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目前的數(shù)學課堂,學生“苦”學現(xiàn)象還普遍存在。原本富有情趣的教學變得過于理性,課堂上充斥著知識的講解、機械的訓練。如此種種,破壞了學生的學習情緒,磨滅了學生豐富的情感,使部分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厭煩和懼怕。法國教育思想家盧梭曾指出:“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睘榇?,我思考:如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我發(fā)現(xià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開展對學生學習情趣的激發(fā)和引導是關鍵。經過幾學期對學生進行情趣導向的課堂實踐,我總結了以下一些方法和經驗與大家分享。
一、對學生進行情趣導向的若干方法
要提高小學生數(shù)學課堂的學習情趣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在教學中要設法操作各種變量使學習活動能適應學生的心理,使他們感到學習的有情有趣。
1.善用故事,聽出情趣
布魯納說得好:“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痹谛W數(shù)學課堂中,把學習內容孕于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中,往往能神奇地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雙眼發(fā)亮,精神百倍。
(1)故事導入,引人入勝
在數(shù)學課伊始,教師若能采取富有情趣的教學藝術,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趣味盎然地投入學習情境,那就達到了“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的境界。用故事導入是學生感興趣的一種方式。與數(shù)學知識相關的故事不少,尤其是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如在講簡便運算時可以講小高斯的故事,在講解決問題的策略時,可以講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或曹沖稱象的故事。再如教學《循環(huán)小數(shù)》時,我讓學生聽了配樂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他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他對小和尚說……”學生聽著配樂不由地笑了,老師笑著問:“哪個同學接著往下講?”學生躍躍欲試,熱情高漲。老師繼續(xù)問:“這個故事講得完嗎?”學生齊答:“講不完?!薄盀槭裁矗俊薄耙驗檫@個故事總是不斷重復說著這幾句話。”“說得很好,在數(shù)學王國里,就有一種數(shù),這種數(shù)的小數(shù)部分的數(shù)字也會像這個故事里幾句話一樣,不斷地重復出現(xiàn),你們想知道嗎?”循環(huán)小數(shù)這個概念比較抽象,我以簡短詼諧的配樂故事作為這節(jié)課的“開場白”,不僅形成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還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感知了“不斷”“重復”“無限”等概念,然后借故事順勢引導,有引人入勝之妙。
(2)故事結尾,余音裊裊
一堂課的結尾就如一曲樂章的尾聲,設計得好,就會擲地有聲,余音繚繞,回味無窮。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采用故事結尾,既是全課的總結又是課堂學習的延伸。為此我注重搜集一些與學習內容有關的數(shù)學故事,力求讓每節(jié)課的結尾都成為學生的期待。如設計解決問題的策略(還原問題)一課結尾時,我用了一個李白沽酒的故事,“我國唐代有個大詩人李白,性格豪放,酷愛喝酒。有次他提壺去買酒,遇到店家就加一倍,遇到花喝一斗。一路上三次遇到了店和花,就喝光了壺中酒。請你算一算,壺中原有多少酒呢?”再如學完分數(shù)應用題之后,設計“分牛的故事”,認識比例后,設計“狐貍認輸”的故事,使學生認識到體育比賽中的10:5和今天課上學的2:1是不同的,它表示的是相差關系,不是數(shù)學中比的意義。所有這些故事都在趣味盎然中引發(fā)了學生更多的思考,真可謂“課已盡而意無窮”。
2.巧用幽默,笑出情趣
魏書生明確地提出:“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有笑聲!”教學實踐表明課堂教學中的幽默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具有極強的情緒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為此我經常在課堂教學中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