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
“雙幣雙股”10月面世
【《財經》綜合報道】香港交易所“雙幣雙股”交易機制有望今年10月面世。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8月30日在香港表示,港交所正積極研究包括“雙幣雙股”在內的人民幣股票以及協(xié)助人民幣股票的人證港幣交易通(TSF)機制,預計兩項措施細節(jié)將在今年10月落實完成。
據(jù)悉,“雙幣雙股”模式則是一種創(chuàng)新申購方式,即發(fā)行人同時將其人民幣交易股票和港幣交易股票進行IPO,所有股票同類同權。而無論人民幣股票還是港幣股票發(fā)售部分,都可進行香港公開發(fā)行和國際配售。
上市以后,兩批股份都在香港交易所,像兩只不同的股份一樣各自按本身貨幣在兩個柜臺分開買賣,結算交收也會分開進行,但兩幣股份的發(fā)行價是相同的,而港幣/人民幣匯率換算調整是其中唯一的變數(shù)。已上市的公司也可發(fā)行人民幣股票,形成“雙幣雙股”上市模式。
人證港幣交易通亦將于10月推出,較原先公布的9月推遲,李小加并未解釋原因。據(jù)了解,人證港幣交易通將允許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使用港元購買以人民幣定價的股票。為此,香港交易所將從香港的銀行體系中導出人民幣資金,并通過參與人證港幣交易通的券商向投資者提供人民幣。
無論是“雙幣雙股”還是人證港幣交易通,都涉及香港的人民幣回流和人民幣國際化。
李小加認為,香港應加大發(fā)展人民幣股票及債券,因為外資能夠透過債券、股票及其他產品集資,所得的人民幣一邊透過FDI回流內地,促進二次循環(huán);而在人民幣流往內地的同時,另一部分的人民幣產品仍可能留在外資企業(yè)手上,促進了人民幣的國際化。
8月16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問香港時,宣布了多項措施支持香港發(fā)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yè)務中心,其中就包括香港企業(yè)開展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
聲音
G20峰會前動議人民幣納入SDR
法國財政部長巴魯安:我們與中方討論了人民幣可兌換性、如何制定路線圖等問題,令人民幣在未來逐步走向自由可兌換和國際化。我們成立了工作小組,希望在接下來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討論人民幣可以在何種情況下、以何種方式加入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SDR(特別提款權)。
香港搭建“外循環(huán)”金融平臺
香港特區(qū)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作為離岸人民幣業(yè)務中心,香港的首要任務是搭建一個“外循環(huán)”的金融平臺,通過貿易和非貿易項目,把人民幣推到國際市場。在貿易方面,香港只處理全國貿易總量的20%到30%,但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占總額超過80%。在非貿易方面,香港具備很好的條件推動“外循環(huán)”。
培育多層次保險市場體系
中國保監(jiān)會主席吳定富:近年來,保監(jiān)會高度重視保險市場建設,注重發(fā)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著力培育多層次的保險市場體系。通過建立公開、透明、規(guī)范的市場準入機制,廣泛吸引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等各類社會資源參與到保險業(yè)中來,促進多種類型保險市場主體的發(fā)展。
快報
上市銀行半年凈利超4621億
截至8月30日,16家上市銀行均交出靚麗的中期成績單。在利差和中間業(yè)務“雙引擎”拉動下,上市銀行實現(xiàn)凈利潤超4621億元,日均進賬約25.67億元。除了中國銀行以外,其他上市銀行利息凈收入占營業(yè)收入比重基本保持在80%左右。
美國銀行減持建行
美國銀行日前表示,將以83億美元價格將其持有的大約131億建行H股出售給一個投資財團,出售預計將于下月底之前完成,并將為美銀帶來33億美元的稅后收益。據(jù)悉,自2005年以來,建行與美銀在零售銀行、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管理、信息技術、信用卡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
A股公司中報贏利增逾兩成
截至8月31日,滬深兩市2244家上市公司2011年半年報全部披露,共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0.13萬億元,同比增長25.78%;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43.30億元,同比增長22.31%;每股收益0.28元。其中,凈利潤同比上漲的公司數(shù)量占比近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