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英漢延伸路徑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的路徑及方式

        2011-12-11 12:41:10
        關(guān)鍵詞:虛構(gòu)副詞特性

        范 娜

        (1.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 英語學(xué)院,北京 100089;2.南京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南京 210097)

        英漢延伸路徑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的路徑及方式

        范 娜

        (1.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 英語學(xué)院,北京 100089;2.南京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南京 210097)

        Matsumoto認(rèn)為英語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存在路徑條件和方式條件.路徑條件表明運動路徑的一些特性在表達(dá)中必須被體現(xiàn)出來.方式條件表明運動方式的特征不能體現(xiàn)在表達(dá)中,除非運動方式用來表明路徑特性.通過對漢語的研究發(fā)現(xiàn),漢語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也存在路徑條件,但是方式條件在漢語中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為表達(dá)不能完全排除主體運動方式的體現(xiàn).研究表明語言現(xiàn)象背后的認(rèn)知模式具有人類普遍性和基于不同文化的特異性,而認(rèn)知模式的異同又導(dǎo)致語言表現(xiàn)的多樣性.

        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延伸路徑;路徑條件;方式條件

        一、引 言

        英語和漢語中都有一種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即虛構(gòu)運動(fictive motion),其特點是以心理空間的方位運動或變化來描述物理空間中靜態(tài)物體的方位.例如:

        (a)This fence goes from the plateau to the valley.[1]99

        (b)The vacuum cleaner is down around behind the clothes hamper.[1]99

        (c)在街道的兩旁,一些樹影輕輕飄下.(張銳鋒《船頭》)

        (d)山野向后移動,那移動起伏不定.(黎晶《夜光表》)

        在上例中,(a)句以人的注意焦點的運動路線"from the plateau to the valley"描述了fence的空間形態(tài).(b)句以指示性運動表明vacuum cleaner的空間方位.(c)句以"飄下"的運動描寫靜態(tài)的樹影. (d)句中山野的移動以人為參照物,是發(fā)生在心理空間的虛構(gòu)運動.

        虛構(gòu)運動最早由Talmy提出,最初稱之為"virtual motion"[2].Talmy對虛構(gòu)運動進(jìn)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1,3]虛構(gòu)運動同時也引起了其他學(xué)者的興趣和關(guān)注.Matlock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研究了英語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的認(rèn)知過程.[4-5]Matsumoto分析了英語和日語在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的異同.[6-7]Takahashi則對英語和泰語的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進(jìn)行了詳細(xì)探討.[8-9]Rojo和Valenzuela對比研究了英語和西班牙語的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及其對翻譯的影響.[10]另外Langacker和 Fauconnier都對虛構(gòu)運動現(xiàn)象進(jìn)行了認(rèn)知闡釋.[11-12]

        Talmy按照運動路徑的特點,對英語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進(jìn)行了分類,分為6種類型,即發(fā)散路徑型、圖形路徑型、相對框架運動型、方位狀態(tài)路徑型、通達(dá)路徑型和延伸/覆蓋路徑型.[1]99-176本文主要研究英漢延伸路徑型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延伸路徑虛構(gòu)運動通常借助心理運動的形式來描述客觀上靜止的延伸物體(如山脈、道路、河流)的方向或位置.以客體(人或注意焦點)在延伸物體上的運動路徑來描述物體的方位.這類表達(dá)將客體的運動行為表述為延伸物體的運動,從而構(gòu)成了虛構(gòu)運動現(xiàn)象,如圖1所示.延伸路徑虛構(gòu)運動是一類特殊的位移運動事件.位移運動事件通常包含以下幾個要素:運動主體、運動、參照體、路徑和方式等.本文從路徑和方式兩個方面,探討它們在英漢延伸路徑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的認(rèn)知特點.

        圖1 延伸路徑型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的認(rèn)知圖示

        二、路徑條件和方式條件

        1.運動動詞詞匯化模式

        Talmy根據(jù)不同語言的運動動詞的語義成分組合特點,總結(jié)出3種詞匯化模式.第一種模式:運動+方式或原因.動詞除表達(dá)運動外,還表達(dá)運動的方式或原因,如英語中的run,walk,swim等.這類動詞通常被稱為方式動詞.在運動事件表達(dá)中,它的路徑成分需要借助于附加語,即介詞或副詞等小品詞來表現(xiàn).大多數(shù)印歐語言(羅馬語除外)屬于這種模式,英語就屬于這種模式.這類語言被稱為衛(wèi)星框架式語言.第二種模式:運動+路徑.動詞除表達(dá)運動外,還包含運動的路徑,這類動詞通常被稱為路徑動詞,如英語中的enter,descend等.在這種模式中,運動的方式由附加語來表現(xiàn),或者不被表現(xiàn)出來.屬于這種模式的語言有法語、羅馬語、日語和韓語等,而西班牙語最為典型.這類語言也被稱為動詞框架式語言.第三種模式:運動+運動主體.動詞除表達(dá)運動外,還表達(dá)運動的主體,如英語中的spit,rain等.屬于這種模式的語言有Atsugewi和Navaho語等.Talmy認(rèn)為漢語應(yīng)當(dāng)和英語一樣歸屬于第一種模式,即衛(wèi)星框架式語言.[13]漢語的大部分運動動詞除表達(dá)運動外,還表達(dá)一定的方式,如"走""跑""跳"等.同時,漢語也有一部分運動動詞包含運動和路徑,如"進(jìn)""出""蜿蜒"等.

        2.路徑條件和方式條件

        Matsumoto發(fā)現(xiàn)英語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的一些語義成分(如路徑)必須被表達(dá)出來,而另一些語義成分(如方式)則不能被表達(dá)出來.Matsumoto指出英語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必須遵循以下兩個條件:一是路徑條件,運動路徑的一些特性必須被表達(dá)出來;二是方式條件,運動方式不能體現(xiàn)在表達(dá)中,除非運動方式用來表明路徑特性.[7]194這些條件對英語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出現(xiàn)的運動動詞種類以及介詞或副詞短語構(gòu)成了限制.

        (1)路徑信息的必要."路徑條件"表明關(guān)于路徑的某些信息必須包含在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當(dāng)運動動詞本身不包含路徑信息時,必須用副詞或介詞短語來描述路徑;當(dāng)運動動詞能夠傳達(dá)路徑信息時,則不需要這樣的短語.例如:

        (a)John began to run.

        (b)The road began to run.

        (c)The road began to run{straight/along the shore}.[7]195

        在上例中,(a)句表明當(dāng)方式動詞run用于真實運動表達(dá)時,不需要用介詞或副詞短語來描述路徑.當(dāng)動詞run用于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時,如果沒有相應(yīng)的介詞或副詞短語來描述路徑,則表達(dá)不成立,如(b)句.(c)句的路徑特性由短語"straight/along the shore"來表明,因此表達(dá)成立.

        如果運動動詞本身包含一定的路徑信息,如"ascend""descend"和"curve",那么包含這些動詞的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則不需要用介詞或副詞短語來描述路徑.例如:

        The road began to{ascend/descend/curve}.[7]195

        Matsumoto認(rèn)為,通常用于表示路徑信息的動詞多描述路徑的方向或形狀,而不表示路徑上的方位點,如源點、過點、終點.筆者認(rèn)為在漢語延伸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路徑特性的體現(xiàn)也是一個必要條件.例如,表示運動方式的動詞"走"不具有路徑義,當(dāng)其用于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時,路徑特性必須由其他成分來體現(xiàn).例如:

        (a)他開始走.

        (b)這條路開始走.

        (c)這條路順著河走.[7]200

        (d)這條路伸向邊境.

        在上例中,(a)句的真實運動表達(dá)中,可以只出現(xiàn)方式動詞"走",而沒有路徑說明.(b)句的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由于沒有體現(xiàn)路徑特性,表達(dá)不成立.(c)句和(d)句的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分別有了表示路徑的介詞短語"順著河"和表示方向的趨向動詞"向",因此表達(dá)成立.

        在漢語延伸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當(dāng)運動動詞(如路徑動詞)本身包含路徑特性時,如"上升""下降""插"和"蜿蜒"等,則不需要用相應(yīng)的介詞短語或趨向動詞來表示路徑.例如:

        (a)小路開始上升/下降.

        (b)宮門上方60米高的歌德式鐘樓直插云霄. (CCL①CCL為北京大學(xué)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

        (c)小徑蜿蜒著.

        在上例中,(a)句中的"上升"和"下降"是路徑動詞,表示運動的方向.(b)句中的"插"既表示方式,也表示運動的方向或終點.(c)句中的"蜿蜒"是路徑動詞,表示路徑形態(tài).漢語同英語不同的是,漢語對路徑特性描述較多的是路徑方向(如上升/下降)或形狀(如蜿蜒),但同時也可以描述路徑上的方位點,如終點((b)句中的"插").

        (2)方式信息的排除."方式條件"表明在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運動方式不能夠出現(xiàn),除非運動方式用來表明路徑特性.包含在動詞或副詞短語中的方式信息應(yīng)該被排除.換句話說,表示方式的動詞或副詞都不能用在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除非它們用來表明路徑特性.

        Matsumoto認(rèn)為,以下兩組英語動詞中,A組詞可以用在延伸路徑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B組詞則不可以.A:go,come,ascend,descend,climb,curve, turn,swing,circle,cross,enter,traverse,reach, lead,proceed,meander,straggle,twist,zigzag, drop,plunge,cascade,roam,ramble,wander, weave,crawl,gallop,run.B:walk,jog,creep, tread,totter,stride,speed,rush,hurry,drive, swim,fly,skate,row,move.[7]196

        A組詞都是包含路徑的動詞,一般可以用在延伸路徑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例如:

        The road{went into/zigzagged through/entered/ reached}the forest.[7]196

        B組詞是僅包含方式的動詞,一般不能用在延伸路徑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例如:

        The road{walks/speeds/hurries/strides}through the park.[7]196

        然而有一些表示運動方式的動詞,可以用在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這包括ramble,roam,wander等.這是因為這些方式動詞包含的方式與某種路徑特性有關(guān).這些動詞可被用來表示虛構(gòu)運動中的路徑特性.例如:

        The path{rambles/roams/wanders}through the forest.[7]196

        "ramble""roam""wander"表示閑散而無目標(biāo)的運動方式,這些動詞在該例的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暗含一種散漫而無章法的運動路徑.

        筆者發(fā)現(xiàn)在漢語延伸路徑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動詞也主要體現(xiàn)為路徑動詞,而很少使用方式動詞.例如,漢語表達(dá)中最常使用的路徑動詞有穿越、橫貫、縱貫、貫穿、上升、下傾、蜿蜒、迂回、彎曲、盤等.而方式動詞,如跑、跳、沖、撞、開(車)、劃(船)等則不能用于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但是有些方式動詞卻可以用于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因為這些方式動詞能夠體現(xiàn)路徑的一些特性,如伸、延伸、刺、插等.例如:

        (a)一條小徑從這樹的近旁一直伸到田野. (CCL)

        (b)一排高大的松樹傲立風(fēng)口,郁郁蒼蒼,直刺天穹.(CCL)

        在上例中,(a)句中的方式動詞"伸"本身包含遠(yuǎn)離身體的動作,如"伸腿",它在表達(dá)中表示遠(yuǎn)離觀察者的方向義.(b)句中的"刺"雖為方式動詞,但在表達(dá)中卻表示路徑的終點.

        漢語中,表示方式的副詞一般不能出現(xiàn)在延伸路徑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例如:

        高速公路{緩慢地/憤怒地/瘋狂地}穿越沙漠.

        有些描述路徑特性的副詞可以出現(xiàn)在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如下列副詞.

        路徑彎曲:彎曲(伸展)、蜿蜒(前進(jìn))、逶迤(而來)、盤山(而上).

        路徑筆直:直(越過)、一直(伸到)、筆直地(通向).

        路徑傾斜:緩緩地(上升)、急速(下降).

        表達(dá)例句如下:

        (a)一道城墻沿著島嶼彎曲伸展……(CCL)

        (b)一條石砌小徑筆直地通向舞廳大門……(CCL)

        (c)那條小徑本來是緩緩地上升,現(xiàn)在它開始往著一個河谷急速下降.

        用于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的方式副詞基本上與運動路徑有關(guān),可以表現(xiàn)路徑的彎曲、筆直和傾斜等.

        通過對漢語的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方式條件"在漢語延伸路徑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方式條件"認(rèn)為表示方式的動詞或副詞在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只能用來呈現(xiàn)路徑的特性,而它本身內(nèi)含的方式卻被抑制了.然而"方式條件"并不能很好地解釋以下兩個例句.

        (a)湖岸上公路和鐵路一齊奔向一個目標(biāo). (CCL)

        (b)這條路順著河走.[7]200

        在上例中,(a)句和(b)句的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 "奔"和"走"都是方式動詞."奔"的意思是奔走、急跑,"走"的意思是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因此,"奔"含有快速運動的語義,而"走"則更強調(diào)移動的方式,與速度無關(guān).根據(jù)常識,一般"走"要比"跑"慢很多.按照"方式條件"的表述,"奔"和"走"在這兩個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只能表示路徑,同它們本身包含的方式(移動的速度)無關(guān).然而"奔"和"走"在這兩個表達(dá)中卻體現(xiàn)了它們自身包含的方式.在(a)句中,汽車和火車在公路和鐵路上的行駛相對比較快,為了表現(xiàn)運動主體(汽車和火車)在公路和鐵路上快速移動的運動方式,選用了"奔"這個帶有速度色彩的動詞;而在(b)句中,運動主體為"人",動詞"走"則體現(xiàn)了人特有的運動方式.因此在這兩句中,方式動詞"奔"和"走"還表達(dá)了運動主體的運動方式.兩句中的運動動詞是不可互換的,否則會對運動主體的運動方式描述有誤,造成不當(dāng)?shù)谋硎?例如:

        (a)湖岸上公路和鐵路一齊走向一個目標(biāo).

        (b)這條路順著小河跑.

        在上例中,(a)和(b)的表述是不恰當(dāng)?shù)?因為它們都未能正確表達(dá)運動主體在路徑上的運動方式.

        三、結(jié) 語

        本文介紹了Matsumoto提出的英語延伸路徑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中的"路徑條件"和"方式條件",即路徑信息的必要和方式信息的排除.通過對比漢語的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筆者發(fā)現(xiàn)漢語虛構(gòu)運動表達(dá)也存在"路徑條件",但對"方式條件"的結(jié)論提出質(zhì)疑.漢語語料表明,方式并不一定要排除在表達(dá)之外,在有些情況下,方式還可以用來表明假想的運動客體(如人或車)的運動方式.本文的研究表明,語言現(xiàn)象背后的認(rèn)知模式具有人類普遍性和基于不同文化的特異性,而認(rèn)知模式的異同又導(dǎo)致語言表現(xiàn)的多樣性.

        [1]TALM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I: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M].Cambridge:MIT Press,2000.

        [2]TALMY L.How language structures space[M]//PICK, Jr.,HERBERT L,LINDA P A.Spatial orientation: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New York:Plenum Press, 1983:225-282.

        [3]TALMYL.Fictive motion in language and"caption"[M]//BLOOM P,MARY A P,L YNN N,et al.Language and space.Cambridge:MIT Press,1996:211-276.

        [4]MATLOCK T.Fictive motion as cognitive simulation[J]. Memory and Cognition,2004,32(8):1389-1400.

        [5]MATLOCK T.The conceptual motivation of fictive motion [M]//RADDEN G,PANTHER K.Studies in linguistic motivation.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4:221-248.

        [6]MATSUMOTO Y.How abstract is subjective motion?A comparison of coverage path expressions and access path expressions[M]//GOLDBERG A E.Conceptual structure, discourse,and language.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 1996:359-373.

        [7]MATSUMOTO Y.Subjective motion and English andJapanese verb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6,7(2):183-226.

        [8]TAKAHASHI K.Functions of resultative fictive motion (advent path)expressions and potential fictive motion(coverage path)expressions in Thai and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the expressions[C].Tokyo:Proceedings of the 116th General Meeting of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Japan,1998:136-141.

        [9]TAKAHASHI K.Access path expressions in Thai[M]//CIENKI A,LUKA B.Conceptual and discourse factors in linguistic structure.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2001: 237-252.

        [10]ROJO A,VALENZUELA J.Fictive motion in English and Spanis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2003,3(2):123-149.

        [11]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2]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3]TALMY L.Lexicalization patterns: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C]//SHOPEN T.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36-149.

        Path and manne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fictive motion expressions of coextension paths

        FAN Na

        (1.School of English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Beijing 100089,China;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Nanjing Normal Univ.,Nanjing 210097,China)

        Matsumoto claims that path condition and manner condition are embodied in English fictive motion expressions. Path condition indicates some property of the path of motion must be expressed.Manner condition indicates no property of the manner of motion can be expressed unless it is used to represent some correlated property of the path.It is found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Chinese,that path condition is applicable to Chinese fictive motion expressions,but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manner condition,because manner should not be completely excluded from fictive motion expressions.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cognitive modes embodied in language is universal and particular due to different cultures.The cognitive modes lead to diversified language performance.

        fictive motion expressions;coextension paths;path condition;manner condition

        1671-7041(2011)02-0106-04

        H043

        A*

        2011-01-14

        湖南省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09YBA140)

        范 娜(1978-),女,江蘇徐州人,博士研究生,講師;E-mail:fannafanna@163.com

        猜你喜歡
        虛構(gòu)副詞特性
        The Wheels on the Bus
        谷稗的生物學(xué)特性和栽培技術(shù)
        副詞“好容易”及其詞匯化成因
        色彩特性
        流行色(2020年9期)2020-07-16 08:08:54
        融媒時代,如何正確地“非虛構(gòu)寫作”
        傳媒評論(2019年4期)2019-07-13 05:49:20
        進(jìn)一步凸顯定制安裝特性的優(yōu)勢 Integra DRX-5.2
        虛構(gòu)的猶太民族?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CHIP新電腦(2017年6期)2017-06-19 09:41:44
        論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的虛構(gòu)
        副詞和副詞詞組
        娇妻在交换中哭喊着高潮| 国产一区二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三级黄色大片在线免费看 | 美腿丝袜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va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99|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国产传媒| 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剧情| 狠狠的干性视频|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有 | 国产人妖网站在线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国产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蜜臀|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女内射| 人妻熟妇乱系列| 手机在线中文字幕av| 极品少妇被黑人白浆直流| 色欲av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真实国产网爆门事件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一区二区三区av|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亚洲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一级黄色片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日韩av一区二区毛片| 亚洲天堂av黄色在线观看| 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午夜视频在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av最新在线地址|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69| 国产免费在线观看不卡|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红杏ⅰ|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盗摄| 国产成人亚洲系列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