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把“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核心理念。在高考語文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強化學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理念,摒棄對學生壓榨式、拔苗助長式的教育。
關鍵詞:新課程;以人為本;精心備課
作為教育教學工作者,每個人都明白,新課程改革的核心、靈魂是“以人為本”,落實到學校教育上,就是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里面包括兩個重點:一個是每個學生,一個是發(fā)展。關于平時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落實“以人為本”,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做好,那么,在緊張的語文高考復習過程中,如何落實好“以人為本”,使不少高中語文老師感到有難度。有的老師認為把高考內容復習好了就行了,有的老師干脆是要求學生把考試成績制成圖表,讓家長知道學生成績的變動范圍……所有這些,都是圍繞著還有幾個月就要開始的人生大考。此時不搏何時搏、堅持就是勝利等等就是在這個時候老師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
一、在高考語文復習過程中,強化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摒棄對學生壓榨式、拔苗助長式的教育
我們要強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優(yōu)越感和責任感。那種壓迫式的教育,對高考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極強的摧殘力。
記得曾經有學者總結了國內外的學生在各個學校階段的對比,尤其是高考前后的學習狀態(tài)的對比,發(fā)現(xiàn)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們的學生在小學、中學時,學習非常勤奮,但經過激烈的高考之后,到了大學,許多學生不適應自由的環(huán)境,不會自我管理,開始失去方向,拼命地玩,打游戲,看電影,通宵上網等等,比比皆是。他們在努力把以前失去的東西補償過來,甚至最終沒有完成學業(yè),中途退學。而國外的教育恰恰與我們的教育形成鮮明的對比,小學和中學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學生自由的個性得到了發(fā)揮,在大學里面由于已經長大成人,面臨社會競爭的壓力,自己會努力地追求進步,正因為這些不同,國外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才會更有競爭性和優(yōu)勢。
那么,從這個例子,我們會得到哪些啟發(fā),應該如何強化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呢?我認為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1)幫助學生制訂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幫助學生確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2)可以把復習的內容制作成精美的課件,既可以讓學生有美的享受,又可以提高復習效率。(3)我們語文老師要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一堂課內,中途要給學生一定的大腦放松的時間,千萬不能整堂課都是批評和修改錯誤。
二、在高考語文復習過程中,必須對課堂復習內容熟練掌握和精心備課
一堂精心備好的課,對學生是美的享受,語文老師對復習內容的熟練掌握可以讓課堂講解得很透徹。將重難點呈現(xiàn)出來供學生討論交流,討論中和討論后,教師要站在稍稍前于學生智力發(fā)展的邊界,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誘導,把問題引向本質和規(guī)律,得出正確的認識。
三、要做好圍繞課堂效益的相關管理,多與學生交流溝通,最好是“全天候”的暢通交流
課堂的交流既要面對全體學生進行,也要講究效率,做到對話精悍,交流有力,最大化地發(fā)揮課堂效益。對于面露疑問的學生,課后要及時解疑;對于總是開小差的學生要及時談心;對于已經出色完成學習任務的,可以適當布置拓展的任務,提高要求。課后的及時跟蹤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應該定期進行,要有長期的耐心和恒心。
總之,在高考語文復習中落實好,需要我們高中語文老師付出太多的汗水,需要我們有長期的目光,更需要我們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
?。ㄗ髡邌挝?江蘇省鹽城市南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