文)
巧鉆空子贏財富
日本有一個叫長澤三次的年輕人,高中畢業(yè)后,到一家紙盒廠工作。
做了一年后,長澤三次就找到了一個不錯的投資方向——書套紙盒。因為他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紙盒行的老板認為書套紙盒應該由書籍裝訂商來做,而書籍裝訂商卻認為書套紙盒應該由紙盒行來做。既然他們都對書套紙盒沒有興趣,那就說明書套紙盒是一個沒有競爭的市場,自己何不鉆這個空當?
由于資金少,于是長澤三次把制作工序進行分解,自己只做其中10%的關鍵工序,而另外90%的部分交給那些家庭主婦去完成。就這樣,長澤三次靠著書套紙盒的生意,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財富,輕松坐上日本書套紙盒界的第一把交椅。
巧鉆空子,投市場所需、客戶所求,就能出奇制勝。
?。ㄕ浴督?jīng)理日報》秦 湖/文)
給別人退路就是給自己出路
有個富翁朋友講起他白手起家的故事時,總結(jié)出一條私房“真理”: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還不如主動給別人留條后路。
他舉例說,最初他在上海擺地攤,顧客殺價毫不留情,常常是“攔腰砍下”。聰明的攤主不會與其對殺,而是提前為顧客設計一些退路。比如賣口罩:有三種款式,進價分別為0.5元、1元、2元,零售價格分別為2元、6元、15元。其中,進價0.5元和2元的口罩,便是為顧客準備的退路。進價1元的口罩,才是他真正要銷售的產(chǎn)品。
進價0.5元的口罩,最好是讓別人看都不愿意看的那種;進價2元的口罩,款式和進價1元的口罩讓人感覺質(zhì)量差不多。這樣,顧客基本就會淘汰進價0.5元和2元的口罩了。
一目了然的對比,顧客會覺得進價1元的口罩比較實惠,甚至會認為是撿了個大便宜!“秒殺”就這樣瞬間解決。
給別人退路,真的是給自己出路。
(摘自《經(jīng)理日報》羅 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