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遠,侯會絨
(江蘇食品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淮安,223003)
萌發(fā)糙米中多酚物質(zhì)超聲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
孫兆遠,侯會絨
(江蘇食品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淮安,223003)
以 萌發(fā)糙米為原料提取多酚類化合物,探討超聲作用時間、乙醇濃度、料液比等因素對總酚得率的影響。應用Box-Behnken中心組合實驗和響應面分析法,最終確定萌發(fā)糙米中多酚類物質(zhì)提取適宜條件為超聲作用時間11.08 min、乙醇體積分數(shù)80%、料液比(g∶mL)為1∶17.62,此條件下多酚提取得率為60.13 μg/g。
萌 發(fā)糙米,多酚,超聲提取,響應曲面
多酚類物質(zhì)是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類酚羥基結(jié)構(gòu)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類黃酮、酚酸、單寧等物質(zhì)[1],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抗自由基能力[2],能阻礙氧化物破壞脂類和低密度脂蛋白[3]、抑制血小板凝聚[4]、降低冠心病和癌癥的幾率[5],還具有延緩組織和延緩人體衰老等功效,是很好的抗氧化物質(zhì)[6]。蔬菜和水果是人類主要的酚類物質(zhì)來源,然而更多的研究表明,谷類食品消費是增加酚類物質(zhì)來源的一種方式[7]。谷物食品含有獨一無二的酚類也是重要的酚類物質(zhì)來源[8],特別是在亞洲。但是組分來自谷物中的酚類物質(zhì)往往與糠層相連,在加工的過程中大都留在了米糠之中。
萌發(fā)糙米作為一種新的食品受到了廣泛關注。稻谷萌發(fā)過程中,淀粉酶、纖維素酶、蛋白酶被激活,糙米質(zhì)構(gòu)有所改善且營養(yǎng)物質(zhì)變得容易消化和吸收[9]。同時苯丙烷代謝增強,多酚類物質(zhì)含量增多,抗氧化能力增強[6],具有很高的開發(fā)價值。本研究以萌發(fā)糙米為原料提取多酚類化合物,以多酚得率為指標,探討乙醇濃度、料液比、提取時間、溫度等因素對多酚提取得率的影響,并進行了響應面分析,經(jīng)過優(yōu)選綜合得出提取多酚的最佳提取方案。
1.1 實驗材料
蘇北大米,由淮安市清浦區(qū)蘇鑫米廠提供;萌發(fā)糙米,自制;Folin-Ciocalteu試劑、阿魏酸,Sigma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1.2 實驗儀器
HP250GS-C型智能人工氣候箱,武漢瑞華;WF180萬能粉碎機,上海光學儀器廠;RE-2000A旋轉(zhuǎn)蒸發(fā)器,上海亞榮;SHA-C恒溫水浴振蕩器,上海醫(yī)療器械廠;TDL-40C低速大容量離心機,上海安亭;TU-19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JA1003A電子精密天平,上海倫捷;JY92–DN超聲波細胞粉碎機,寧波新芝。
2.1 樣品處理
糙米萌發(fā)條件:清洗干凈的400 g糙米在2 000 mL水中32℃條件下浸泡21 h,選取芽長1 mm的萌發(fā)糙米作為試樣。將萌發(fā)糙米低溫凍干,用萬能粉碎機粉碎,40目的篩子過篩后于-20°C條件下儲存至分析。
2.2 多酚類物質(zhì)的提取
準確稱取一定質(zhì)量磨碎萌發(fā)糙米樣品5.0 g,己烷(4×50 mL,30 min每次)脫脂,抽濾后放于烘箱中烘干。用100 mL一定濃度乙醇溶液浸泡并放于超聲細胞粉碎機中超聲處理,離心后取上清液,重復3次?;旌仙锨逡赫婵諠饪s,HCl調(diào)整pH值為2~3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提取液用Na2SO4脫水,旋轉(zhuǎn)蒸干后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 mL[10],之后用Folin-Ciocalteu法測定提取得率。
2.3 多酚含量的測定
2.3.1 標準曲線的繪制
分別吸取 0、0.50、1.00、1.50、2.00、2.50、3.00 mL 1.0 mg/mL阿魏酸標準溶液于50 mL比色管中,加入2 mL 20%Folin-Ciocalteu試劑,混勻后靜置5 min再加入5 mL 7.5%Na2CO3溶液混勻,用去離子水定容至50 mL,35℃下避光靜置30 min,以去離子水做空白,在768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值,以吸光度值為縱坐標,阿魏酸標準溶液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圖1)。由圖1可知阿魏酸在10~60μg/mL范圍內(nèi)線性回歸方程為:y=0.008 09 x+0.000 71,相關系數(shù)為0.998 99,結(jié)果符合朗伯比爾定律,方程可用于萌發(fā)糙米提取液多酚定量測定。
圖1 阿魏酸標準曲線
2.3.2 樣品測定
吸取1.0 mL萌發(fā)糙米提取液置于50 mL比色管中,按照2.3.1方法測定吸光度值,根據(jù)標準曲線回歸方程計算出萌發(fā)糙米中多酚含量。
3.1 單因素實驗結(jié)果
3.1.1 超聲作用時間對多酚提取得率的影響
精確稱取7份5.0g的磨碎萌發(fā)糙米樣品,脫脂烘干后,加入100 mL體積分數(shù)80%乙醇,分別超聲處理 2、4、6、8、10、12、14 min,按照 2.2 方法進行多酚提取并測定,實驗結(jié)果見表1。
表1 超聲作用時間對多酚提取得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多酚提取得率先隨著超聲作用時間的延長快速增加,這主要是因為超聲波的機械粉碎和空化效應等作用,使物質(zhì)分子運動的頻率和速度增大,溶劑的穿透力增強,使得萌發(fā)糙米中多酚類物質(zhì)溶出速度和溶出數(shù)量快速增加[11]。當超聲作用時間為10 min時,多酚提取得率出現(xiàn)峰值,并隨時間延長而緩慢降低。這是因為超聲波產(chǎn)生的熱效應使得溶液溫度增高,部分不穩(wěn)定酚類物質(zhì)分解或轉(zhuǎn)化造成的。因此選擇超聲作用時間為10 min較好。
3.1.2 乙醇濃度對多酚提取得率的影響
精確稱取7份5.0g的磨碎萌發(fā)糙米樣品,脫脂烘干后,分別加入 100 mL體積分數(shù)30%、40%、50%、60%、70%、80%、90%乙醇,分別超聲處理10 min后,按照2.2方法進行多酚提取并測定,結(jié)果見表2。
表2 乙醇濃度對多酚提取得率的影響
萌發(fā)糙米中的多酚含有多種物質(zhì),各類物質(zhì)的極性不同[12],因此提取過程中應盡量選擇與混合多酚極性最相近的提取溶劑。由表2可知,當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30%時有15.12 μg/g的提取率,這主要是水溶性的綠原酸、原兒茶酸等酚酸;隨著乙醇濃度的增大極性較小的阿魏酸、咖啡酸等物質(zhì)也逐步被較高濃度的乙醇溶液提取出來;當乙醇體積分數(shù)達到80%時,極性很小的對羥基苯甲酸等酚酸被提取出來;但乙醇體積分數(shù)大于80%時,由于溶液極性太小,而部分溶于水的極性酚酸反而析出。因此選擇體積分數(shù)為80%乙醇溶液做提取劑。
3.1.3 料液比對多酚提取得率的影響
精確稱取7份5.0g的磨碎萌發(fā)糙米樣品,脫脂烘干后,分別加入 50、60、70、80、90、100、110 mL 體積分數(shù)80%乙醇(料液比分別為 1∶10、1∶12、1∶14、1∶16、1∶18、1∶20、1∶22),分別超聲處理 10 min 后,按照2.2進行多酚提取并測定,實驗結(jié)果見表3。
表3 料液比對多酚提取得率的影響
由表3可知,料液比為1∶10時,萌發(fā)糙米提取得率較低(僅為15.80 μg/g,這主要是因為萌發(fā)糙米中淀粉含量很高,超聲處理產(chǎn)生的熱量使得淀粉部分糊化,溶液黏度增加,離心時不能徹底分層,即使過濾也不能將所有酚類物質(zhì)從黏稠的溶液中分離出來。隨著料液比的不斷增加,酚酸在萌發(fā)糙米與溶劑中的濃度差增大,提取得率不斷增大,當達到1∶18時出現(xiàn)峰值。當料液比大于1∶18時多酚提取得率出現(xiàn)緩慢降低,這可能是因為乙醇添加量增加,加熱濃縮時間延長,致使某些不穩(wěn)定酚酸發(fā)生分解。從提取得率和能耗等成本多方面考慮應選定料液比為1∶18。
3.2 響應面分析方案及結(jié)果
在前期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根據(jù)Box-Benhnken的中心組合設計原理,以超聲作用時間、乙醇濃度、料液比3個因素為自變量,多酚提取得率為響應值,設計了三因素三水平共15個實驗點的響應面分析實驗,其中12個為析因?qū)嶒灒詈?個為中心實驗。其因素水平分析選取見表4,實驗方案與結(jié)果見表5。
表4 Box-Benhnken實驗設計因素水平編碼表
表5 Box-Benhnken實驗設計方案與結(jié)果
3.3 回歸方程結(jié)果與分析
采用sas8.01 system for windows軟件RSREG命令對Box-Benhnken實驗結(jié)果(表5)進行回歸分析(結(jié)果見表6、表7),并建立二次響應面回歸方程。
從該模型的方差分析(表6)可知,回歸方程一次項、二次項和總和F值均極顯著(P值<0.01),失擬項F值顯著(P<0.05),方程總決定系數(shù) R2=0.956 8,表明此模型擬合程度良好。由決定系數(shù)可知,一次項、二次項決定系數(shù)均大于交互項決定系數(shù),說明響應面分析所選用的這3個因素的交互效應較小。
根據(jù)表7中一次項參數(shù)估計可知,三因素對多酚提取得率影響到次序為時間>料液比>濃度,且時間、濃度對提取得率是正效應,而料液比是負效應。
表6 方差分析表
3.4 響應面分析及提取工藝優(yōu)化
為了觀察三因素協(xié)同作用對萌發(fā)糙米多酚提取得率的影響,對二次回歸方程進行降維分析。固定其中一個變量中“0”水平,用SAS軟件,根據(jù)回歸方程作響應面圖。
3.4.1 超聲時間與乙醇濃度協(xié)同作用分析
固定料液比為1∶18,繪制超聲時間與乙醇濃度對提取得率影響的相應曲面圖,結(jié)果見圖2、圖3。
由圖2、圖3可知,隨著時間的延長,提取得率先減小后增大;隨著濃度的增大,提取得率先減小后增大;由三維圖片可知,圖3中圖形向上凸,說明超聲時間與乙醇濃度的協(xié)同作用明顯,即乙醇濃度的增加促進了超聲時間對提取得率的影響。
3.4.2 超聲時間與料液比協(xié)同作用分析
固定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80%,繪制超聲時間與料液比對提取得率影響的相應曲面圖,結(jié)果見圖4、圖5。
由圖4、圖5可知,隨著時間的延長,提取得率先減小后增大;隨著料液比的增大,提取得率先減小后增大;由三維圖片可知,圖5中圖形向上凸,說明超聲時間與料液比的協(xié)同作用明顯,即料液比的增加促進了超聲時間對提取得率的影響。
表7 回歸方程二次回歸方程參數(shù)
圖2 時間與濃度對提取得率影響的等高線
圖3 時間與濃度對提取得率影響的三維立體圖
圖4 時間與料液比對提取得率影響的等高線
3.4.3 乙醇濃度與料液比協(xié)同作用分析
固定超聲時間為10 min,繪制乙醇濃度與料液比對提取得率影響的相應曲面圖,結(jié)果見圖6、圖7。
由圖6、圖7可知,隨著乙醇濃度的增加,提取得率先減小后增大;隨著料液比的增大,提取得率先減小后增大;由三維圖片可知,圖7中圖形向上凸,說明乙醇濃度與料液比的協(xié)同作用明顯,即料液比的增加促進了乙醇濃度對提取得率的影響。
圖5 時間與濃度對提取得率影響的三維立體圖
圖6 濃度與料液比對提取得率影響的等高線
圖7 濃度與料液比對提取得率影響的三維立體圖
3.4.4 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的確定
由SAS軟件擬合二次回歸模型得出最優(yōu)條件和最優(yōu)值,結(jié)果見表8。
表8 提取條件、最優(yōu)結(jié)果及驗證試驗結(jié)果
分析方程模擬最優(yōu)值(表8)可知,當提取得率最大 時,x1、x2、x3的 最 優(yōu) 編 碼 值 為 0.538 799、-0.032 833、-0.190 204,經(jīng)編碼換算后可知,預計最佳提取條件為:超聲作用時間11.08 min、乙醇體積分數(shù)80%、料液比為1∶17.62,預計最大提取得率為61.284 16 μg/g。
為驗證方程與實際情況的吻合程度,進行最佳提取條件驗證實驗,驗證實驗結(jié)果60.13 μg/g,與模擬結(jié)果基本符合。因此確定最佳提取條件為超聲作用時間 11.08 min、乙醇體積分數(shù) 80%、料液比為1∶17.62,此條件下多酚提取得率分別為60.13 μg/g。
通過響應面法,優(yōu)化萌發(fā)糙米多酚提取參數(shù)(超聲作用時間、乙醇濃度、料液比),最終確定萌發(fā)糙米中多酚類物質(zhì)提取最佳條件為超聲作用時間11.08 min、乙醇體積分數(shù)80%、料液比為1:17.62,此條件下多酚提取得率分別為60.13 μg/g。
[1] 石碧,狄瑩.植物多酚[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7:102-103.
[2] Shashidi F,Wanasundara P K.Phenolic antioxidants[J].Crit Rev Food Sci Nutr,1992,32:67-103.
[3] Morton L W,Abu-Amsha Caccetta R,Puddey I B,et al.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effects of dietary phenolic compounds:relevance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00,27:152 -159.
[4] Daniel O,Meier M S,Schlatter J,et al.Selected phenolic compounds in cultivated plants:Ecologic functions,health implications,and modulation by pesticides[J].Environ Health Perspect,1999,107:109 -114.
[5] Newmark H L.Plant phenolics as potential cancer prevention agents[J].Adv Exp Med Biol,1996,401:25 - 34.
[6] Tian S,Nakamura K,Kayahara H.Analysis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white rice,brown rice,and germinated brown rice[J].J Agric Food Chem,2004,52:4 808 -4 813.
[7] Scalbert A,Williamson G.Dietary intake and bioavailability of polyphenols[J].J Nutr,2000,130(20):73S -85S.
[8] Miller H E,Rigelhof F,Marquart L,et al.Antioxidant content of whole grain breakfast cereals,fruits and vegetables[J].J Am College Nutr,2000,19:312S -319S.
[9] Oste RE.Digestibility of processed food protein[J].Adv Exp Med Biol,1991,289:371 -388.
[10] Nordkvist E,Salomonsson A,Aman P.Distribution of insoluble bound phenolic acids in barley grain[J].Sci Food Agric,1984,35:657-661.
[11] 楊會成,曾名勇,劉尊英,等.超聲波、微波復合提取海帶多酚的工藝研究[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7,33(11):132-135.
[12] Choi Y,Jeong H S,Lee J.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ethanolic extracts from some grains consumed in Korea[J].Food Chemistry,2007,103(1):130-138.
Optimization of 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Polyphenol in Pre-germinated Brown Rice by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Sun Zhao-yuan,Hou Hui-rong
(Jiangsu Food Science College,Huaian 223003,China)
Studies were made on extracting polyphenol from pre-germinated brown rice.The effects of ultrasonic extraction time,ethanol concentration and proportion of material and solution on yield were discussed.Box-Behnken center-united experiment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olyphenol of pre-germinated brown rice.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extraction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s:ultrasonic extraction time 11.08min,ethanol concentration 80%,proportion of material and solution 1∶17.62.the actual detection value of polyphenol extraction rate was 60.13 μg/g,that is almost equal to the predictable value.
pre-germinated brown rice,polyphenol,ultrasonic extraction,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碩士,講師。
*淮安市2008年度科技支撐計劃(工業(yè))項目(HAG08056)
2010-08-10,改回日期:201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