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火26被告受審
【本刊訊】(記者 凌馨)7月18日至24日,歷時一周,上?!?1·15”特大火災的26名涉案人,于上海市第二中級法院陸續(xù)出庭受審,目前尚未宣判。官方數字顯示,大火共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傷,經濟損失1.58億元。
涉案的26人,包括承攬失火大樓節(jié)能改造項目的中標商靜安區(qū)建設總公司,實際總包商上海佳藝建筑裝飾工程公司(下稱佳藝公司),監(jiān)理方靜安建設工程監(jiān)理有限公司,以及分包腳手架和門窗改造工程的包工頭和實際操作的電焊工等,他們主要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
此外,四名來自靜安區(qū)建設和交通管理委員會的官員被追究刑事責任。其中級別最高的是該委員會主任高偉忠,其余三人是副主任姚亞明、綜合管理科科長周建民、工作人員張權,四人均涉嫌濫用職權。除姚亞明外,另三人還涉嫌受賄。
四名官員被訴,主要是在教師公寓未被列入靜安區(qū)節(jié)能改造計劃的情況下,為了推動小區(qū)南側保障房建設,緩和與教師公寓居民的矛盾,越權決定在2010年下半年,對該小區(qū)進行節(jié)能改造;并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逃避報建、報監(jiān)程序,導致這個價值3000萬元的工程,成了無立項、無審批、無監(jiān)管的“三無”項目。
不僅如此,相關被告還為搶進度而埋下隱患釀成大火,并在招標、分包、轉包中尋租。周建民涉嫌收受賄賂款物共值12.5萬元,張權則涉嫌和小學同學馮偉共同受賄72萬余元。
高偉忠被指控的受賄罪行,并不與失火大樓直接相關,其受賄款物共計12萬余元,但也來自分包工程。
在對項目進行進一步違規(guī)分包的過程中,佳藝公司副總馬義鎊涉嫌受賄94萬余元,為實際承攬腳手架搭建的沈建豐、支上邦等人牟利;佳藝公司法定代表人黃佩信亦被查出受賄62萬余元。
在實際起訴時,保溫材料提供商張利被指涉嫌行賄罪,并不包括重大責任事故罪。承攬失火大樓鋁門窗施工業(yè)務的楊為民,以及與事故無直接關系的姜建東,同樣被控涉嫌行賄。
“11·15”火災發(fā)生后備受關注的農民工吳國略、王永亮,以及包工頭沈建新、班組長馬東啟等人,被訴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起訴書稱,正是從業(yè)資格證已經過期的吳國略,帶領不具備相關知識的王永亮,違規(guī)操作引發(fā)火災。而沈建新、馬東啟等人,在管理、教育時未盡職責,兼之工地管理混亂,監(jiān)理、安全員等人皆未完全履職,多方因素作用下,最終釀成了八個月前的特大火災。
吳國略的代理律師、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的斯偉江認為,釀成事故的最大因素是保溫材料質量不達標,而非吳國略等人的違規(guī)操作。但法庭沒有接受辯方對保溫材料進行鑒定的請求,警方與檢方也沒有公布相關材料阻燃性是否達標的最終結論。
劉卓志、宋晨光被“雙開”
【本刊訊】中央紀委在分別對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原副主席劉卓志、江西省政協(xié)原副主席宋晨光立案檢查后,現(xiàn)對兩人實施“雙開”。
劉卓志被指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和禮金;而宋晨光則不僅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錢物,而且生活腐化。
在報批準后,兩人已分別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違紀所得被收繳,涉嫌犯罪問題則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黃光裕內幕交易賠償將開庭
【本刊訊】黃光裕內幕交易民事賠償案已定于2011年9月6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開庭審理。
在黃光裕內幕交易罪終審宣判后,李姓投資者向法院遞交訴狀,請求法院判決黃光裕、杜鵑等內幕交易責任人賠償自己的損失。之后,杜鵑向法院提出管轄異議,但隨后撤回,黃光裕則未提出管轄權異議。
這是迄今為止國內首例內幕交易民事賠償案,因其違法行為發(fā)生在國內,故而被境內投資者提起民事賠償訴訟。
“兩高”細化假軍人假軍車
入罪標準
【本刊訊】7月26日,最高法院、最高檢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辦理妨害武裝部隊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管理秩序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對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現(xiàn)行裝備的制式服裝,偽造、盜竊、買賣、搶奪、非法提供使用軍車號牌等行為的定罪量刑標準作出明確規(guī)定。文件將于8月1日起施行。
當前,妨礙武裝部隊標志性物品管理秩序的犯罪活動猖獗,手法不斷翻新。包括偽造軍官身份,利用假軍車進行逃稅、逃避繳納過路過橋費等。
由“兩高”發(fā)布的該《解釋》不僅明確了妨礙武裝部隊標志性物品管理秩序行為的定罪量刑標準,而且明確了涉軍用標志性物品犯罪共犯的處理,以及實施涉軍用標志性物品犯罪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