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在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廣為應用。但由于種種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在這種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弱勢個體”,即英語合作學習中的學困生。他們在合作學習中的參與程度有多高?能否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能否跟上其他同學的思維?其他同學能否理解他們的見解?是否盲目跟從他人?這種合作學習能否真正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嗎?能否使他們提高自信、自尊……許多問題值得我們來思考,合作學習中的“弱勢個體”是現在我們英語教學中必須關注的問題,切實解決好這些問題對于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調動所有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每位學生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合理組建合作小組,幫助“弱勢個體”樹立信心,增強合作意識
進行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小組組建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合作學習是否有效地進行。其中“弱勢個體”的合理安排對合作小組和他本人都會產生較大的作用。研究表明:(1)如果合作小組內學生的能力有差別,小組內部的討論會更有效;(2)小組成員能力普遍較低,他們就沒有發(fā)起討論并將其繼續(xù)下去的必備的知識,能力較高學生之間的合作經常會發(fā)生問題;(3)盡管研究發(fā)現學生向同性伙伴或朋友炫耀學習成果,但如果小組中男女學生的數量不平衡,就會影響小組合作的質量。所以我們在組建合作小組,應先對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進行綜合評定,將合作學習中的“弱勢個體”與優(yōu)等生合理搭配,做到“組內異質”。并注意組員之間的人際關系,尊重學生的自愿。組建后應保證要求小組成員間要互相友愛,坦誠相見,民主平等。要根據學困生的個性特長,給他們安排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并適時組織一些小組游戲和競賽,如根據“弱勢個體”的特長開展一些游戲和競賽,讓組員認識他的優(yōu)勢,讓學困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互相關愛的真摯情感,也讓小組成員認識到小組的成功取決于每個組員的努力,認識到自己對于小組所承擔的責任,變壓力為動力,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增強其自信心。
二、做好“弱勢個體”學習的課前準備工作,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內容
小組成員對合作問題知識的掌握程度是保證每個組員積極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前提。小組合作中的“弱勢個體”在知識掌握方面也往往也是“弱勢”的。要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要做到以下兩點:
1.注意課前預習
學困生知識基礎較差,課前對知識的復習和預習的程度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在合作學習時參與程度以及對知識的領悟和理解程度。在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前,教師要督促這些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前復習和預習,教師也可以親自指導,使學困生掌握合作學習中要運用的知識,并在合作學習中體驗成功,感受快樂,并逐步養(yǎng)成自愿性的課前預習和復習,從而駛入良性循環(huán)。
2.設計層次性學習內容
合作學習中,教師要針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材的重難點,設計出具有層次性的合作內容。這樣,既能激起優(yōu)等生參與學習的動機,又能讓學困生在這些方面有興趣地參與小組的討論和合作。
三、培養(yǎng)和提高“弱勢個體”的合作能力和習慣
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不僅取決于個人活動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小組中社交活動的有效性。小組活動的效果取決于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習慣。合作能力和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要保證合作學習的成功,就必須重視合作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在合作能力和習慣方面“弱勢個體”存在的問題更多,更需要教師的積極培養(yǎng)。如果將“弱勢個體”放在合作學習的情境中,對他的合作能力和習慣不加以培養(yǎng),就好像將不會游泳的人放在大海中,后果可想而知。即使有些“弱勢個體”能夠在實踐中磨煉出合作的能力和習慣,那也是很少數,也需要大量的時間。這樣就根本無法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叭鮿輦€體”也無法在合作學習得到發(fā)展。
1.培養(yǎng)“弱勢個體”傾聽別人發(fā)言的習慣
學會傾聽是合作的前提,“弱勢個體”在這發(fā)面尤為重要,合作學習中的“弱勢個體”的產生主要原因是沒有傾聽別人發(fā)言的習慣。教師應該明確告訴他要做到的要求:記住別人發(fā)言的內容,包括必須聽清教師的問題,聽懂小組的分工要求;認真而仔細地聽取別人的發(fā)言,要讓別人把話說完,不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即使對他的發(fā)言有意見或聽不明白,也要耐心地聽別人說完;要積極思考別人的發(fā)言。這樣才能跟得上小組討論的節(jié)奏,弄清有關知識,鍛煉自己的思維。
2.培養(yǎng)“弱勢個體”的表達能力
在合作學習中,僅僅會聽是不夠的,每個學生還必須學會表達?!罢f”是表達的一種形式,卻不是唯一形式?!叭鮿輦€體”由于發(fā)言機會較少,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有些時候往往心里明白就是說不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方面要注意培養(yǎng)學困生的行為表達能力,如當他們語言表達有困難時,可引導他們借助手勢、動作、圖畫等完成其中的表達過程。例如在教學“My Home”一課時,讓學生小組合作設計一套房子并布置各個房間,在各個房間里畫上一些學過的物品,涂好顏色,然后小組成員用英語介紹小組設計的房子,要求用“Look at myIt’s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