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管理學認為,管理過程分為計劃、執(zhí)行和控制三個主要階段。而一部分領導認為,領導就是管理。他們重視了訂計劃、作決策等“管”的行為,忽視了執(zhí)行、控制等“理”的過程。在實際工作中,他們也常常把作決策、發(fā)命令、教育員工、傳達上級指示等“管”的行為當成管理。有的強調“管轄”,只注重保護好本部門、本地區(qū)的利益,缺乏大局觀念和長遠眼光;有的注重“管制”,靠制訂嚴格的紀律和嚴厲的懲罰措施來約束下屬,其結果往往導致下屬消極怠工、工作效率低下;有的慣于“管教”,開會訓話,把個人意志強加于人,結果也常常事與愿違:有的只會“管到”,以文件傳達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以講話落實講話……
應該說,導致這些領導干部重“管”輕“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學習意識不強,思想觀念陳舊,知識結構單一,只會沿襲傳統(tǒng)的方法和經(jīng)驗辦事,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i有的個人主義嚴重,固執(zhí)己見,搞一言堂,不善于聽取下屬的正確意見;有的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只會交任務、壓擔子、要結果,不善于深入細致地宣傳發(fā)動群眾等。
管理是一門科學,不是簡單的行政命令。領導干部應當從傳統(tǒng)的重“管”輕“理”,轉向“管”、“理”并重,尤其要管在“理”上。那么,如何才能管在“理”上呢?
建章立制,管在“治理”
通過建章立制,實現(xiàn)“以制度管人”,而不是“以人管人”,這是現(xiàn)代管理的基礎。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光靠人們的道德自律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建立健全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管理才有據(jù)可依,有章可循?!叭斯苋耍焦茉綗┥?;制度管人,越管越爽神”,這就是用制度來治理的成效。領導干部要從事前約束的角度,建立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并付諸下屬討論,得到他們的認可;要嚴格督促,保證規(guī)章制度的實施:要獎懲分明,及時兌現(xiàn),做到“賞不逾時”、“罰不遷列”。
因勢利導,管在“道理”
領導干部,特別是基層領導,要善于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會講道理。因勢利導地講明道理,有利于統(tǒng)一思想,開展工作。道理明,則人心齊,干勁大;道理不清,一味靠“高壓”,效果常常適得其反。在實際工作中,有時委婉含蓄地暗示道理,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注重過程。管在“梳理”
管理包括機構、章法和人等要素,管理的本質在于正確處理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具體工作中,領導干部要注重“過程管理”。為了實現(xiàn)工作目標,實施既定的工作計劃,領導干部應當組織和配備人員,對各個過程的結果進行監(jiān)督檢查。在監(jiān)督檢查過程中,及時梳理各個要素,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協(xié)調解決矛盾,使建立起來的相關組織能夠有效運轉。對領導干部來說,這種梳理“是非常必要”的,它比單純坐在辦公室里看報表更為重要。麥當勞總裁羅杰就喜歡搞突擊檢查,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糾正,他的這種“走動管理”,對提高下屬的工作效率產(chǎn)生了積極的作用。
放手放權,管在“分理”
鄧小平同志在批評官僚主義時說,他們“管了很多不該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少數(shù)事必躬親的領導干部也是這樣,喜歡問得過多,管得過嚴,統(tǒng)得過死。究其原因,主要是對自己的下屬不放心,不敢放權給他們,生怕出什么意外。下屬也被捆住了手腳,時時小心謹慎,事事請示匯報,沒有主動權,沒有創(chuàng)造力。作為現(xiàn)代領導干部,應當遵循“層次管理”的原則,善于“分理”,即“領導做好領導的事,各層做好本層的事”,切忌大包大攬,越過中間層次,~竿子插到底。善于“授權”:一要合理。授權不受責,不讓下屬有壓力。二要適度。授能不授庸,不盲目下放權力。
以人為本,管在“情理”
現(xiàn)代管理的核心是對人的管理。領導的關鍵也是對人的領導。領導干部要取消命令式、懲罰式的管理方式,樹立以人為本和“領導就是服務”的觀念,重視情感管理,重視對下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重視給予關心、信任和尊重,從而有效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文/劉紹泉據(jù)《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