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都市人的早餐越來越注重操作簡潔,營養(yǎng)豐富。上海人傳統(tǒng)的大餅油條豆腐漿及米燒粥伴肉松皮蛋等中式早餐已成奢侈,大部分上班白領(lǐng)都是一杯牛奶兩片黃油吐司加個白煮蛋,打發(fā)一頓早餐。
都說一日之計在于晨,俗話說早餐要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可見早餐對我們一天是多么重要。作為早餐的主食——吐司(即烤過的面包),我們天天與它見面。如果每天都有一份烤得松脆、色澤金黃的吐司與我們一起迎來新的一天,我們就不會因為天天要與它見面而生厭。所以說,烤好一份吐司,是愉快早餐的關(guān)鍵。
英國飲食專家萊恩(Dom Lane)花了一星期時間,共烘制了2 000多片吐司,逐片試吃并根據(jù)1913份問卷調(diào)查,得出了最美味吐司的烘焙方法。首先面包要經(jīng)3℃冷藏,然后厚度在14毫米左右,置于吐司爐而非烤箱,才能使面包各面受熱均衡。將吐司爐溫度調(diào)至154℃,高溫烘焙3分36秒,即216秒,就可使面包呈現(xiàn)出大部分人所喜愛的金黃色,而且外脆內(nèi)軟。此外,烘好的面包一彈起,就應該趁熱以每平方厘米2.84克的比例涂上牛油,這樣牛油就可充分融化到面包里,易于吸收而不至在體內(nèi)沉淀影響健康。萊恩特別指出,牛油分量很重要,太多會令吐司失去關(guān)鍵的硬度,太少則不足以彌補烘焙時流失的濕潤感。然后將吐司斜角切成三角形,再放入預先加熱至45℃的碟上,以保持吐司的熱度和干爽松脆。當然,這大概是對五星級酒店的要求。不過,作為居家早餐,我們放點心思花點時間,也可以將單調(diào)的吐司做得可口一點。從健康角度出發(fā),面包也不必涂黃油,可以夾一點酸黃瓜及炒雞蛋。
筆者從朋友那里學會一種中式的吐司三明治,即在吐司里鋪上一層太倉肉松,再夾兩條乳醬瓜,炎炎夏日十分爽口。韓國產(chǎn)的蜂蜜柚子茶,與黃油一起涂抹吐司,也是風味獨特。還是這句老話,貴的不一定好,好的不一定貴,關(guān)鍵還在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