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老子本姓李,名耳,字聃。但是,他為什么被稱為“老子”呢?
這應該是一個文化之謎。按道教《猶龍傳》、《混元圣紀》等的說法,老子可以分身降世,屢世皆為王者之師。到了商朝19世王陽甲執(zhí)掌天下的第十七年,老子從太清境分神化氣,投胎于玄妙玉女理氏腹中。一天理氏在村頭的一條叫做“厲鄉(xiāng)溝”的河邊洗衣裳,忽見從上游漂下來一個黃澄澄的比拳頭還大的李子。理氏見了便把它從水中撈起。時近中午,理氏又熱又渴,就將它吃了。這樣,理氏便開始有了懷孕的征兆,足足懷了九九八十一年。到了武丁做商王的第九個年頭的二月十五日卯時,理氏終于在楚地苦縣歷鄉(xiāng)曲仁里產下一男嬰。這嬰兒生下來就會講話,且白須白發(fā);理氏便喚他做“老子”。老子是理氏吞李子感孕而生,而且理氏家院中也有株李樹,于是老子便指李樹說:“這就是我的姓??!”老子不僅白須白發(fā),而目身高九尺(或說二丈九尺),美髯寬額,頂有紫氣,耳有三漏(即三個耳洞),故名“耳”?;蛟欢L七寸,又叫老聃;聃就是耳朵長大的意思。
老子到底活了多久呢?《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活了160多歲,或200多歲。
《禮記·曾子問》鄭玄注:“老聃,古壽考者之號也?!睆埵毓?jié)《史記正義》引張君相說:“老子者是號,非名。”國外的學者們傾向于這種看法。他們或將老子譯為“老哲學家”,或譯為“東方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