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于思,毀于隨”。如何在鋼琴教學實踐中摸索,形成一套相對完整而切實有效的指導方法,將其融入教學過程中?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在多年的幼師鋼琴教學中,我總結了一些體會和心得。
職業(yè)中學幼師專業(yè)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教師。鋼琴課程已經(jīng)成為實現(xiàn)幼兒教師培養(yǎng)目標的一門專業(yè)技能必修課。幼師的鋼琴教學不同于音樂院校,它不是培養(yǎng)鋼琴演奏家而是讓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正確、熟練地運用鋼琴演奏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樂曲、歌曲、律動曲等;能用鋼琴組織幼兒的一日生活及各種活動。
如何使學生經(jīng)過學習后能勝任今后的教學工作,我在實踐中注意把握“內”與“外”——課堂教學于課外練琴兩個環(huán)節(jié)。這是構成鋼琴教學過程的兩個相輔相成的有機環(huán)節(jié)。
一、鋼琴教學的內環(huán)節(jié)
鋼琴教學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極強的課程,其中存在師生雙向交流和反饋活動的情況也相當復雜,這也使得部分教師很少事先計劃,設置教學流程。但如果認真觀察和實踐,可發(fā)現(xiàn)一些可循的規(guī)律。
1.教材的選取
因人而異的選擇教材。我一般將學生分為三類,并選擇不同的教材。
第一類是毫無鋼琴基礎的學生,我首先要教會他們非連音的彈奏方法而選擇五指練習和一些比較簡單的練習曲和樂曲,讓學生有大部分時間考慮彈奏法,只要花少量時間去注意節(jié)奏與高音。因為這類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幾乎為0,如果一開始就讓他們彈奏節(jié)奏、高音、指法較復雜的樂曲,學生往往既掌握不好非連音的彈奏法,也注意不到節(jié)奏、高音等方面的準確性,效果會適得其反。
第二類是有一定鋼琴基礎的學生。他們雖然有一定基礎,但層次不一,也或多或少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十六分音符不均勻,有的和弦下鍵不齊,有的手指不靈等等。對于這類學生,我注意選用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問題和克服其缺點的教材,從而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
第三類是手指條件較差的學生。對于他們,我一方面選擇擴張手指練習的教材,另一方面選擇發(fā)展他們長處的教材。這樣揚長避短,使他們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
總之,對教材理應學一首進一步。選教材要有全面嚴密的目的性、計劃性、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不能隨意布置選擇教材。
2.方法的運用
對于選材中的第一類學生,我以采用示范法教學為主。范奏具有形象性和直觀性強的特點,一方面便于學生機械模仿,另一方面也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興趣,提高其課外練琴的自覺性,從而使他們真正體會到樂曲彈奏的內涵。這往往比口頭點撥講解有更為直接的功效。針對第二類學生,在幫助他們解決重點、難點的同時,要輔之以啟發(fā)式教學。在針對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yè)時,還引導學生自己找出難點、重點,并配以局部的范奏,幫助他們理解重點、難點。同時展開討論,訓練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一節(jié)課中需視具體情況和要求,融入多種教學方法。而且,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還體現(xiàn)在教師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脑u價上。因為學生在課堂上反映出的問題,很多僅為簡單的表象,其背后往往有復雜的隱性原因。這就要求教師通過細致地觀察,了解分析后,才能得出正確結論,才有可能對學生在課堂上反映出的問題進行恰當?shù)脑u價和指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鋼琴教學的外環(huán)節(jié)
課堂上教師傳授的是知識和技巧,而理解和掌握知識和技巧是要學生自己去實踐才能實現(xiàn)的,即通過練琴完成。所以,教師應當將如何指導學生練琴當作鋼琴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來抓。學生練琴,這不僅標志著教師“教”的深化,也體現(xiàn)了學生“學”的主動性。我在實踐中感到,抓好這一外環(huán)節(jié)需注意四個方面的問題。
1.注意時間與精力的合理安排
練琴所消耗的腦力和體力很大,缺乏健全的體格和充沛的精力難以長期的練習。每天練琴的時間多少,首先取決于練習者精力高度集中和體力足夠維持的程度。每次練琴時間應以一小時為限,也可稍長些。切忌毫不間歇地一練幾個小時。
2.重視用頭腦去練琴
認為練琴只要靠手指多練,機械地操作,多花時間就能彈好,這是一個誤區(qū)。事實證明,技術練習的關鍵在怎么練,而不是拿到譜子就盲目去彈。有的學生每次上課都很熟練,彈奏技術也很好,并能正確地背譜,這和他們課后多動腦筋是分不開的。有些學生只注意把音彈出來,機械地死練,從不注意指法、表情記號等,往往彈錯了都不清楚錯在何處。這就說明,練習彈琴時,每個音,每個細節(jié),都要用頭腦去要求、去支配。
3.加強技術難點的訓練
每首練習曲或樂曲總會有一兩個技術難點,克服了它就是進步。每遍練習都要分析,有針對性,不要把時間花費在一遍又一遍地從頭到尾的彈奏上。要將曲譜中的難點劃上符號,集中練上幾遍,每天堅持反復練,對克服技術困難是相當有效的。在練細節(jié)克服困難時,不可操之過急,不要因為一兩遍彈不好而煩躁以至失去信心,先冷靜下來,找尋改進方法,方能有益于技術的提高。
4.慢練與分手練相結合
克服技術困難只有通過慢練。慢練絕非意味著思想可以開小差,相反,慢練能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去動腦筋。對困難的技術,幾倍地放慢速度,細思量,發(fā)現(xiàn)隨熟練程度的提高加速,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在慢練過程中,可以避免因速度快而有些音節(jié)或指法來不及考慮而“混”過去的情況。往往快練二十遍,遠不及放慢速度練十遍有效。練得愈慢,反而愈省時,進步愈快,克服困難的把握也愈大。
分手練是練琴初期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左右手獨立性的好方法。通過分手練,可以注意到左右手各自的要求。分手練在彈復調音樂中尤為重要,因每個聲部都有其獨立的意義,都有自己發(fā)展的線條,分手練可以分別聽清楚左右手各自的旋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不揣淺陋,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思考記錄下來,在內外兩個環(huán)節(jié)上把握和指導鋼琴教學。以期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充分提高鋼琴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ㄗ髡邌挝?江蘇省宿遷市宿豫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