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雙與眾不同的手:一層一層的老繭,纏繞在右手食指上。盡管早已沒有了少女時代的光滑細嫩,但這雙布滿繭子的手靈巧依舊。厚厚的繭子,見證了一個女工十幾年的勤勞與樸實。
這個女工名叫劉力萍,重慶市十佳農民工?!肮饣巳ァ?,她收獲的是一雙靈巧的手。
2011年春,際華三五三九制鞋廠二車間縫幫線上。
劉力萍雙腳有節(jié)奏地蹬著縫紉機,雙手熟練地將鞋子的前幫和后幫連在一起,輕輕地放在機針下,勻速地向前推進,心無旁騖地盯著咬合處,一陣“滴滴滴”聲音過后,一道接幫工序便在幾秒內完成,同樣的動作,重新開始……
“劉力萍現(xiàn)在可是我們車間的技術骨干和多面手!”車間主任張澤玉贊賞地說,“她現(xiàn)在已經達到人機合一的境界了。”
然而十幾年前,劉力萍還是一個什么都不會的小丫頭。
1995年,剛滿18歲的劉力萍為了讓弟弟、妹妹能夠繼續(xù)讀書,毅然決定放棄求學,輾轉到了城里打工。
“小劉剛到廠里那會兒,什么都不會,但她心靈手巧,學技術學得很快?!眲⒘ζ嫉募夹g啟蒙老師黃燕說。
“我跟老師學的第一道工序是‘打松緊’。盡管是最簡單的工序,但因為手生,經常需要返工?!眲⒘ζ检t腆地說。
但劉力萍并不服輸,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除了在上班時間認真跟老師學習外,下班后,她仍然加班加點地琢磨技術。
很快,劉力萍全面掌握了接幫、縫前幫圍、包口、合跟、抿邊等多道工序,成為流水線上的多面手。
“雖然流水線上的工作單調乏味,但進入人機合一的狀態(tài)后,我每天都在享受單調中的快樂?!眲⒘ζ颊f。
“踏實,能干”,是幾乎每一個認識劉力萍的人給她的評價。
2010年8月中旬的一天,二車間辦公室,一個緊急會議正在召開。
“廠里剛接到生產一批軍品的緊急任務,從明天開始需要連續(xù)加班。”張澤玉對車間各小組長和技術骨干說。
此時,辦公室的氣氛就像重慶已達43度的氣溫一樣變得熾熱起來。
“這么熱的天氣,還要加班呀?”有人竊竊私語。
見此情況,張澤玉習慣性地將目光投向劉力萍。
“我沒得問題,可以加班?!庇质沁@樣一句簡短有力的回答。在劉力萍的帶動下,其他小組也相繼承諾。
加班第一天,早晨5點半,劉力萍起床給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做好早餐,便坐上鎮(zhèn)里的第一班車趕往車間。同往常一樣,第一個出現(xiàn)在車間的劉力萍,隨著縫紉機的轉動,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縫好的鞋幫在工作臺上越堆越高……在全體工友的努力下,緊急任務高質量地如期完成。
像這樣的突擊任務,對于廠里來說十分頻繁。除了帶頭完成突擊任務,多面手劉力萍還經常為工友頂班。只要哪個崗位缺人,劉力萍就出現(xiàn)在哪兒。
“你能不能幫我頂一下崗,我一個親人去世了,我得去……”2010年春節(jié)前夕的一天,黃順賓情緒低落地說。
“沒問題,你去吧!”沒等她說完,劉力萍就爽快地答應了。
黃順賓與劉力萍是207組的工友,她們的工作臺緊挨著,一前一后,平時工作時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
眼看春節(jié)將至,每個人的工作臺上都堆滿了任務,大家都在趕進度,希望早點回家過年。劉力萍和黃順賓當然也不例外,但黃順賓親人的突然去世打亂了她的計劃,無奈之下,她只得求助于劉力萍。
“曾經有人說我傻,但我認為只要能夠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幫工友頂崗、多做點工作,其實沒什么關系。”劉力萍說。
一臺縫紉機、一雙靈巧的手、一顆樸實的心,劉力萍在這平凡的流水線上,播種屬于自己的快樂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