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器樂精品創(chuàng)作”委約暨征集作品音樂會舉辦
本刊訊 中央音樂學院“211工程”三期建設——“中國民族器樂精品創(chuàng)作”委約暨征集作品音樂會,于2011年10月31日晚在該院音樂廳舉行。該項目由原副院長徐昌俊教授和民樂系主任李光華教授發(fā)起,旨在推動中國民族器樂的新創(chuàng)作。本期獲獎作品有趙俊毅的二胡與鋼琴《幻想曲》、周娟的三重奏《西風破》、王青青的古箏獨奏《意動闌珊》和王丹紅的九重奏《梅邊四夢》,委約作品有龔曉婷的笛子獨奏《三遠》、郝維亞的二胡獨奏《遠方》。音樂會上演奏了部分獲獎和委約作品。徐昌俊
和李光華代表學院向獲獎作者頒發(fā)了獲獎證書。 (于慶新)
中央民族樂團舉行“軟弓硬弦走京調”音樂會
本刊訊 2011年10月28日,中央民族樂團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演出了一臺具有戲曲音樂、民間音樂風格的作品音樂會。曲目有:民族管弦樂《管弦絲竹知多少》(關廼忠曲),女高音與樂隊《戲彩》(劉文金曲),京胡與樂隊《赤膽忠心》(選自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吳華、馬駿編曲),京劇與樂隊《夜深沉》(京劇曲牌,吳華改編),高胡獨奏《平湖秋月》(呂文成曲,黃丹鴻編曲,王天明配器)、《鳥投林》(易劍泉曲,黃丹鴻編曲,王天明配器),笛子、嗩吶與樂隊《紅太陽照邊疆》(金鳳浩曲,馮曉泉、馮永興編曲),笛子獨奏《水鄉(xiāng)船歌》(蔣國基曲)、《三五七》(浙江婺劇曲調,趙松庭編曲,王天明
配器),京胡與樂隊《穆桂英掛帥》(中央樂團集體創(chuàng)作,關廼忠編曲)。(寧)
“炎黃風情”首演20周年紀念音樂會在天津舉行
由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天津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家協(xié)會、人民音樂出版社和天津交響樂團聯(lián)合舉辦的“鮑元愷“炎黃風情”首演20周年紀念音樂會”,于2011年10月21日
晚在天津中華劇院舉行。
音樂會上,由20年前的首演指揮王鈞時指揮天津交響樂團演奏了這部由“燕趙
故事”、“云嶺素描”、“黃土悲歡”、“巴蜀山歌”、“江南雨絲”和“太行春秋”等6個組曲組成的24首色彩斑斕的優(yōu)美樂曲,演出贏得了全場聽眾的深切共鳴和熱烈的掌聲。
20年來,“炎黃風情”從天津出發(fā),通過音樂會、唱片、廣播、電視和網絡的傳播,獲得了各地華人和西方樂壇的廣泛關注。1995年4月3日兩岸四地聯(lián)合在香港舉辦“炎黃風情”專場音樂會,1996年2月2日北京和臺北兩岸同步舉辦“炎黃風情”音樂會,2006年12月8日在天津音樂學院舉行“炎黃風情”15周年研討會和多種改編版本音樂會,人民音樂出版社于2006年、2008年分別出版“炎黃風情”的總譜和鋼琴譜(2009年獲中國出版集團第四屆優(yōu)秀圖書獎),2007年7月余隆指揮美國三大樂團先后演出“炎黃風情”選曲,以及自1999年起多次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新年音樂會上演出“炎黃風情”選曲,這些演出活動大大推動了“炎黃風情”在國內外的傳播。近十年來,經國家教育部推薦和審定,“炎黃風情”又陸續(xù)進入各地中小學
音樂課本,成為通過課堂向下一代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教材。(萌)
“華韻金秋——今夜星空璀璨音樂會”在京舉行
2011年10月23日,被譽為“中華飛天音樂名片”的航天國樂室內樂團在國家大劇院秋季演出季中,獻上了一場《華韻金秋——今夜星空璀璨音樂會》。該樂團成立于2007年,樂團聚集了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高等院校的優(yōu)秀中西樂演奏家。樂團特邀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王次炤任顧問,劉亞任藝術總監(jiān)。2008年,航天國樂的原創(chuàng)作品《科學暢想組曲》搭載神舟七號升空;2009年,航天國樂在北京音樂廳創(chuàng)辦了中國人的星空音樂會——航天國樂音樂會;2010年,航天國樂受邀參加世界月球大會開幕式
演出,同年,航天國樂作品受邀參加上海世博會太空家園館主題日活動。
音樂會上,觀眾欣賞到了航天國樂室內樂團委約作曲家李濱揚創(chuàng)作的《奔月》、奧利維爾·杜桑(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制作人,《秋日私語》作曲)創(chuàng)作的《北京巴黎之夜》等全球首演作品,還有中國樂壇優(yōu)秀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航天國樂《科
學暢想組曲》之《天上黃河》、《虎年虹灣圖》、《后羿射日》、《千禧月圓》等新作品,以及《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梅花三弄》等耳熟能詳的中國傳統(tǒng)民樂作品。(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