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斌侯小楨郭麗莎
(1.韓山師范學(xué)院生物系,廣東 潮州 521041;2.韓山師范學(xué)院美術(shù)系,廣東 潮州 521041)
山竹殼色素穩(wěn)定性研究
章 斌1侯小楨2郭麗莎1
(1.韓山師范學(xué)院生物系,廣東 潮州 521041;2.韓山師范學(xué)院美術(shù)系,廣東 潮州 521041)
考察光照、溫度、氧化還原劑、酸堿度和食品添加劑等對山竹殼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該色素在可見光區(qū)的最大吸收波長為478 nm,70%乙醇為最佳浸提劑;該色素是一種醇溶性色素,適宜于偏酸性、中性和弱堿性條件下使用;有較強的耐氧化性和一定耐熱性;金屬離子Ca2+、Mg2+、Na+、Cu2+及食品添加劑如苯甲酸鈉、檸檬酸、VC,及氯化鈉試劑幾乎不影響山竹殼色素的穩(wěn)定性。紫外光、室外日光、Fe3+、還原劑、碳酸氫鈉和葡萄糖對該色素有一定減色作用。
山竹;色素;穩(wěn)定性
山竹系藤黃科(guttiferae)常綠喬木,其果實營養(yǎng)豐富,有解熱清涼、化解脂肪、潤膚降火之功效[1];但其富含色素成分的果殼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大多作為廢棄物處理,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huán)境。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2-4]證明,天然色素尤其是來自可食性植物的天然色素,不僅安全,有的還具有一定的營養(yǎng)和藥理作用。紅色素是食品和化妝品工業(yè)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色素,尋找天然水溶性的紅色素是當(dāng)前食品領(lǐng)域的一大熱點。目前,國內(nèi)外有關(guān)山竹殼色素的提取及穩(wěn)定性的研究鮮有報道:胥秀英等[5]將提取的山竹殼紅色素應(yīng)用于飲料和白酒著色,表現(xiàn)出良好的穩(wěn)定性;范潤珍等[6]采用有機試劑萃取法提取山竹殼色素,并對其穩(wěn)定性做了一定研究,認為該色素適宜于在中性和偏酸性條件下使用。為進一步研究山竹的應(yīng)用價值,本試驗采用超聲波法從山竹殼中提取紅色素,并對其穩(wěn)定性進行初步探討,以期為山竹的綜合開發(fā)和有效利用提供參考。
山竹殼:洗凈、烘干,粉碎后過80目篩備用。
無水乙醇、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葡萄糖、苯甲酸鈉、碳酸氫鈉、氯化鈉、檸檬酸、亞硫酸鈉、過氧化氫、氫氧化鈉、鹽酸、氯化鈣、硫酸銅、氯化鐵、氯化鎂:分析純,廣州化學(xué)試驗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2800型,上海尤尼柯儀器有限公司;
電子天平:AUW120型,日本島津公司;
粉碎機:DJ-10A,上海淀久中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精密酸度計:PHS-3C型,上海虹益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旋轉(zhuǎn)蒸發(fā)器:RE-52B型,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
電熱水浴鍋:HH-2型,華普達教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
電熱鼓風(fēng)干燥箱:CS101-A型,重慶試驗設(shè)備廠。
1.3.1 山竹殼色素提取工藝流程
山竹殼→干燥→粉碎→加入提取劑→超聲波提取→抽濾→色素液
1.3.2 山竹殼色素的制備 取一定量山竹殼粉,按1∶30(m∶V)料液比加入70%乙醇,在超聲波功率350 W、溫度70℃條件下,超聲提取50 min,抽濾,得色素母液,待用。
1.3.3 最適提取劑的選擇 準確稱取山竹殼粉5.000 0 g,分別加入蒸餾水、無水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三氯甲烷、丙酮各100 m L,60℃ 下恒溫浸提4 h,抽濾,取1 m L濾液稀釋至25 mL,在190~690 nm波長段掃描,測定其吸收光譜,以確定最佳提取劑。
1.3.4 色素的穩(wěn)定性試驗 根據(jù)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掃描所得色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長,在此波長條件下測定色素受到光、熱、氧化劑、還原劑、常用食品添加劑、金屬離子等影響因素后的吸光度值變化情況,以此探討山竹殼色素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穩(wěn)定性[7-10]。
2.1.1 提取劑對色素提取的影響 測定山竹殼色素在不同提取劑中的吸收光譜見圖1。
圖1 山竹殼色素在不同溶劑中的吸收光譜Figure 1 Spectrograms of mangosteen pigment with different extraction solvents
由圖1可知,山竹殼色素易溶于無水乙醇和丙酮,難溶于蒸餾水、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雖然丙酮的最大吸收峰比無水乙醇的最大吸收峰大,吸收效果比無水乙醇好;但相比丙酮,乙醇毒性小且廉價,故本試驗選用乙醇為提取劑,且主要考察在可見光波長范圍內(nèi)的吸收情況。
2.1.2 提取劑濃度及最大吸收波長的確定 選取60%、70%、80%、90%、100%濃度的乙醇,在360~630 nm波長范圍內(nèi)對色素液掃描所得吸收光譜見圖2。
圖2 不同濃度乙醇對色素液吸光度的影響Figure 2 Effects on absorbency of pigment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content ethanol
由圖2可知,不同濃度乙醇液對山竹殼色素提取效果的影響不大,以70%濃度的乙醇吸收效果較好,且波長在478 nm處有最大吸收峰,是山竹殼色素的最大特征吸收譜帶。因此,選擇70%乙醇液作為最佳浸提劑。
2.2.1 色素的溶解性 分別向水、鹽酸、氫氧化鈉、氨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三氯甲烷、環(huán)己烷、石油醚中加入適量色素液,觀察其溶解性,結(jié)果見表1。
表1 山竹殼色素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Table 1 Solubility of pigment in different solvents
由表1可知,該色素不溶于水、無機酸及非極性的有機溶劑,易溶于無機堿和甲醇、乙醇等極性較強的有機溶劑,表明該紅色素為醇溶性色素。
2.2.2 p H 對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 用0.1 mol/L NaOH 和0.1 mol/L HCl調(diào)色素液p H 分別至2,3,4,5,6,7,8,9,10,11,12,室溫下靜置30 min后觀察溶液顏色,并于478 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結(jié)果見表2。
表2 p H值對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Table 2 Effects of p H value on stability of pigment
由表2可知,該色素液在p H 4~9范圍內(nèi)較穩(wěn)定,適宜于偏酸性、中性和弱堿性條件下使用。一般食品、飲料大多偏酸性;因此,該色素有適宜作為食品色素的可能性。
2.2.3 金屬離子對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 分別配制0.000 5,0.001,0.001 5,0.002,0.002 5 mol/L 的 Ca2+、Mn2+、Na+、Cu2+、Fe3+等金屬離子的溶液各10 m L,加入等量的色素母液,搖勻、靜置12 h后,取1 mL溶液定容到10 mL,在波長478 nm處測定各溶液吸光度,結(jié)果見圖3。
由圖3可知,隨 Na+、Ca2+、Mg2+、Cu2+溶液濃度的上升,色素吸光度亦隨之增大,說明這些金屬離子對該色素有一定增色作用;而加入有Fe3+的色素液吸光度逐漸降低,且溶液渾濁呈黑色并伴有絮狀沉淀物,其原因可能是Fe3+與色素發(fā)生某些化學(xué)作用引起了顏色顯著變化。
圖3 金屬離子對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ur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metal ions on stability of pigment
2.2.4 氧化劑、還原劑對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 配制相同濃度的色素稀釋液(原液∶溶劑=1∶4),分別加入5 m L不同濃度0.0%,0.1%,0.2%,0.3%,0.4%,0.5%,1%H2O2溶液和5 mL濃度分別為0.0%,0.1%,0.2%,0.3%,0.4%,0.5%,1%的Na2SO3液,常溫下靜置2 h后,取1 m L溶液定容到10 m L,于波長478 nm下測其吸光度,結(jié)果見表3。
由表3可知,溶液吸光度隨H2O2濃度的增大而增大,隨Na2SO3濃度的增大而逐漸減小,表明該色素有較強的耐氧化性。
2.2.5 食品添加劑對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 配制不同濃度的葡萄糖、抗壞血酸、苯甲酸鈉、碳酸氫鈉、檸檬酸系列溶液,各取10 m L,分別加入等量的色素母液,搖勻放置1 h后,取1 mL定容到10 mL,于478 nm處測定吸光度,結(jié)果見圖4。
表3 氧化劑、還原劑對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Table 3 Effects of reductant and oxidant on stability of pigment
圖4 食品添加劑對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ur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food additives on stability of pigment
由圖4可知,苯甲酸鈉濃度的增加,色素液吸光度先略有減小,隨后恢復(fù)至起始水平,可能的原因是苯甲酸鈉溶液中的Na+使山竹殼色素發(fā)生變色或與其結(jié)合成不溶性鹽;VC、檸檬酸濃度的變化對色素液的吸光度變化影響較小,幾乎不影響色素的穩(wěn)定性;而碳酸氫鈉和葡萄糖濃度的升高,色素液吸光度值不斷降低,對色素的穩(wěn)定性影響較顯著,故實際使用時用量不宜過高。
2.2.6 耐熱性 配制色素稀釋液(原液∶溶劑=1∶4),分別于50,60,70,80℃下恒溫水浴3.5 h,每30 min取1 m L定容至10 m L,于478 nm處測吸光度,結(jié)果見圖5。
由圖5可知,隨環(huán)境溫度的上升,溶液吸光度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但下降幅度較小,表明該色素有一定耐熱性。
2.2.7 光照穩(wěn)定性 取10 m L色素母液3份,分別置于紫外光、室外日光、室內(nèi)自然光下,每間隔24 h取1 m L色素液定容到50 m L,于478 nm處測吸光度,結(jié)果見圖6。
圖5 溫度對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ure 5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stability of pigment
圖6 光照對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ure 6 Effects of light on stability of pigment
由圖6可知,紫外光對色素影響最大,室外日光次之,室內(nèi)散光最小;84 h后,紫外燈光和直射日光照射的色素溶液相繼出現(xiàn)少量紅色絮狀沉淀物;由此說明該色素在室內(nèi)可安全存放。
(1)70%乙醇是山竹殼色素的最佳提取劑。在可見光波長范圍內(nèi)的最適吸收波長為478 nm。
(2)該色素是一種醇溶性色素,適宜于偏酸性、中性和弱堿性條件下使用;有較強的耐氧化性和一定耐熱性;金屬離子Ca2+、Mg2+、Na+、Cu2+及食品添加劑如苯甲酸鈉、檸檬酸、VC,以及氯化鈉試劑幾乎不影響山竹殼色素的穩(wěn)定性。紫外光、室外日光、Fe3+、還原劑、碳酸氫鈉和葡萄糖對該色素有一定減色作用。
(3)山竹殼色素呈紫紅色,顏色鮮艷,穩(wěn)定性較好,是一種極具開發(fā)前景的理想天然食用色素。
1 王宗訓(xùn).中國資源植物利用手冊[M].北京: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89.
2 陳平,閻萍.葡萄皮色素的穩(wěn)定性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1996(5):11~15.
3 王微.食用天然色素的營養(yǎng)保健作用[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05(1):45~47.
4 趙吉壽,顏莉.天然食用玉米黃色素提取與性質(zhì)研究[J].云南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自科版),1996(3):41~45.
5 胥秀英,王阿麗,鄭一敏,等.山竹果殼中紅色素的提取及其應(yīng)用研究[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06,22(3):173~174.
6 范潤珍,彭少偉,林宏圖.山竹殼色素的提取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J].食品科學(xué),2006,27(10):358~362.
7 楊永利,郭守軍,方輝華,等.西梅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藝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J].食品科學(xué),2008,29(10):303~309.
8 迪麗努爾·馬里克,米麗班·霍加,古麗娜爾,等.野薔薇果皮色素的提取和穩(wěn)定性研究[J].食品科學(xué),2008,29(3):116~118.
9 丁旭光,侯冬巖,關(guān)崇新,等.超聲提取黃柏黃色素的研究[J].食品科學(xué),2008,29(8):383~385.
10 董麗花,朱苗苗.柑橘皮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藝和穩(wěn)定性研究[J].泰山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2008,29(2):124~127.
Study on stability of mangosteen pigment
ZHANG Bin1HOU Xiao-zhen2GUO Li-sha1
(1.Department of Biology,Hanshan Normal College,Chaozhou,Guangdong521041,China;2.Department of Fine Art,Hanshan Normal College,Chaozhou,Guangdong521041China)
The stability was studied of pigment which extracted from mangosteen by ultrasound.Results showed that: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 length of pigment is 478 nm;70%ethanol(V∶V)as extraction solution.According to the stability experiments,it was a alcohol-soluble pigment and suitable for partial acid,neutral and weakly alkaline conditions,has strong resistance to oxidant and heat,it was stable to Ca2+,Mg2+,Na+,Cu2+and food additives such as sodium benzoate,citric acid,VCand NaCl.UV light,F(xiàn)e3+,reductant,Na HCO3,glucose and light have hypochromic effect on the pigment.
mangosteen;pigment;stability
10.3969/j.issn.1003-5788.2011.03.011
章斌(1981-),男,韓山師范學(xué)院講師,碩士。E-mail:zb811223@163.com
201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