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閃婚的時(shí)候還沒見過老婆家人,于是約了一個(gè)日子上門。
到了那天,拎著禮物,毛腳上門了。老婆一家都是廣東臺山人,移民美國多年,也算是老華僑了。進(jìn)了屋,行禮給各人遞上禮物。老婆的父親正在廚房炒菜炒得熱火朝天,我去打了聲招呼,問要不要幫忙,被未來的老丈人一口回絕。說話間老丈人就將菜炒好了,只見避風(fēng)塘溫哥華大蟹、姜蔥龍蝦、甜酸咕肉、炒什錦、清蒸筍殼魚、腐乳通心菜、蠔油芥藍(lán)、花生燉豬手一個(gè)個(gè)擺上桌,再加上從廣東菜館買回的脆皮烤豬、蔥油雞、琵琶鴨、蜜汁叉燒,鋪滿了整個(gè)桌面。這是我第一次在廣東人家吃廣東家常菜,雖然也見過點(diǎn)世面,但還是被小小地震了一下,廣東人請客吃飯真豪勢。
全家人只有未來的老丈人不會說國語,但他努力用臺山腔的國語招呼我不要客氣,吃雞!吃鴨!我感激但又抱歉地說我不吃雞鴨,老婆全家人都“啊……”的一聲非常不解地看著我。我說我從小就不吃長翅膀的動物,他們更好奇了,問為什么呀,我說因?yàn)樘焓挂彩情L翅膀的呀,他們都笑了起來。
笑聲中未來的老丈人對我說:“那你多吃點(diǎn)雞骨頭。”這下輪到我詫異了,我剛說過不吃雞不吃鴨,怎么還要我吃雞骨頭???
正心中躊躇,老婆的姐姐說:“喔,我爸是讓你多吃點(diǎn)豬骨頭啦?!痹瓉砝险扇讼氘?dāng)然以為國語的豬是念“雞”,于是豬骨頭變成了雞骨頭,直到現(xiàn)在老丈人依然把豬骨頭叫雞骨頭。
后來得知,老丈人原來當(dāng)過廚師,所以這些菜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特別是清蒸魚比餐館做的還好吃,問老丈人訣竅,原來全在選魚上。魚不能大也不能小,一斤左右剛剛好,小的沒什么肉,大了肉不滑;隔水蒸8分鐘,撇去帶腥的魚湯,最后淋上滾油;吃的時(shí)候筷子點(diǎn)上魚肉,魚肉馬上就和魚骨分離,魚骨不沾一點(diǎn)魚肉,魚肉嫩滑鮮美勝過鮑翅。
吃過飯,老丈人最關(guān)心的是我是不是沖著綠卡和她女兒結(jié)婚,為此我說身份問題可以通過公司解決。老丈人放心了,對我們的婚事點(diǎn)了頭。
老婆一家人要比一般的廣東臺山人開明,很多臺山人都不愿女兒嫁不說廣東話的異鄉(xiāng)人,特別是對上海人都心存戒懼,還好老婆和她的家人都沒有受此偏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