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的教學,不能只局限在課本,還應廣泛地開展課外閱讀,開拓學生眼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常言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倍嘧x課外書,有利于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所以我在教學中努力倡導學生多讀課外書,努力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孩子們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下面,我談談對孩子們課外閱讀的指導。
一、結(jié)合課堂教學,開展課外閱讀指導
選入語文教材的文章,都比較貼近兒童生活,適合小學生閱讀。當學生在語文課上表現(xiàn)出很強的求知欲時,便可推薦書目,引導他們進行課外閱讀。例如:當學到《草船借箭》時,可以推薦《三國演義》。學生通過課外閱讀進一步感受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有膽有識,才智過人。針對知識性較強的作品,可以在閱讀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點中提煉出一個話題,引導學生到課外書中去搜集相關的知識,形成一個知識鏈,而后向全班同學匯報,達到互相交流、提高興趣的目的。
二、營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和氛圍
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能夠激發(fā)師生的讀書欲望。如把班級布置成一個小型圖書館,開展“自給自足”式的補充圖書方式,通過進一步規(guī)范圖書角的建設,使學生的課外書籍實現(xiàn)資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墻壁展出名人名言、經(jīng)典詩文,乃至優(yōu)秀學生的讀書自創(chuàng)“小名言”。如:“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薄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皶接新非跒閺剑瑢W海無涯苦作舟?!泵恳幻鎵Ρ?,都浸潤著文化氣息,飄溢著濃濃書香。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應該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故事人人愛聽,尤其是小學生,一聽老師要講故事,都會挺直身子,豎起耳朵,兩眼閃爍著興奮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地微笑,聽得津津有味。所以,這時候,當老師講完故事,向?qū)W生推薦課外書時,這效果肯定比任何說教都有效。我在給五年級學生上課外閱讀的時候,就給他們講《西游記》《三國演義》的故事內(nèi)容。每講到精彩之處,學生就會露出那急切、期盼的眼神,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整本書看完。課后他們會爭先恐后地看這些書。這樣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講故事的形式可以多變,不僅老師講,學生也可以講,還可以師生、生生之間比賽講。這樣,學生有了自主的發(fā)言權(quán),就會千方百計地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每一個故事,都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催化劑。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要強化學生自主閱讀意識,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學生做文摘卡片。要像蜜蜂一樣及時地、不斷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隨時摘錄下來,指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
創(chuàng)造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交流信息的機會,進一步加強指導怎樣選擇、積累有益信息,讓他們在交流中獲取更多的信息。
“不動筆墨不讀書?!惫膭顚W生多讀書、勤動筆,既可以在書上做眉批、畫線、打重點符號,也可以寫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發(fā)表的看法、見解,督促學生做到勤動筆多看書,及時寫自己的感受,促進理解消化,提高表達能力。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展示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熱情,引導學生持之以恒,堅持閱讀。讀書交流活動的形式要豐富多彩,如開展“讀書匯報會”“安徒生童話”故事會;也可以結(jié)合校園文化的建設來舉行,以發(fā)揮閱讀活動的綜合效應,“校園童話節(jié)”“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等。通過活動,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展示出來,使他們體驗到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
總之,語文教學光靠課內(nèi)是不行的,必須要讓學生多讀課外書,以開拓眼界,豐富知識,指導好課外閱讀,這對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會更加輕松、自如。
?。ㄗ髡邌挝?四川省喜德縣李子鄉(xiāng)史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