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學習的巨大原動力。激趣法是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朱熹說得好:“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蓖袪査固┮舱f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推動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獲取能力的一種強烈愿望,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源泉。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呢?在教學中,我嘗試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精心導入,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比绻麑W生在上課一開始,就能注意聽講,他們才有可能連續(xù)并認真地聽下去。否則,學習效果必然受到影響,那么,怎樣才能講好開頭呢?教師應準確把握教材,根據(jù)教材內容設計出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導入法。具體來講,可采用歌曲、掛圖、寓言、詩詞、漫畫、新聞、故事、案例等多種方式導入。如在學習“知識助我成長”這一內容時,我展示“大眼睛”蘇明娟的照片,然后問:“你們知道她嗎?想聽她的故事嗎?”這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有了疑問,同學們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為了弄清答案,他們積極地學習本節(jié)內容,懂得知識改變命運,要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努力學習,效果非常好。
二、靈活教學,激發(fā)興趣
教學方法是實現(xiàn)教育目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案例教學法、活動教學法、討論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能采用固定的教學方法,而應根據(jù)不同內容,不斷變換教學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誠信是金”這一內容時,我采取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我先展示兩組材料:“海爾”集團從砸冰箱到成為國際知名大企業(yè);“三鹿”因三聚氰胺事件而破產(chǎn)、“雙匯”因瘦肉精事件而遭受巨額損失。然后讓同學們分組討論這是為什么,然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通過討論、對比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知道了誠信對企業(yè)的重要性。接著讓同學們辯論:“誠信無小節(jié)”和“小節(jié)無大礙”。這樣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不斷給學生新的刺激,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爭辯中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從而使學生成為課堂的參與者、合作者。
三、巧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主要內容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其中涉及一些深奧抽象的原理,學生學習起來很吃力。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教師可根據(jù)教材內容,巧設情境,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興趣。例如,“珍惜學習機會”這一內容的難點是讓學生從內心深刻體會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從而學會珍惜學習機會。針對這一難點,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表演情景劇《一個中學生的故事》:甲同學家里本不富裕,但是父母為了讓他接受更好的教育,送他到市區(qū)學校讀書。他到學校后,剛開始學習很認真,但是后來交上了壞朋友,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而且還違反學校紀律。后來父親在打工時不幸遇難,由此引發(fā)了甲同學的思考。通過情境的再現(xiàn)使學生身臨其境、產(chǎn)生共鳴,引起學生的反思,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學習“挫折”這一內容時,我播放《真心英雄》,并讓大家齊聲高唱,學生在優(yōu)美的歌聲中不知不覺受到了教育。
四、拓展課堂,激發(fā)興趣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思品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讓知識走近學生,這樣學生可以切身感受到思想品德學科的實際效用,可以在參與活動后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本學科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應結合不同的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活動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才華;應讓學生從社會大環(huán)境中理解、體會做人的道理,從而認識社會,適應社會,提高整體素質。例如在學習法律知識時,可以結合法律知識本身的特點,請一個法律輔導員,定期給學生講一些法律知識;還可讓同學們到法庭旁聽,體會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在學習思想品德時,可以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訪問,走訪本地革命前輩,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考察本地主要污染源等,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同時在實踐中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思想品德教師只要積極投入,牢牢抓住激發(fā)“興趣”不放,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