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有人估計說每年成人約患1~3次感冒、兒童則為2~7次。當然,輕重不等,大多數癥狀輕微,而且一般三五天皆能自愈。
感冒也是最容易診斷的疾病,許多感冒都是病人自己診斷的,到藥房去買點感冒藥吃,一吃便好,其實,不吃藥也會好。當然,也有麻煩的,有的病人癥狀嚴重,有的病人夾雜細菌感染或加重原有疾病,但終究是少數。
感冒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兩類。普通感冒我國民眾多稱為“傷風”,突出的癥狀是鼻塞、流涕、喉癢、干咳、頭痛等癥狀,可有低熱或不發(fā)熱。流行性感冒有一定的傳染性,接觸病人后1至3日發(fā)病,常突發(fā)高熱、頭痛、全身肌肉酸痛、虛弱無力,但鼻塞、流涕等癥狀卻不明顯。流行性感冒因感染流感病毒引起,有許多類型,各型毒力不等,除個別類型外,大多毒力不強,起病癥狀雖重,但數日至一周仍能自愈。
既然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即自己會好的病,理論上便可以不用治療。但病人有鼻塞、流涕、喉癢、干咳、頭痛、發(fā)熱的癥狀,當然也可以用點藥來減輕癥狀。對于流行性感冒癥狀重的也可以用點抗病毒藥,能縮短點病程和減少傳染給其他人的機會。普通感冒由于癥狀多不嚴重、病程短和傳染性很弱,故多不需要應用抗病毒藥??傊?,感冒可以自愈,藥物治療主要用于癥狀嚴重的少數病人,治療的目的只在于減輕些癥狀而已。
感冒時身體不適,當然宜乎適當休息。由于身體不適,必無旺盛食欲,偶有病毒影響腸道,尚有可能引起腹瀉,所以多建議吃些清淡易消化之食物。若有發(fā)熱的,尤其是對用退熱藥的病人,由于退熱時多出汗,則建議多飲水,以補充些水分。
不過,對感冒發(fā)熱病人“建議多飲些水”的全世界通行的做法,在我國許多醫(yī)院、許多情況下卻被升格為輸液,要向病人靜脈里輸入每天輸入1 000~2 000毫升葡萄糖水或鹽水,而且要連續(xù)輸上幾天!甚至只要是感冒,連不發(fā)熱的也要輸液。當然,一旦輸液,不會“白輸”,不管有無夾雜細菌感染,加進許多抗菌素是經常的了。于是,看個感冒要花多少錢的問題又產生了。
之所以如此,應該說有病人與醫(yī)生兩方面的原因,病人希望病快些好,認為“掛水”好得快,希望醫(yī)生掛水;醫(yī)生怕病人認為“不重視”要掛水就掛吧,當然也怕夾雜或繼發(fā)細菌感染,用些抗菌素預防也好。醫(yī)生應該向病人說明感冒是自限性疾病,“掛水”并不能縮短病程,也應該仔細檢查有無細菌夾雜感染,若確實需要使用抗菌素,可否口服、肌注或分次靜脈推注,還是必須經靜脈點滴。
感冒病人輸液,增加了醫(yī)療費用不說,就每天被迫躺在輸液床上不能動彈達10小時左右其實也十分難受。這且不談,單從醫(yī)學原理上說,感冒輸液,至少有下列問題,或者說是危害:首先,短時間內輸入大量液體,加大了血液循環(huán)的流量,增加了心臟的負擔,也增高了血壓。對于有心肺疾患、高血壓的老人來說,尤其在滴速過快的情況下,甚至有引起心力衰竭、腦溢血的可能。其次,若對并不知患有糖尿病而事實上卻患有糖尿病者輸入大量葡萄糖有導致“高滲性糖尿病昏迷”的可能性。第三,感冒輸液大多數情況下是在急診留察室或臨時病房內進行,此類場所為便于觀察病情,大多是許多病人共用的大通間,病人為了輸液,每天在其中度過十來小時,或是住上幾天,事實上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許多夾雜感染或繼發(fā)細菌感染的機會,徒然使病情加重。第四,即使需要使用抗菌素,將抗菌素溶入1 000~1 500毫升液體中從靜脈滴入,約10小時左右滴完,一天24小時,藥物的濃度并不均衡,抗菌效果也未必強于口服、肌注或分次靜脈推注。
因感冒而輸液,實在想不出必要的理由。花錢買罪受,卻是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