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燦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走神,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不能作答;家庭作業(yè)完成質量差,常常少做,有時甚至不做,并找各種借口或理由搪塞,歷次測驗成績均不理想;不能積極主動地完成課堂作業(yè),拖拖拉拉,寫字速度極慢;不能抓緊時間改錯。
接班后,透過他這些突顯的問題,我還發(fā)現他有禮貌、尊敬老師、孝敬父母的優(yōu)點。這些辯證的認識為師生之間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移情感化,建立互相信任的師生關系
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到了小學中高年級,兒童的那種被尊重、賞識的需要和自我表現的需要,明顯地表現出來。他們在交往中很喜歡聽同伴的夸獎?!贬槍κ癄N的情況,我采用“移情感化法”來引導他,幫助他建立自信。
我以了解家庭基本情況為由,積極關注他,尋找機會和話題與其交流。多次的談話中,我講過自己剛到分校時的一些切身感受,講過變換了新的環(huán)境后自己的感受,以拉近和他的距離。每當這樣的時候,他總是細心地聽,我能感受到我們的心靠得越來越近。
我知道僅僅靠單一的交談是一下子難以奏效的,運用移情感化法要“在學生最需要溫暖、最需要體貼和幫助的時候,其效果最佳”。于是我更加留意石燦每日的表現,捕捉最佳的時機。有一天上午,他突然肚子疼起來,我沒有馬上通知他家長,而是先主動地詢問了他這幾天的身體狀況和飲食情況。原來是他早上急著趕車而沒有吃飯,我安慰著他并遞給他一杯熱水,然后用手輕輕幫他揉著。看得出來,盡管他當時有些不好意思,但他眼神中充滿對我的信任和感激。經過多次誠懇的談心,他感受到我真誠的關懷,也接納了我這個大朋友,以后的溝通就順利多了。
2.調整階段目標,激發(fā)其上進心
我為石燦量身制定一個個小目標,讓他有成就感,一改往常厭學的情緒。首先,我真誠稱贊他頭腦靈活,激起他的自豪感;再幫他分析目前成績不夠理想的原因:如教材變化了,作業(yè)沒有及時做……指出課堂上不能專心聽講、作業(yè)不能及時認真地完成是最根本的因素;又引導他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找到突破的方向,讓他用自己的特長來證明自己。我分階段制定不同的目標來激勵她,一旦達到了預定的目標就及時地在全班表揚,讓他享受成功的喜悅,從一次成功的開始,一步步引導他走向更多次成功。例如:他表示對聲樂很感興趣,我就鼓勵他參加課外興趣班,并及時向他家長了解其學習狀況,及時鼓勵他。他在區(qū)十項技能大賽中獲得了二等獎,我抓住這件事大做文章,極大地調動了他學習的積極性,讓他感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而是一個有能力、有特長的好學生。同時,我不斷地幫他調整其他學科的學習目標,增強了他學好其他功課的信心。
3.家校溝通,培養(yǎng)其良好習慣
石燦雖有了明顯進步,但在他身上仍存在著一些不足。所以,我絲毫沒放松對他的幫助。平時,我注意觀察他的行為表現和心理狀態(tài),及時幫助他,并主動聯系他的家長,了解他在家的表現,與家長商討適合他的教育方法,取得家長的支持與協助,家校形成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關注,智慧的光芒逐漸顯現。他已經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家庭作業(yè),在聲樂上也有了很大進步。他能自然愉快地與他人交流,關心班集體,也能踴躍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并在校運動會的跳高比賽中取得了高年級組第一的好成績。
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往往能影響他的品質、性格,乃至影響他的一生。作為班主任,不僅要教育學生學好文化知識,更要幫助他們全面發(fā)展,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這就需要我們努力從學生身上發(fā)現亮點,毫不吝嗇地用語言、目光、體態(tài)表達出對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欣賞,要充滿智慧地去引導他們,幫助他們找回自信,重燃希望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