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學》,我是通過《首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一書后記知道的。
2000年至2006年,我在宜州市開了一家賽先生書店。2002年底,我到柳州市圖書批發(fā)市場進書時,見到《首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一書,就毫不猶豫地把批發(fā)店里的5本書全拿了,這在我的進書歷史上是極少有的!通常,除了文學名著外,我一般都只進一兩本書而已,因為在我們這種小地方,純文學書籍不是十分好賣。當時,我憑直覺這書肯定能賣得動,因此才敢進5本。
該書的散文作品,確實值得一讀,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有史鐵生的《病隙碎筆》、王雁的《鼓神》、徐迅的《一個人的河流》等,特別是《鼓神》,我反復讀了三四遍。在閱讀該書的過程中,其樂無窮!讀到后記,我才知道首屆老舍散文獎是由《北京文學》月刊社和北京老舍基金會共同舉辦的,這時,我也才知道北京有《北京文學》這本文學刊物!《北京文學》舉辦“老舍散文獎”,這是《北京文學》的一個品牌。首屆、第二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我都進書在店里賣,并各留一本珍藏。在開書店的幾年時間里,只要到南寧和柳州進書時,我都專門到報刊批發(fā)店和附近的報刊亭找《北京文學》,始終沒有發(fā)現(xiàn)她的倩影。
后來,書店轉讓了,我在河池市新華書店買到了《第三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一書。2007年底,我在《工人日報》上看到《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出版《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專號》的消息后,我馬上通過郵局匯款郵購了4本“專號”,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北京文學》的廬山真面目,喜愛之極!2010年9月份,我到南寧市自治區(qū)總工會干校學習,在學校附近的報刊亭里見到心儀已久《北京文學》(6、8期精彩閱讀),我便買回宿舍讀,當晚,我便讀完兩期雜志的“《北京文學》60年征文”的所有文章。在幾個晚上的時間里,我差不多讀完這兩本雜志,非常喜歡!學習結束后,在瑯東車站候車時,我看到報刊攤上有2009年第9、10期《北京文學》(精彩閱讀),我又買下來。在歸途中,我又從“《北京文學》60年征文”“真情寫作”“好看小說”等欄目往前看,當時的感覺是《北京文學》(精彩閱讀)的定位非常適合我!當我看到第10期封底上有《第四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出版的信息,回來后,我專門登陸“中國圖書網(wǎng)”搜索,購買了兩本,一本自己收藏,一本給朋友收藏。
2010年11月份,又到一年一度報刊征訂的日子,我在心里反復盤算:《北京文學》(精彩閱讀)既有報告文學、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又有散文、詩歌、社會熱點問題討論等,可謂一冊在手,遍覽各種文體精品,這是其他文學刊物所沒有的綜合優(yōu)勢。讀者可以花最少的錢,讀到各種文體精品文章,而且訂《北京文學》(精彩閱讀),可以第一時間隨時讀到第5、6、7……屆老舍散文獎參賽作品,何樂而不為呢!于是,我舍棄了訂了多年的三種其他文學刊物,只訂《北京文學》(精彩閱讀)一種?,F(xiàn)在,已有兩期刊物到我的手上。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希望《北京文學》(精彩閱讀)繼續(xù)堅持這樣的辦刊宗旨和刊物定位,為讀者奉獻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責任編輯 王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