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是閱讀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訓練方法。它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的字、詞、句,加深領會課文的內(nèi)容,而且還能提高閱讀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幾年來,我從事低年級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一、激發(fā)興趣,體會感知,讓學生想讀
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是豐富的,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渴望能盡情抒發(fā)內(nèi)心的感觸,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宣泄。特別是對那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語言淺顯、內(nèi)容生動活潑、貼近學生生活、展現(xiàn)學生情感世界的兒歌、故事、童話,他們都顯出極大的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想學生所想,樂學生所樂,利用教材的特點和教師自身的感染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及先進的教學設備,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在《云房子》這一課中,課文的第二段是作為重點指導朗讀的段落,通過讓學生扮演小鳥體會小鳥的心情來讀好第一句和第二句。教師說:瞧,這就是大家剛才造得最漂亮的房子。請你在文中找出來讀一讀,在腦中想一想,把你喜歡的房子多讀幾遍。如果說開頭的語言描述和讓學生戴頭飾是創(chuàng)設情境,那么戴著“小鳥”“造房子”就是用學生的活動發(fā)展情境,后來的“讀房子”和“說房子”更是用學生的體驗和感悟深化情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舉手投足、表情語言都與這情境和諧,都是為了活化這種生活情境,都是為了讓學生體驗自己是一只“小鳥”。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活化的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那么濃,思維才會那么活躍,表演才會那樣逼真,朗讀才會那么到位,想象才會那么豐富……這一教學設計,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活動中加深對云房子樣子的體會,在朗讀中加深對云房子的感悟,從而得到語言的熏陶,情感的升華。
二、激發(fā)情感,合理想象,讓學生會讀
低年級課文雖寥寥數(shù)語,但其中也蘊含著美的因素。如果能進行合理想象并反復吟誦,就能品出“文中情”,悟出“文外味”,回味出文章的余意味。朗讀前,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感染他們的情緒,根據(jù)課文的特點,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體會課文中人物的對話,啟發(fā)他們想象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并加以適當指導。接著讓他們自讀課文,進一步揣摩感情,多讀幾遍“其義自見”,學生也就能自然而然地讀出句子的語氣來。如《烏鴉喝水》一課,是按烏鴉口渴找水→找到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著水的順序?qū)懙?。全文的朗讀語氣也隨烏鴉的心情變化而改變。所以,先要著重體會烏鴉的心情。教學時,我先提出“如果你渴了,找不到水喝,心里感覺怎樣”等類似問題,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心情來體會課文內(nèi)容,再要求學生按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后大家一起評論。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給他們以鍛煉的機會。最后,在學生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總結(jié)出《烏鴉喝水》一課急切→高興→著急→思考→又高興又輕松的語氣特點,學生自然而然就能夠繪聲繪色地朗讀課文了。
三、多樣讀法,培養(yǎng)語感,讓學生美讀
朗讀的方法有很多,各有巧妙。教師可根據(jù)課文的需要而設計。低年級的學生新奇感和表現(xiàn)欲都很強,讀法的變換,能極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朗讀課文的積極性,使學生產(chǎn)生朗讀的興趣,使學生想讀、愛讀。
美讀是朗讀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與朗讀內(nèi)容的完美統(tǒng)一。美讀可以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滋潤,使學生的智慧受到啟迪。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安排多種練讀的形式。如教學《狼和小羊》時,教師可采用“找個對手比賽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也可讓學生進行表演。維果茨基曾說過:“利用表演進行教學,本身包含創(chuàng)作的諸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維發(fā)展,激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意識?!比绶謩e讓學生扮演狼和小羊的角色,除了讓他們有感情地說出對話外,也可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創(chuàng)造性地加入一些言語和動作,使學生在表演中充分融入自己對教材的感悟和再創(chuàng)造。表演后,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對狼和小羊的不同態(tài)度進行對比,從而反映出狼的兇殘和小羊的柔弱,揭示故事所告訴我們的道理。這樣的美讀練習,能使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在讀中深入探索,在讀中鞏固語感,學生也可自覺記下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將這些語言材料及時地儲存到自己的語言庫中。
四、拓展遷移,積累語言,讓學生多讀
要想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課堂上教師必須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朗讀。一堂課中,首先是感知性的講前讀,讓學生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其次是理解性的講中讀,針對課文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反復朗讀,教師適當講解,幫助學生把課文讀暢、讀懂,并讀出節(jié)奏感來。最后是品味性的講后讀,以讀帶講,講在讀中。這樣一個反復讀的過程,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反復吟詠,體味文中所蘊之情,用深情的朗讀表達出文章所蘊含的情趣和作者的意圖,并在反復誦讀中走近作者心靈,與作者對話交流。與此同時,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在這一層層的朗讀中不斷得到提升。因此,要提高每一個學生的朗讀能力,必須平等地給每一個學生朗讀的機會。
朗讀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而背誦是大量積累語言材料的最有效的方法?!对品孔印肥且黄Z言清新、活潑、優(yōu)美的文章,是積累語言的好教材。學生通過多形式的朗讀,已初步體味到課文語言的清新優(yōu)美。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我有步驟地采用多種方式指導其背誦、積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記憶力最強的優(yōu)勢,通過圖片運用、情境創(chuàng)設、多媒體等各種形式的運用,個別讀、表演讀、齊讀、賽讀、配樂讀等各種層面的朗讀,使學生感悟到課文語言的精當、準確、優(yōu)美。在熟讀的基礎上,學生自然而然地背誦出來,有效地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境。在學生背誦之后,還啟發(fā)他們把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收集到自己的好詞佳句本上,引導其有意識地積累。
?。ㄘ熅庩悇ζ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