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國人購買力的增強,我國已經躍居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但是,在這快速增長的新市場中,50%以上的份額是在境外市場實現的,這一現象被稱為奢侈品消費外流。本文多角度分析了奢侈品消費外流的現狀和形成原因,提出了我國在提升綜合價值、降低綜合成本等方面的發(fā)展對策。
一、 我國奢侈品消費外流的現狀
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發(fā)布的報告,2010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達到107億美元,成為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而一家國際咨詢公司發(fā)布的《201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稱,2010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量增長,美國上升20%,歐洲6%,中國大陸達30%。這一報告還顯示,過去一年,中國富貴階層的奢侈品消費高達1500多億元,其消費奢侈品包括汽車、手表、珠寶、煙酒等。
根據貝恩公司發(fā)布的調查結果,2008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已達到1410億元人民幣,其中境外消費(包括香港和澳門)為808億元,占消費總額的57.30%;2009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增長至1556億元人民幣,其中境外消費(包括香港和澳門)為872億元,占消費總額的56.04%。從環(huán)球退稅公司的統計數據來看,僅僅在法國一個國家,中國游客2009年購買的免稅品總額便有1.58億歐元之巨,為世界之冠。
奢侈品消費外流現象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方爭論激烈、觀點不一。其中,商務部和財政部關于“是否降低奢侈品進口關稅”的論戰(zhàn)更是成為了輿論焦點。今年6月,商務部表示,為促進貿易便利化,我國應降低部分中高檔商品的關稅,對此各個部門已形成共識。然而,財政部隨后撰文表態(tài),不僅不能取消奢侈品進口環(huán)節(jié)稅,反而應當進一步加強。至今,兩部委仍是一個主降、一個主升,唇槍舌戰(zhàn),不僅未能達成統一,而且?guī)恿松鐣嶙h,眾說紛紜。
其實,人們之所以傾向于境外消費奢侈品,主要是感覺物有所值,比境內消費更加令人滿意。要想控制奢侈品境外消費的規(guī)模,減少消費外流,首先必須挖掘其形成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
二、 我國奢侈品消費外流的原因分析
?。ㄒ唬┚硟壬莩奁穬r格偏高,境外消費的貨幣成本相對較低
大部分消費者仍然視價格為首要的考量因素。據商務部調查,國人熱衷的服裝、箱包、手表等近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內地市場的平均價格比香港、美國、法國分別高出45%、51%和72%。在如此懸殊的價格面前,人們自然更愿意選擇境外消費,以降低自己的貨幣成本。造成這種價差的因素至少包括:
第一,奢侈品進口綜合稅率高。奢侈品進入我國,首先要征收15%-25%的關稅,再加上銷售過程中需繳納的消費稅、增值稅、營業(yè)稅等費用,銷售價格比原產地至少要高出三分之一。另外,在一些國家,人們購買奢侈品后,可以在機場享受退稅,更能節(jié)省一筆不小的數目。
第二,奢侈品品牌公司定價體系、分銷體系差異。不同于歐、美、日等國的理性和低迷消費,我國內地的富豪新貴們表現出了高漲的消費熱情、盲目的消費心態(tài)、闊綽的消費行為。各大奢侈品品牌公司紛紛轉移目標,逐鹿中國市場,不約而同地將“價高”進行到底,維持昂貴高端的品牌形象。最近,當國內激烈爭論奢侈品稅費是否該降之時,奢侈品大牌們集體漲價,增幅最高達25%。另外,境外眾多的名品折扣店、誘人的季節(jié)性折扣也是讓國人趨之若鶩的原因。
第三,人民幣購買力的影響。自人民幣對外升值以來,中國人的境外購買力不斷增強。與此同時,國內物價水平攀升,通貨膨脹加劇,人民幣對內相對貶值,降低了老百姓在國內的購買力。人民幣“內外有別”的狀況助推了更為經濟劃算的境外消費方式。
(二) 出境旅游、海外代購不斷增多,境外消費的時間、精神、體力成本下降
最近幾年,出境旅游的勢頭驚人,2010年已有近6000萬人次赴海外旅游,2011年預計將超過6500萬人次,購買奢侈品往往成了人們的“重頭戲”。 2010年中國人出境旅游消費額達到480億美元,預計2011年的境外消費額將達到550億美元。每年國家更是因此流失高達數十億元的稅收。由此看出,中國人的出境機會越來越多,海外代購渠道越來越廣,客觀上提供了境外消費的便利條件,減少了消費者耗費的時間、精力和體力,降低了顧客總成本。
?。ㄈ?境內奢侈品選擇面較窄、貨源存在風險,境外消費的產品價值更高
很多國人傾向于境外消費的又一原因是國外門店數量多、產品貨源豐富、上新速度快、配貨質量高,能夠買到自己心儀、境內難買甚至根本買不到的奢侈品。另外,國內各類渠道經營者魚龍混雜,假冒偽劣、欺瞞消費者的現象時有發(fā)生,大大增加了消費風險。畢竟,任何人都不愿意花了大價錢,買到的卻是次品和假貨。今年7月曝光的“達芬奇天價家具造假”事件,嚴重降低了境內奢侈品消費的可信任度。人們在憤怒失望的同時,自然認為境外的產品更真、更值。
?。ㄋ模?境內現場消費體驗偏弱,境外消費的品牌價值、形象價值更高
畢馬威在《中國奢侈品研究報告》中指出,現場消費體驗是奢侈品牌尤為重要的驅動因素。現今,國內消費者對服務體驗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各大奢侈品牌則從戰(zhàn)略角度考慮,開始逐步重視客戶體驗。這實際上側面反映了目前境內現場消費體驗的不足。相比較而言,人們在境外消費時更能享受到美好的服務體驗,更能充分感受奢侈品牌厚重的歷史文化、品牌傳承和情感故事,從而體會到更高的附加價值。
?。ㄎ澹┚硟葼I銷服務人員層次偏低,境外消費的人員價值更高
善于熟悉品牌、理解顧客、溝通順暢、服務貼心的高素質人員將無形中提高奢侈品的人員價值,為顧客增添購物的樂趣。事實上,國內相當缺乏這樣優(yōu)秀的營銷和管理人員,顧客滿意度較低,與國外傳統市場有著明顯的差距。
三、 我國減少奢侈品消費外流的策略
要想吸引越來越多的國人在境內消費奢侈品,控制奢侈品消費外流的規(guī)模,可以從提升綜合價值、降低綜合成本等多角度入手,優(yōu)化客戶滿意度,讓消費者足不出“境”,便能享受到優(yōu)質的產品和服務。
?。ㄒ唬┫抡{入門級奢侈品進口環(huán)節(jié)稅,降低貨幣成本
下調部分中高檔商品的進口環(huán)節(jié)稅,有助于縮小境內外價差,改善國內消費條件,提高人民生活,帶動相關產業(yè)發(fā)展。
我們應該注意到,10萬元以下的服裝、香水、箱包等日用消費品僅僅是入門級奢侈品,是目前我國大部分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奢侈品,人們對其價格比較敏感。而對于動輒百萬、千萬甚至更高級別的奢侈品,消費人群相對少,財力雄厚,稅收、價格的升降基本對其沒有影響。
因此,根據我國目前的消費結構,不宜對所有奢侈品“一視同仁”。建議首先下調入門級奢侈品的進口環(huán)節(jié)稅,降低這部分消費者的貨幣成本,吸引更多的境內消費;保持或合理提高更高級別奢侈品的稅收政策,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及時把握市場變化走向,適時調整征收范圍和力度,有效發(fā)揮稅收的調節(jié)作用。
(二) 促進理性消費,影響定價體系
無論國人趨之若鶩還是嗤之以鼻,奢侈品消費的快速增長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從法國、日本等國的發(fā)展歷程上看,人們對奢侈品的追求總是經歷了一個由狂熱趨向平淡、盲目轉向理性的過程,我國也不能例外。
在這個過程中,應當正視當前的追捧熱潮,加強疏通引導,提升人們對奢侈品的理性認識,鼓勵扶持本土企業(yè)提高品質和層次,縮小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差距,才能為國際奢侈品消費“降溫”,從而影響其定價體系,促使價格趨于合理。相反,一味的堵截壓抑反而會更加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奢侈品經營者也容易利用人們的非理性心態(tài),進一步拔高價格,賺取額外的利潤。
?。ㄈ?嚴肅誠信規(guī)范,提升產品價值
泛濫的假冒偽劣產品以及不斷曝光的欺瞞造假事件,令民眾對國內產品、境內消費越來越喪失信心,近日揭露的“達芬奇家具事件”更是將這種負面情緒彌漫到了奢侈品消費領域。某種程度上說,人們迷信洋品牌、寧愿選擇境外消費,實在也是無奈之舉。這種不信任感的擴大對民族工業(yè)的打擊和危害,遠遠大于洋品牌的大舉進攻。
因此,必須加強立法監(jiān)管,嚴厲打擊力度,加重懲罰成本,令唯利是圖、不擇手段的違法經營者望而卻步;出臺法律政策,保護講誠信、守規(guī)范、重品質、愛品牌的企業(yè),扶持其經營發(fā)展,才能建立良好的商業(yè)環(huán)境,重拾消費者信心,提高產品價值。
?。ㄋ模I造市場環(huán)境,提高品牌形象
及時把握市場動向,準確理解顧客需求,吸收國外先進模式和經驗,提高品牌營銷管理的觀念和水平,著力打造濃厚的文化氣息,營造舒心優(yōu)質的消費市場環(huán)境。讓人們在挑選精致的商品時,還能體驗到濃厚的文化底蘊,享受到細致入微的體驗服務,從而提升品牌價值和形象價值。
在外國人的眼中,中國是個充滿神秘的文明古國,這為中國自主品牌享譽世界奠定了基礎。要想減少奢侈品消費外流,就必須有消費者喜歡的本土奢侈品品牌,就必須不斷提升品牌的品質。這種品質的提升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求生產商與營銷商不斷提高品牌意識與自主品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自主開發(fā),在消費者心中形成獨特的品牌風格、品牌形象和設計。另一方面,不斷進行自主品牌創(chuàng)新,包括技術創(chuàng)新、包裝創(chuàng)新,更重要的是文化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經營創(chuàng)新。以文化與創(chuàng)新的理念,做好品牌成長過程中每一個細節(jié),提升品牌文化和產品特性以及真品的質地,造就有深厚文化內涵的中國本土奢侈品品牌。
(五) 加大培訓教育,增強人才價值
加強奢侈品領域的研究,吸收國外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加快奢侈品行業(yè)設計人才與管理人才的培養(yǎng)。一是通過高等院校及培訓機構聯合培養(yǎng)奢侈品專業(yè)人才,開設奢侈品營銷、管理、設計等相關專業(yè),提升人才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為開創(chuàng)奢侈品本土品牌的企業(yè)輸送急需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和職業(yè)經理人。二是加大對在職人員的培訓,尤其是補習本國的歷史文化,時尚與奢侈品牌管理知識培訓。培育出具有現代企業(yè)觀念、熟悉奢侈品營銷及經營管理運作、具有較強技術和服務能力的專門人才,充實奢侈品經營和管理隊伍,提高人員價值。三是引進國外人才與選派人員到境外培養(yǎng)相結合,本土奢侈品廠商通過靈活的運行機制與優(yōu)厚的待遇,吸引國內外一流的專業(yè)人才,并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能的舞臺空間。
中國已經成為奢侈品消費大國,為有效控制奢侈品消費外流,我國應當充分剖析其形成原因,突破瓶頸,多角度改善,才能吸引更多的群體轉向境內消費,促進社會經濟生活的的新一輪發(fā)展。
參考文獻:
[1]2010中國奢侈品消費增長率全球第一[J].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