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鐵路司法回歸地方終于有了時間表——無論是來自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的信息,還是來自地方檢法系統(tǒng)的反饋,2011年6月底前,鐵路檢法將全部完成移交。
在3月12日的全國兩會上,最高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披露中央已批準鐵路運輸檢察院劃歸地方,“目前正在部署落實”。雖然最高法院未明確表態(tài),但《財經》記者從部分省市高級法院獲知,鐵路法院的移交也已經確定。
在此之前,鐵路公安已啟動改制步伐。到2010年上半年,經過一年時間,合乎條件的鐵路公安在編人員在統(tǒng)一考試后完成公務員備案登記,鐵路公安的鐵路職工身份轉制為國家或地方公務員。目前,鐵路公安局在業(yè)務上受鐵道部公安局和當地公安廳雙重領導,屬副廳級單位。
面對改革,最高法院與最高檢均低調應對。最高法院相關人士介紹,由于鐵路檢法此前面臨巨大爭議,雖然目前基本方案已定,但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細化和規(guī)范,如果成為社會輿論焦點,“爭議之聲再起,則恐影響改革步伐。”
最高檢察院鐵路運輸檢察廳原廳長陳振東此前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鐵路司法系統(tǒng)存廢的最大問題是其人、財、物不獨立,并由此引發(fā)社會對其司法不公的廣泛質疑。”(參見《財經》雜志 2010年第7期“鐵路司法手術中”)
此番鐵路檢法的回歸路徑,從業(yè)務上基本遵循了“整建制”保留的原則,而人、財、物均與鐵路系統(tǒng)脫鉤,回歸地方。人員任用、工資福利與辦公裝備等的資金來源,一旦與鐵路系統(tǒng)脫鉤,則從根本上改變了之前的“父子關系”,也擺脫了所謂“兒子審老子”的局面。
至于鐵路檢法的法律地位,現行《人民法院組織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均沒有關于鐵路法院、檢察院的明確規(guī)定,改制之后,如何修法,則是邁出目前關鍵一步之后的問題。
業(yè)務路徑
鐵路檢法的體制改革之所以延宕至今,皆因事涉多方:鐵路管理部門、省級檢法、省級財政、地方人事編制部門,此外,因為其保留下來的線性管理模式而涉及其原上級部門。
審判、檢察的業(yè)務路徑選擇,基本遵循了“整建制”保留。以北京鐵路運輸中院為例,該院原下轄北京、天津和石家莊三個基層鐵路運輸法院。改革之后,石家莊鐵路運輸法院將在其原有管轄范圍內,繼續(xù)承接一審案件,上訴或者抗訴案件,仍依照原有的線性模式,歸口北京鐵路運輸中院。即,北京市鐵路運輸中院是其上級業(yè)務指導和監(jiān)督的法院之一。
一年前,北京法院系統(tǒng)內傳出消息,北京鐵路運輸中院將與北京市第一、第二中級法院并列稱為第三中院。
北京市檢察院有關人士稱,考慮到三家中級法院的建制與整體平衡,有可能從日前的的第一、第二中級法院劃拔到新成立的第三中院,以擴充、豐富其相對單一的職能。改革后上述稱謂是否落地,尚未明確。據《財經》記者了解,蓋因據有關精神,可能仍需保留“鐵路運輸”的字樣。
北京鐵路運輸中院的上級業(yè)務指導監(jiān)督法院則為北京市高級法院。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發(fā)生在石家莊的屬于鐵路法院管轄的經濟糾紛案件,則由石家莊鐵路運輸法院一審,二審為北京市鐵路運輸中院管轄。一旦該案件需要提審或者由中院的上級法院再審,按照目前的體制改革方案,管轄權已經明確為屬地管轄,即由北京市高級法院管轄。
河北省高級法院一位內部人士介紹,石家莊鐵路運輸法院的業(yè)務同時會受河北省高級法院的指導和監(jiān)督,“不過,這種指導和監(jiān)督也僅僅是形式上的?!?br/> 與鐵路運輸法院相比,鐵路運輸檢察院在屬地管理之后,還面臨多頭管理的現實問題。
仍以北京為例,北京鐵路運輸檢察分院下轄北京、天津和石家莊三家基層鐵路運輸檢察院。屬地管理之后,上述三家鐵路運輸檢察院將分別交給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檢察院領導和管理。而同時,北京鐵路運輸檢察分院對該三家鐵路運輸檢察院也負有領導職責。
兩種“領導”的區(qū)別在于,北京鐵路運輸檢察分院側重于檢察業(yè)務方面的領導,而因為人財物的管理和分配都在地方,實際上,基層鐵路運輸檢察院對屬地上級檢察院的領導管理將更為重視。
在廣東,改革模式類似:廣州鐵路運輸檢察分院原屬的廣州、肇慶、長沙、衡陽、懷化鐵路運輸檢察院中,廣州、肇慶鐵路運輸檢察院歸廣東省檢察院領導,長沙、衡陽、懷化鐵路運輸檢察院歸入湖南省檢察院領導。廣東省檢察院和廣州鐵路運輸檢察分院同時領導長沙、衡陽、懷化鐵路運輸檢察院的檢察業(yè)務工作。
天津市鐵路運輸檢察院一位內部人士認為:“雖然目前的改革還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問題,但是從業(yè)務上講,無論鐵路運輸檢察院還是法院,其真正的轉變是回歸國家司法體系,所辦理的案件雖然還可能要向原屬鐵路局匯報和交流,但已經徹底擺脫了企業(yè)管司法、企業(yè)辦司法的局面,原屬鐵路局在實際上失去了對案件的決定權??梢哉f,對于我們這些老的鐵路司法人員來講,至少在觀念上,把自己視為司法人員,而不再是鐵路職工?!?br/> 其同時透露,改革前天津鐵路檢法管理區(qū)域南到山東的德州,西到河北的三河,東到河北的山海關。但改革之后,他們的管轄范圍將縮至天津市轄區(qū)之內,“山東的給山東,河北的給河北?!?br/> 此外,在與鐵道部和鐵路局的關系上,根據2010年12月中旬,中編辦、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鐵道部等六部門聯合下發(fā)的《關于鐵路法院檢察院管理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在改制之后,各地方鐵路運輸法院和檢察院依然與他們保持業(yè)務上的指導關系。
據了解,這一指導關系蓋因鐵路運輸的“特殊性”,將用三年完成過渡。
核心轉變
距離上一次鐵路檢法的調整已過去24年。1987年4月15日,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聯合下發(fā)了《關于撤銷鐵路運輸高級法院和全國鐵路運輸檢察院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提出:“鐵路運輸中級法院的審判工作改由所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監(jiān)督;鐵路運輸檢察分院的工作改由所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檢察院領導。對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鐵路運輸檢察分院管轄、辦理的一審案件的上訴、抗訴改由所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受理。”
1987年的調整也被視為鐵路司法回歸國家司法體系的表現之一。但因為沒有真正實現人、財、物與鐵路系統(tǒng)脫鉤,從而導致所謂“回歸”的形式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此次鐵路檢法體制改革的核心正是落腳在人、財、物上。按照改革方案的精神,鐵路檢法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將由所在地的省級財政列支。由于各地經濟發(fā)展水平不一,回歸地方后不同地區(qū)的鐵路檢法人員收入也將相應浮動,此方案在各地一度反響不一。
以安徽蚌埠鐵路運輸法院為例,因為蚌埠屬于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在工資待遇方面,地方要差于鐵路系統(tǒng),改制之后,鐵路運輸法院工作人員工資水平勢必有所下降。因此,部分檢法工作人員對改革動力不足,并出現年輕司法人員跳槽的現象。而同屬上海鐵路局的杭州、南京等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鐵路司法機構對脫鉤改革反響積極,根本原因在于歸屬地方后待遇會提升。
因為改革時間表在2011年6月,此前各省省級財政預算并未列入鐵路司法人員支出,2011年下半年將作為過渡期。上述河北省高級法院人士表示,根據協(xié)調方案,鐵路系統(tǒng)將這半年內列支上述人員的工資和其他開支。
在“物”方面亦存在不少難題。部分地方的鐵路檢法沒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地點,裝備上亦相對落后于地方檢法。據《財經》記者了解,鐵路系統(tǒng)和地方財政的協(xié)調方案目前尚未落地,預期將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
而在人員交接上,對目前各地改革的觀察表明,主要路線與鐵路公安的回歸方式類似:先定編,然后進行考核或考試。不少地方比如石家莊鐵路運輸法院已定下具體的編制人數。
在全國鐵路檢察院改制中,關于考核還是考試,統(tǒng)一的政策是:2009年7月8日(含)在職在編的干部,其中,符合公務員法、檢察官法、人民警察法規(guī)定條件的檢察官、已授警銜的司法警察、檢察輔助人員,軍隊轉業(yè)干部,已通過司法考試或省級公務員考試的司法行政人員,擔任副科級以上領導職務、副調研員以上非領導職務干部,將實行考核過渡。其他不屬于上述范圍的人員,則一律實行考試過渡。經考核、考試合格的,使用政法專項編制進行身份轉換,享受公務員待遇。而此前尚未通過司法考試的一線司法人員,則必須通過司法考試,方可繼續(xù)從事原檢察工作??荚?、考核不合格的或者是原離退休人員,均由鐵路系統(tǒng)解決。
鐵路運輸法院的改制也將遵循類似模式。
改制之后,鐵路檢法的人員任免,目前比較普遍的路徑選擇是由省級人大常委會決定。如山西省,其鐵路運輸檢察分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委會委員、檢察員的任免,均由山西省人大常委決定通過。其中一個變化是,改制前由鐵路系統(tǒng)建議或者提名,改制后則由省級檢法機關提名或建議。
在現行司法體制下,鐵路檢法機構中,黨委領導的歸口轉換,是鐵路檢法脫離鐵路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的參照標志。與業(yè)務的領導或指導不同,黨委的歸口,在此次改制中比較統(tǒng)一:鐵路檢法的黨委工作均由原所屬的鐵路局黨委,歸至地方黨委領導。
至此,鐵路檢法的回歸路徑已明。除了從形式上還要在業(yè)務方面接受鐵道部或者鐵路局的指導,黨委工作、人事關系、工資待遇等均已回歸地方。而在司法業(yè)務上,也完成向國家司法體系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