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讀《基督山伯爵》,那位獄底游魂法利亞長老,臨終之際對同樣蒙冤的獄友埃德蒙當泰斯說:“我因為你,而原諒了這個世界?!?br/> 我呢,我因為誰,一直還沒有銜恨于這個世界?
當然是冉阿讓,《悲慘世界》的冉阿讓。這是五卷本的小說(李丹方于合譯),是維克多雨果一人書寫的《舊約》《新約》。這也是我讀過的第一本名著——很幸運,當初逼爸爸還回了巴爾扎克,而借回《悲慘世界》。也許是兒童的直覺吧,被一兩幅插圖吸引,開始信任這個斑駁的故事。
苦難,愛,革命,都是尊貴的主題,直指過去,現(xiàn)在,未來。但,什么樣的故事,能將它們天衣無縫地聯(lián)系在一起呢?只有《悲慘世界》。
同名老電影,上譯1981年出品。主演讓迦本——據(jù)說這位遲暮美男子對一切觸及心靈的東西,都會感到毋庸置疑的羞澀。此前此后眾多的冉阿讓,他最得我信任。因他的慈悲,還有安詳。
z1CdcOE3KS6q+nbPe2emdoqFUc+PSN4AeKJGCZ2tV0A= 冉阿讓是被苛法毀了的漢子,但米里哀主教的信賴,讓他在出獄后嘗試另一種生活,“一種不同于狼教給他的那種生活?!边@就是懸念,冉阿讓對人已存悲憫,會不會因此一事無成?
辦實業(yè)當市長賑濟一方,這是上天的成全而非考驗,真正的考驗是一個叫商馬狄的老實人,被當作棄保潛逃的冉阿讓接受審判。要不要置之不理,既然厄運已繞過他襲向那個人?況且他自首就意味著任醫(yī)院關閉,任工人被解雇,任饑寒卷土重來。冉阿讓還是信任了上帝,相信他走開之后,上帝不會對一切甩手不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重要的是不能眼看商馬狄平白受苦。凡事先要看不下去,才好彼此救贖。
商馬狄得救,冉阿讓再越獄,他要實踐對妓女芳汀的承諾,找到她女兒珂賽特并拉扯她長大。新的考驗隨之到來,珂賽特成年,愛上清苦激進的大學生馬里尤斯,冉阿讓又將孤單一人。革命爆發(fā),街壘筑起,馬里尤斯負傷垂危,給珂賽特的遺書也落到冉阿讓手中,一切都可以沉埋。但,冉阿讓來到街壘,救出馬里尤斯,促成他與珂賽特的姻緣,然后,向新郎官坦白了自己的苦役犯身世。
馬里尤斯情愿在巷戰(zhàn)中犧牲,可上天偏偏要他幸存,要他終成眷屬,然后面對冉阿讓老人的坦白,焦慮警惕——“我一直預感到在您身上……有些什么可怕的事?!薄傲硗馕矣袀€請求,我希望有時能見到她。也許我會路過這兒,碰巧向她問候。”“最好別這樣。您一來我就為她擔心。我認為她最好忘了您。 ”“我擔心她見不到我……會不理解,會感到痛苦。你以為她有了愛情,過去就會全部消失嗎?”隨后,全片中我認為最殘忍的對話出現(xiàn)了:“珂賽特,我是來告別的。 我明天到英國去?!薄袄鲜怯N矣憛捤?。它老是要把我和親人分開。爸爸早就想去了。現(xiàn)在跟我分開住,你自由自在了。要去很久嗎? ”“我要永遠離開。”“永遠?”“嗯?!薄斑@不可能的,你會感到寂寞的。那兒老是下雨。你來信嗎? ”“會來信。”馬利尤斯補充了一句:“爸爸以為你會挽留他?!薄拔遥繛槭裁?? ”冉阿讓淡淡地一笑:“我只是這么想想?!?br/> 真的非常殘忍,一個發(fā)誓獻身共和國的青年,變成了這樣的丈夫,守護著這樣的妻子,兩人幸福得那么自私冷酷,旁若無人。
當然結尾還是有醒悟,懺悔和寬恕,冉阿讓在一對新人面前死去,像白天消失而夜晚來臨。他只是不知道那位送他燭臺的好主教,在天之靈對他是否滿意?
冉阿讓,他一生最快樂的時光是什么時候,我不知道,我一直沒找出來。然而失望的僅僅是我這個旁觀的俗子。
他已經(jīng)準備好……承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