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小娟
把自己推進墳墓
□ 童小娟
上世紀80年代,40出頭的任志非從部隊轉業(yè)來到深圳的一家小公司,但沒多久他就辭職了,軍人骨子里的那種自我挑戰(zhàn)精神,使他立志要自己創(chuàng)出一番事業(yè)來。
那時候,國內的通信制造行業(yè)剛剛開始進入發(fā)展期,任志非東借西湊地拼了2萬元錢,租了間破廠房成立了一家公司,做起了老板。因為他為人從商都以誠為先,所以很快得到了與香港一家程控交換機公司的合作機會,并且由此獲得了創(chuàng)業(yè)后的第一桶金,短短幾年,公司也獲得了很大的發(fā)展。
當時,各大國際電信巨頭都紛紛開始進入中國,盤踞在各省市之間,他們依仗著雄厚的財力,展開了大幅降價的惡性競爭,企圖用這種陰招把國內的一些新興小公司扼殺在搖籃里。在這種嚴峻形勢下,如何與那些財力雄厚的洋公司競爭?任志非和他的助手們商量對策。
“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跟著他們降價,甚至比他們降得更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爭取到顧客!”一位分管經理說。
任志非沒有急著表態(tài),他拿著一張市場調查圖看了半天后,然后說:“他們想通過降價來挾制我們,我們不但不降價,而且還要就用漲價來反制他們!不過,我們要拿公司全部資產的60%在各城鄉(xiāng)開辦售后服務中心!”
此話一出,辦公室里一片嘩然!別人都降價,我們卻要漲價?而且還要拿出公司總資產的60%?公司的幾位經理紛紛提出反對意見:“這樣做簡直是在把我們公司往墳墓里推!降價雖然是無奈之舉,但畢竟還可以維持公司運轉,可是售后服務根本不能為公司多賺一毛錢!拿公司全部資產的60%去做不能增加利潤的事情,會拖垮公司的!”
任志非笑笑說:“對,我們就是要把自己推進‘墳墓’!我們的對手們都有雄厚的資金,只要能搶占到市場,他們可以少賺錢甚至是虧錢!那對他們來說只是一點點小損失,但對于我們來說卻是致命的打擊!所以我們決不能用同樣的辦法來和他們抗衡,我們現在的唯一出路就是把自己推進‘墳墓’里!”
任志非之所以說出這樣的話,是因為他心里很清楚一點,像自己這種小公司,靠降價去競爭只能是不斷削弱自己的實力,直至倒閉為止。要和那些洋公司競爭,必須要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在商戰(zhàn)中,銷售是一個環(huán)節(jié),售后服務也是一個環(huán)節(jié),那些國外大公司剛進入中國,只顧著搶市場,還來不及去做那些不僅不能增加利潤,還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售后服務。也正因此,任志非決定把這個環(huán)節(jié)當成競爭的突破口,全力以赴在全國各地設立辦事處和售后服務中心,拉近與客戶的距離,爭取第一時間知道客戶的要求和建議,并以此來完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用雙重質量來保護甚至是提高價格!
從那以后,任志非除了研究新產品外,把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資金都用在了售后服務上。在之后的十幾年里,他共在全國建了100多個售后服務中心,雖然抽出了60%的資金,但因為撤開的服務網絡已經牢牢地抓住了一大批消費者,結果不僅沒有出現資金危機,反而還創(chuàng)造出了良好的業(yè)績,擁有了非常不錯的口碑。
任志非強大的服務網絡更是打動了遙遠的印度和美國市場,他們邀請他進入被國際大公司盤踞了百年的國外市場。20年后的今天,任志非已經為全球20多個國家的30個運營商建設了近100個NGN商用網絡,他的商品也遍布全世界,年銷售額逾千億,最終成為了一家被當今商界譽為“改寫中國乃至世界通信制造業(yè)歷史”的國際大公司——華為電信!
每當說起那段歷史,身任華為電信CEO的任志非總會這樣說:“世上根本就沒有絕路,只有被路嚇得不敢接著走的人!”是的,在很多時候,絕路和生路根本就是同一條路,就像任志非,為了走上一條“生路“,甚至不惜“把自己逼上絕路”,那是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更是一種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