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皮奶是很多香港人的至愛。在銅鑼灣、旺角一帶逛街、購物,累了,人們就會在附近的“港澳義順牛奶公司”坐下,點一碗冷凍的雙皮奶,消消熱,解解饞,添添力。這些“義順牛奶”的店面一般都不大,裝潢也很普通,卻顧客盈門,坐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而且流動相當(dāng)快。小小一碗雙皮奶,竟然有如此吸引力??磥戆阉u(yù)為“香港名點”,也是毫不過分。
可是,我卻不喜歡雙皮奶。一是嫌她滿滿一碗,白花花的全是濃奶;二是怕奶皮膩口;三是擔(dān)心太甜。但是,我的太太與女兒就是雙皮奶的忠實擁躉。只要上銅鑼灣的時代廣場購物,必然會拎著大包小包去附近波斯富街上的“義順牛奶公司”來一碗雙皮奶,我也只好跟從。好在這家店除了雙皮奶之外還有其他很多品種點心,我可以來一份最中意的椰汁紅豆冰。
當(dāng)看到那么多人食得津津有味,我不禁想問:為什么稱為雙皮奶?莫不是真有兩層奶皮?自有那些忠誠的食客爭著回答:“果真如此?!?br/> “那么,這雙層奶皮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回答居然又是各色各樣,各自有不同的出典。
有人說,清朝末年,廣東順德地方有位名喚何十三的農(nóng)家弟子,清晨起來烹煮早餐時,不小心在水牛奶里翻了個花樣,就形成了雙皮奶。也有人說,舊時有一人將頭天賣剩的奶擱置一旁,冷卻后,發(fā)現(xiàn)面上結(jié)了一層奶皮;他覺得有趣,第二天又在上面倒上一層奶,居然又結(jié)了一層皮,雙皮奶就這樣誕生了。
其實,正宗的雙皮奶,做法非常講究。先得將新鮮的水牛奶煮開,趁熱倒在碗里,熱氣會使鮮奶表面結(jié)一層奶皮;待到牛奶完全冷卻,留下奶皮倒出牛奶;在這倒出的牛奶里再加入適量的白砂糖和蛋白,攪勻后,再沿碗邊慢慢倒回原來的碗里,此時原來的奶皮會慢慢浮起,然后放到火上蒸,不久又會結(jié)出另一層奶皮來,這樣就形成了兩層皮。上層奶皮甘香,下層奶皮香滑潤口。一碗饞人的雙皮奶就成了。
雙皮奶在香港受到很多人喜愛,不會沒有原因。許多人把這歸納為兩個字:香滑。這燉好的牛奶,雙層凝固,顏色潔白,成半固體膏狀,光潔平滑,奶皮不離碗邊,風(fēng)味甜香軟滑,營養(yǎng)豐富,別具一格。
有的食客甚至用詩一般的語言來賛美她:最飽滿,最馥郁,一層微微皺起的奶皮,觸動最深刻最溫柔的心弦。如天鵝絨般輕滑細(xì)柔,輕盈拂過唇邊,侵入味蕾,香醇回蕩在口腔內(nèi),久久不散。
雙皮奶最正宗的產(chǎn)地應(yīng)該是在廣東順德大良一帶。當(dāng)?shù)厥a(chǎn)水牛及水牛奶。這一帶丘陵起伏,水草茂盛,所養(yǎng)的本地水牛產(chǎn)奶雖少,但質(zhì)量高,水分少,油脂含量高,特別香濃,用來制作雙皮奶,風(fēng)味特別好。當(dāng)?shù)匾噪p皮奶著稱的店家就有“仁信”、“南信”、“民信”等。
順德大良正處在珠江邊上,順流而下,雙皮奶也就沿著珠江水路,一路擴(kuò)散到了中山、珠海,而后又到了澳門和香港地區(qū)。
香港“義順牛奶公司”這塊招牌也是由澳門傳過來的。在澳門議事亭前便有一家“義順”的店,雖然店內(nèi)裝修很一般,但生意一樣紅火,價格也比香港便宜些,但品質(zhì)并沒有降低,依然是那樣細(xì)滑香濃。店內(nèi)還有一種紅豆沙搭配冰奶皮的,更具別樣的風(fēng)味。
雙皮奶在家里也可以做,最重要的是選材。牛奶必須是新鮮的全脂奶,脂肪含量越高越好,做出的雙皮奶才夠香、滑、濃;其次,牛奶不能煮過頭,否則奶皮過早形成會破,熱牛奶要放一會兒,讓奶皮有時間充分凝結(jié);再次,要注意用小火慢慢燉,牛奶剛剛?cè)磕Y(jié)就要關(guān)火,老了口感就不好了。還有,鍋蓋要留個縫隙,避免水蒸氣滴到奶皮上起疙瘩,影響外觀。制取雙皮奶這樣的美食,自然得花上一番工夫。
雙皮奶的精華就在奶皮上,無論是熱的還是凍的,都適宜品嘗,各有各風(fēng)味。還可以在雙皮奶上加些配料,諸如紅豆、蓮子等,那就更是錦上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