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升紅 廣西玉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537000
兒童先天性眼病及由于外傷引起的眼病,其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治療。小兒眼科手術要求患兒安靜、意識消失、眼球固定、術野清晰且能控制眼的反射,內眼手術還需要防止眼壓升高等。我科自2008年1月-2010年8月對98例患兒實行了眼科手術,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其圍手術期護理報告如下。
98例患兒中,斜視25例,白內障30例,青光眼 3例,腫瘤10例,眼外傷15例,上瞼下垂15例。年齡7個月~12歲。
2.1 心理護理 小兒患病對患兒本人及其家屬都是一種負性生活事件,是一種較強的心理應激源。由于患兒無住院經(jīng)歷,對醫(yī)院環(huán)境尤其是手術室感到陌生、恐懼。護士應主動、熱情接近患兒,使其能與醫(yī)務人員合作。對于心理素質較差、較倔強的患兒,給予更多接近和愛撫;對年齡稍大的患兒可直接與之溝通,采用握手等行為語言對其進行鼓勵、夸獎。縮短手術患兒與母親分離時間是小兒外科手術心理保護的原則。因此為了縮短患兒與母親分離時間,避免增加患兒心理傷害,預防患兒因哭鬧而引起缺氧、發(fā)紺,本組均在手術醫(yī)生、麻醉醫(yī)生術前用物準備完畢后,護士進行查對后,各項準備完成后再接患兒進入手術間。
2.2 術前檢查和治療 行心電圖、胸透、血尿常規(guī)檢查、凝血五項、肝腎功能等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證。術前測體重,小兒體重是全麻給藥、術中輸液的重要依據(jù)。因此術前必須準確地稱量體重。術前晚、術日測 T、P、R,術前應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以免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影響手術如期進行。在護理操作方面,護士要做到既穩(wěn)又快,爭取一次完成,如靜脈取血、輸液、點眼藥等。只有熟練地操作技術才能取得患兒和家長的信任與合作。
2.3 飲食護理 對于擇期手術者,術前進食不宜過飽。同時,向患兒及家屬解釋術前一定時間內禁食的重要性。由于不同年齡者對空腹的耐受時間也不盡相同,因此不應機械強調統(tǒng)一的禁食時間。合理的營養(yǎng)支持方式需達到既不影響呼吸道管理,又有助于患兒對麻醉手術的耐受效果。
3.1 全麻術后護理至清醒 病室要求安靜、整潔,床單位清潔干燥。各種搶救物品和藥品準備齊全,如氧氣、吸引器、搶救車、搶救藥品等。術后尚未清醒的患兒,要及時給予氧氣吸入,將其平臥且肩部墊高,保持呼吸道通暢。患兒頭部應偏向非手術眼一側,防止壓迫術眼時間過長而造成局部循環(huán)障礙。另外,也可防止嘔吐物污染術眼輔料造成傷口感染。
3.2 嚴密觀察病情 隨時觀察術后患兒情況,主要進行呼吸道管理,觀察瞳孔和生命體征變化,觀察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眼瞼反射等恢復情況。術后每天測量生命體征4次,術眼每天換藥1次,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注意術眼有無分泌物、傷口有無滲出等。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做相應處理。
3.3 注意安全 患兒由于麻醉藥物的作用在蘇醒過程中,易出現(xiàn)興奮、煩躁不安、搔抓傷口敷料、眼罩,應加床欄,四肢約束制動,并固定液體管道或按醫(yī)囑予以小劑量的鎮(zhèn)靜劑。
3.4 盡可能讓患兒休息 患兒術后檢查治療多不能配合。對較大患兒,護士在操作前應該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向其解釋某種治療的必要性,爭取他們的配合。對于嬰幼患兒,護士在操作過程中可講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讓他們聽一些愉快的歌曲等,分散其注意力。有研究表明,較年幼兒童在游戲中,因為分散了其注意力,所以對疼痛的反應降低,這些患兒表現(xiàn)出幾乎沒有什么痛苦的表情及行為?;純罕3职察o可以有助于消除疼痛,因此其每天的睡眠時間應在10h以上,避免過多活動頭部,防止眼球過度運動,必要時遮蓋雙眼3d。
3.5 對家長的指導 (1)兒童天性活潑好動,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因此患兒在術后2周內應避免劇烈活動,如跑跳、咳嗽、擠眼等。術眼應加蓋眼罩,以免患兒在活動或睡眠時碰傷,造成前房出血、晶體脫位等并發(fā)癥。(2)術后不宜過早進食、進水,一般是在術后患兒意識完全清醒的情況下,術后4h進水、6h進食。患兒術后3d應進食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飲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強硬質的食物。養(yǎng)成每天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憋氣。(3)先天性白內障手術后,瘢痕穩(wěn)定需12周左右,因此術后配鏡時間選擇在術后3個月為宜。
[1] 劉苓,汪昌玉,宋道嵐,等.兒科住院患兒親屬的心理健康狀況及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2):91-94.
[2] 李素萍.兒童及青少年術后疼痛的評估〔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1999,18(1):33.