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人的生存方式之一,也是人的生命運動形式之一。
那么,閱讀又是怎樣的一種生命運動呢?閱讀就是脫離外在形骸、心游萬仞、目接千載的過程。落霞與孤鶩齊飛,心向往之;秋水共長天一色,心曠神怡。閱讀能讓你進入另一個時空,一切似夢非夢、悵恍迷離卻又似乎觸手可及、可聞可嘆,一切似曾相識而又絕非現(xiàn)實,一切神奇怪異卻又無所不可,你似在旁觀又似在親歷的境界。
一、閱讀的奇妙
1.閱讀的奇妙,第一是“體驗”
從作品產(chǎn)生來看,好的優(yōu)秀作品都是作家們心血凝成的產(chǎn)物。它必定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或代表了作者的一時心緒,傳達了自己或代言了別人的一種情感才獲得一種普遍的共鳴。好的作品通常宣泄一種悲歡離合的情感,釋放了自己憂憤交夾的情緒,或升華了一種人類關(guān)懷的普遍精神。
同樣,從閱讀者方面來看,每一個真正進入書中境界的心靈,都是能擺脫現(xiàn)世束縛,能自由翱翔、實現(xiàn)精神超越的心靈。在書中的世界自由地出入,與書中人物自由呼吸,與書中人物悲哀與共、榮辱相生。
所以讀書,第一是一種精神的自由體驗。足不能至者,心向往之。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飽滿與充盈,感受到了生命真實的存在與鮮活。不論是疼痛與歡欣,還是無悔與無望,抑或是愛與哀愁都是自然而然的。閱讀讓人在“體驗”中超越世俗羈絆。
2.閱讀的更奇妙之處還在于“發(fā)現(xiàn)”
語言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大多的解讀可能性。語言是精確的,所以它可以溝通;但語言又絕對是模糊的。模糊性就是事物現(xiàn)象不確定性在整體上的總和,它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它反映了事物的動態(tài)性和多因性。對于閱讀的主體而言,客體作品的不確定性給他帶來感受和認識上的多樣性、靈活性和隨機性。因而語言的模糊性增長著人類思想的歧異性,極大地豐富著人類思想文化內(nèi)容?!扒€人中就有千個哈姆雷特”也是語言模糊性的表現(xiàn)。所以,當主體的閱讀者對作品做出自己的、特有的、獨到的、創(chuàng)造性的闡釋時,恰恰是閱讀者的主體性與主動性最好的表現(xiàn)。這種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的闡釋既使閱讀者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了生活、“發(fā)現(xiàn)”了作者,從而又“發(fā)現(xiàn)”了自己?!鞍l(fā)現(xiàn)”了自己自我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因此,學生在閱讀活動“體驗”與“發(fā)現(xiàn)”中,使自己內(nèi)在的生命本質(zhì)獲得一種更高層次的新形式。
語文學習最終指向文化的熏陶與傳承,完成后來者心靈框架的構(gòu)建;而民族的文化底蘊、人文內(nèi)涵以及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又比較集中地體現(xiàn)在優(yōu)秀文學中,這些文化的靈魂、精髓,只有通過大量的擴展閱讀,才能內(nèi)化為人的精神養(yǎng)分。
所以要重視閱讀。讓學生自主地閱讀,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悟,讓閱讀化為學生不可或缺的生命體驗。
二、在教學中如何開展閱讀教學
1.激趣
聲情并茂的導語有很大的作用。記得我在引導學生讀魯迅的作品《朝花夕拾》等時,是這樣說的:“六十年來,他從沒有真正死掉。親近他的,信服他的,愛戴他的,利用他的,攻擊他的,冷落他的,敬而遠之的,謬托知己的,舐皮論骨的,和他生前一樣?!?br/> “有人說他世故、多疑;有人說他寬厚、仁慈;有人說他心胸狹隘、尖酸刻?。挥腥苏f他是‘站在隊伍前列我們的同志、朋友、父親和師傅’;有人鄙夷地說他沒有自己的長篇,是空頭的文學家;有人說他篇篇雜文似投入敵人心臟的匕首投槍;有人主張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而他在黑暗中目光如炬,看透了社會與人性的弊病,痛加針砭,決不留情,即使是對自己皮袍下的‘小’也不放過,痛加貶斥——唯其有大勇氣如此,才可以直面真自我,才可以讓人洞見其真性情;有人談風花雪月,有人談閑適優(yōu)雅,而他在黑暗中獨立支持,不與一切黑暗的勢力同流合污?!畽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撬膶懻眨弧囊夂擒醪徊?,我以我血薦軒轅’是他的一顆赤膽忠心?!?br/> “他是誰?你會不會讀一讀他給自己寫的自傳,你會不會讀一讀他寫的文章,看一看他冷峻的語言下有多少深沉含蓄的情感,在他那波瀾不驚的外表下蘊藏著一顆怎樣倔強的靈魂與赤誠的愛國憂民之心?!?br/> 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躍躍欲試。
2.用繪聲繪色的朗讀引導學生去讀書
我記得在教2010屆的初二時,為了讓學生去讀《湯姆·索亞歷險記》,我就選了一些段落在晚自習時給學生朗讀。我是盡可能地邊讀邊插幾句解釋,同時運用動作與語氣予以強化,其實也就是學習易中天先生充分運用一點說書人的本事,讓學生聽得入神。我親自聽到一個學生對別班的學生敘說他聽我讀小說的感受。
我還記得讓學生讀《水滸》時,我給學生選讀的段落是“楊志賣刀”,由于英雄落難,情懷難抒,抑郁不平,委屈寂寞,我一邊動容地讀,一邊有唏噓感嘆,我的學生竟跟我一樣也有星星點點的淚光閃現(xiàn)。
3.用有關(guān)的知識來引導
也是讀《水滸》那陣時,我還引用了金圣嘆的話來高度贊美《水滸》的成就。金圣嘆這樣說:“天下之樂,第一莫若讀書;讀書之樂,第一莫若讀《水滸》。”金圣嘆又說林沖是“一等一的一個英雄”。我就以此為引子,講林沖的地位,講他的武藝,講他的光明磊落,講僅因他有個漂亮的妻子就給他引來了殺身之禍,講他縱然百般委曲求全都不能得到對手的寬宥,對方必欲見他的骨頭才罷手——世道如此,人心黑暗由此可見一斑。我就是這樣引導學生去讀林沖的故事的。
4.從課本內(nèi)外找到內(nèi)容或情感上的共同點來讓學生進行比較,仔細品讀
比如上《丑小鴨》時,我們同時讀《心田上的百合花》??嚯y、困境、被嘲弄、被排擠,奮斗、拼搏、艱難的掙扎、痛苦的期待,不屈的靈魂終于熬過夜的黑暗而迎來黎明的燦爛,帶淚的歡笑如花兒般顯出動人的美麗。潔白美麗的天鵝、懸崖上盛開的百合向世人昭示的精神又豈是一點兩點。那是信念的執(zhí)著,那是漫長的忍耐,那是對命運加諸意志力的最大折磨的承受,那是將一切嘲弄諷刺置之腦后的自信與倔強,那是功成名就后的謙虛與勤勉……這樣的文章文、情、理兼具,形象的動人與哲理的深刻都令人過目不忘。如果我們平時在教學中也多引導學生多讀讀這些文章,既開闊了視野,又對成長中的心靈產(chǎn)生雖一時無法估評但一定受益匪淺的作用。
引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多種多樣,只要用點心,我相信你們的方法會多得多。
?。ㄗ髡邌挝?重慶市云陽縣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