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已經在各地區(qū)廣泛實行,語文作為母語教育,更是基礎教育,在這種情勢下其教學改革更是迫在眉睫。文章分析了現階段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應采取的對策,給讀者以啟迪。
關鍵詞: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教學改革
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zhàn),從1999年開始我國教育領域便開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從開始的考試改革、課程改革、教材改革,一直發(fā)展到今天的教學模式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在于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符合時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現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開展,各地語文教學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高中語文教學改革中仍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新課程標準下語文教學取得的成績
新課程改革發(fā)布后,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的內容,改變教學方式,將課堂讓給學生,改變以往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采用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找出答案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多想多問的習慣,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交流經驗,也促進了自身能力的提高。
2.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表面化
通過對新課程改革的學習,許多教師已經意識到新課程改革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作用,并已經逐漸在課堂教學中轉變自身的角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思考,提出問題,進行小組討論等。但卻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認為完全把課堂交給學生就是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教學模式,將新課程改革停留在了表面。這種方式是為了改革而改革,課程設計不明確,沒有在教學實踐中實現真正意義的教學改革,沒有將教師和學生聯系起來,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缺乏目標性和方向性,這會使學生在學習中變得茫然,降低了學習效率。
?。?)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仍然存在
在新課程改革之前,我國的教學模式一直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灌輸式地傳授教材規(guī)定的內容,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然后進行記憶,不斷的重復和練習,通過考試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用一個固定的標準答案來衡量學生掌握問題的情況,忽視了學生學習和研究的過程,只注重結果。加之迫于高考的壓力,教師即便知道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也不得不以填鴨方式指導學生反復練習,這不能將新課程改革落實到實處。高考成績成了衡量學生學習好壞,教師能力高低,學校質量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它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
?。?)語文選修受到限制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校必須在高中語文必修課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社會需求,設置相應的選修課,以提高和拓展學生的綜合能力。現階段,很多學校已經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語文教學中設置選修課程,但并沒有考慮學生的意愿和社會的需求,而是按照高考規(guī)定的大綱來設置選修課程,并且在高考的壓力下,將選修課變成必修課來上。此外,由于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有限,理論知識匱乏,學校的教學經費不足等因素,也制約著高中語文選修課的開展。
二、新課程改革標準下高中語文教學應采取的對策
1.明確教學方向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在設置教學大綱時應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的結合,合理分配高中語文教學內容,不但要完成教學內容,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交際等綜合能力。課堂內容設計要有明確的出發(fā)點和準確的針對性,圍繞教學目的,體現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考慮學生的能力,每個問題的提出都要有連貫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是什么”,還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
2.教師合理轉變自身角色
新課程改革要求課堂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這就要求教師既不能延續(xù)以往單一傳授式的教學方式,也不能一味的將課堂全部交給學生,放手不管,而是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進行引導式教學。事實上,在課堂上由學生自己探究問題并不是一項自由的活動,學生不可能完全獨立的去思考問題,尤其是在遇到苦難的時候,這是就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思考,從單一的講授書本知識向啟發(fā)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轉變。
3.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
創(chuàng)建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適當采用多媒體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師生間平等對話的關系,課上課下多和學生溝通。課堂上,教師在給出問題后,對思路正確,符合邏輯的答案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對于方向錯誤,偏離目標的答案不能盲目批評,應當加以引導和合理的啟發(fā),最終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路,鼓勵這部分學生繼續(xù)思考,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教師應該根據課堂上學生們反饋的信息,不斷改進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基礎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能用一個標準衡量所有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課程教學。
4.學校加強教師培訓工作,提高教師業(yè)務能力,促進教師專業(yè)知識學習
時代在進步,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應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提高。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語文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素質和專業(yè)知識水平,以適應時代的需要,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出更多的人才。一直以來,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習慣了根據教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將書本上一成不變的理論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并沒有及時對知識進行擴展和更新。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當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改變教師僵化的思想,使其充分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轉變自身的角色,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業(yè)務能力,與時俱進,做一名新時期的合格教師。
總之,高中語文教師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不斷的完善自身,改良教學方法,轉變角色,培養(yǎng)學生自己探究問題的能力和終身學生的習慣,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繼承和發(fā)展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趙暢.試論高中語文在課改中的課堂教學[J].安順學院學報,2007(3).
?。?]柴西琴.對探究教學的認識和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1(8):16.
[4]彭春霞.推進高中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J].云夢學刊,2008(7).
[5]周志鋒.高中語文新課改中的困惑與思考[J].現代語文,2007(4).
(作者單位 重慶市渝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