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昌森
公費游少打“紅色游”的主意
文/李昌森
廣西崇左市雖然地處偏遠,但這里有友誼關(guān)、德天瀑布、寧明花山景區(qū)、明仕田園、浦寨紅木市場、紅八軍紀(jì)念館,也成了全國各地游客競相選擇的熱門。來“學(xué)習(xí)”的,來“考察”的,更多的是來“紅色游”的,當(dāng)?shù)氐墓珓?wù)接待忙得不亦樂乎。(中廣網(wǎng)4月1日)
旅游景點興旺是件好事,公務(wù)接待興旺卻未必喜人。
又到春暖花開時,正是旅游好時光。各路游客躍躍欲試,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而去。然而,對公費游客來說,卻為中央一聲“三公消費零增長”而犯愁。這無疑是道緊箍咒,沒有正當(dāng)理由,是玩不成公費游的。要讓自己掏腰包,雖說“不差錢”,但畢竟是自己身上的肉,哪有用公家的錢去玩來得爽?“活人不會讓尿憋死”,禁公費游又不是一天兩天、一回兩回了,哪次把公費游客難住的?從“工作需要”到“學(xué)習(xí)考察”,從“友好交流”到“招商取經(jīng)”,只要想游,換件馬甲即可,什么時髦換什么招牌。玩慣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公游客們,自然想到了“紅色旅游”。今年不是建黨90年嗎?重走革命路,重溫好傳統(tǒng),“紅色游”既時尚又“革命”。全國哪個地方?jīng)]有幾處說得上的“紅色”景點?上海有“一大”,北京有人民英雄紀(jì)念碑;浙江有南湖,江西有井岡山;延安有窯洞,湖南有韶山;廣西有百色,海南有紅色娘子軍。哪里有共產(chǎn)黨人的足跡,哪里就有紅色景點。就說我們南通,雖然地方不大,也有全國數(shù)得著的紅十四軍紀(jì)念館,只要想來,照樣可以“紅色”一回。依愚淺見,光國內(nèi)游還“紅”得不徹底,胸懷天下,放眼世界,要“紅”就紅遍世界。要去就去德國,到馬克思出生地一游,也算不數(shù)典忘祖;要去就去法國,到巴黎公社一游,接受第一代共產(chǎn)主義者的洗禮;要去就去俄國,到列寧故鄉(xiāng)一游,沐浴第一個社會主義的陽光;要去就去資本主義國家,看看那里的人如何“水深火熱”,激發(fā)我們“世界革命的斗志”……“革命”不受國界限制,“紅色”理應(yīng)游遍天下。公費游搭上“紅色游”的車子,想到哪里到哪里,何等瀟灑,何等風(fēng)光。
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打著“紅色游”旗號的公游客們,又有幾個曾經(jīng)“紅”過?那些平時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的吃公客們,有誰還記得革命先烈、革命圣地、優(yōu)良傳統(tǒng)?他們一時興起,突然想起“紅色”,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而已。這些公蛀們一個個心知肚明,他們有幾個真崇拜馬克思毛澤東?有幾個向往延安井岡山?玩就是玩,打著這個色那個色,不過是糊弄糊弄而已。要是到了革命圣地就“革命”了,到了馬克思墓就“主義”了,見過“紅色搖籃”就“紅色”了,還要費那么多口舌搞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干啥?還費那么大勁搞理想信念教育干啥?那些成天只為自己不為人民的人,就是用“紅色”洗腦千百遍還不是榆木疙瘩一個?就以去廣西崇左的一個“紅游”團為例,說是沖著紅八軍館而去,但去紅八軍館一帶而過,4天游基本都花在其他景點上,紅游只是個陪襯。別說紅八軍館還在旅游景區(qū)內(nèi),就是不在同一個景區(qū),不在同一個地區(qū),哪怕隔著千山萬水,照樣可以“捆綁游”。從三亞繞到深圳,從紐約繞到拉斯維加斯,從荷蘭紅燈區(qū)繞到西班牙天體浴場,常常被說成是“順道”。玩的就是旅游不花錢,玩的就是花納稅人的錢不心疼。
公費游一傍上“紅色游”,“紅色”馬上就變味。只是中央“三公消費零增長”的禁令,不可能是銀樣镴槍頭,誰撞槍口誰會倒霉,不信就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